對於「高考狀元」崇拜症的中國 為何留不住人才?(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5年06月28日訊】(看中國記者管欣薷綜合報導)隨著高考成績的出爐,各地高考「狀元」紛紛出爐,成為媒體的寵兒和各大名牌院校爭奪的焦點。然而我國流失的頂尖人才數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學和工程領域滯留率平均達87%。在中國社科院《2007年全球政治與安全》中,也承認中國流失的頂尖人才數量在世界居於首位。
國外有高考「狀元」?看看美國日本德國。(網路圖片)
國外有高考「狀元」?看看美國日本德國
日本:成績屬於個人隱私 不公布不排名──是個非常重視學歷的國家,特別是名牌大學學歷。一個人擁有的學歷會直接影響到職業的好壞處和薪水高低。日本有一個詞語「四當五落」,意思是每天努力學習只睡四個小時就會考上理想大學,每天睡五個小時就會落榜,可見日本高考的殘酷。
日本人上大學需考兩次試。第一次是全國統一性的考試,類似我們的高考,第二次是各個大學的自主招生考試。但是日本全國統一性考試成績也是不公布、不排名的。所以沒有統考狀元之說。大學在把成績作為重要參考的同時,還會對學生的性格、興趣、自我管理能力、社會責任感等因素對學生做出全面的評估。
美國高考:高考成績只是眾多申請材料中的一項──現行的高校招生入學考試主要有兩種,SAT和ACT。兩類考試都是一種著眼於對學生學習能力、性格特點和適應性測驗的配置性考試。兩者都可以一年考多次,學生可以選擇成績最好的一次申報大學。SAT以多項選擇題為考試形式。
無論是SAT還是ACT,成績只能夠體現出學生的智力水平和潛在的學習能力,是眾多申請材料中的一部分。除了SAT或ACT成績外,名校選拔新生還綜合考慮學生對學習興趣與經歷、社會能力、入學目的和人生志向等等。學生會同時申請多所大學,在美國大學生眼中,同時拿到n所名校offer的學子才是所謂的「牛人」。
德國高考Abitur:沒有狀元,淡定入學──有一項相當於中國高考的考試Abitur,學生們通過這項考試被劃分為不同的等級,學習成績相對較好的學生有資格進入大學學習,而學習成績一般的、只能達到中學畢業水平的學生就只能進入職業院校繼續學習。Abitur成績只能算作前往大學就讀的條件之一,學生在確定是否被錄取時還需符合各大學自己列出的眾多條件。
在德國,沒人在意記錄高考「狀元」是有很多原因的。德國的計分制度和中國差別很大,德國考試分數是一律折算為等級計算的,一般由高到低分為1∼5分,分數計量沒有中國那樣細緻,因此沒辦法做到精確計分,只能劃分等級。
頂尖人才流失嚴重 中國為何留不住高考狀元?(網路圖片)
頂尖人才流失嚴重 中國為何留不住高考狀元?
近期一項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流失的頂尖人才數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學和工程領域滯留率平均達87%。而作為中國未來頂尖人才的代表,高考狀元在國內完成本科學業後,大多數選擇繼續出國留學攻讀碩士、博士學位。數據顯示,保守估計全國「狀元」中出國留學比例高達60%。
高考狀元在國內完成本科學業後,選擇在國內直接就業或創業的比較少,大多數高考狀元選擇繼續出國留學。美國、新加坡、英國和加拿大等發達國家是狀元的留學首選。總體而言,高考狀元大學畢業後流失海外現象較為嚴重,學成歸國的狀元僅佔少數。
中國優秀人才大量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很多人滯留海外是因國外的科研等條件更為優越,更容易做出成果。在國內,學術自由之風基本上被行政化「綁架」,在國內某些大學中,論文造假之風盛行,學術造假成本低廉,而學術創新的高昂代價卻讓普通學生難以承擔。如果我們經濟待遇不如國外,國內再不能營造一個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的科研環境,搞論資排輩、學閥壟斷、門第森嚴……回國的留學生當然會越來越少。
國內的環境,不論是就業還是創業都不盡如人意。今年749萬的畢業生就業難問題也給人深刻警醒,而當越來越多的用人單位希望尋找到國際化、複合型人才時,留洋便成了不少人的努力方向。必須承認,在高等教育領域,國外特別是一些發達國家的高等教育質量還是要遠遠優於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