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知音 皇帝百官為之踐行入道(圖)

作者:梅松鶴 發表:2014-05-17 13:4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賀知章(公元約659─約744),字季真,自號四明狂客,是盛唐時期有名的詩人。他與張若虛、張旭、包融合稱「吳中四士」。他的寫景詩清新通俗。他和李白是好朋友,他們都是「飲中八仙」之一。

飲中八仙中的賀知章

賀知章流傳下來的詩不多,收錄於《全唐詩》中的只有二十首。其中七首是祭神樂章,三首是應制詩(即按皇帝的要求寫的詩),但僅僅在剩下的十首中就至少有三首堪稱唐詩精品,一直被人們傳頌著。他的《詠柳》詩: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是寫柳的精品,特別是「二月春風似剪刀」一句已成千古名句;他的《回鄉偶書二首》,感情真實自然,語言樸實無華,發自心底,感人肺腑。特別是其中第一首: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此詩每一個從小學過唐詩的人都能背誦,而其深情厚意卻非人人都能完全體味得到。

公元695年,賀知章進士及第,後來官至秘書監。在大約公元706年前後,他與包括張若虛、包融在內的一批江南來京的文人相好,以「文詞俊秀,名聞上京」。

天寶元年(公元742)時,李白與道士吳筠一起在剡中隱居。吳筠奉皇上詔書進京,李白也因吳筠舉薦而一同前往,後來被授予「翰林供奉」。其間他們拜訪了賀知章。李白把自己寫的一些詩文給賀知章看。讀了李白的《烏棲曲》:

姑蘇台上烏棲時,吳王宮裡醉西施。
吳歌楚舞歡未畢,青山欲含半邊日。
銀箭金壺漏水多,起看秋月墜江波。
東方漸高奈樂何。

賀知章讚道,「此詩可以泣鬼神矣」。讀了李白的名篇《蜀道難》後,賀知章禁不住揚起眉毛對李白說道:「公非人世人,豈非太白星精耶!」讀過了李白的詩文後,賀知章感嘆地說道,「子,謫仙人也。」(你是從天上貶謫下來的神仙啊。)

賀知章是修道的人,修的是「真」,不能說假話。而且他當時官居高位,詩文也很有名,他不至於、也用不著對一個初出茅廬的李白如此誇獎甚至讚嘆。從後來人們對李白及其詩歌的研究所得結論來看,賀知章確實是一個具有「超感」能力的非凡的人。因此他和李白一見如故、成為好朋友,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而從李白這邊來說,知音難得,能夠在自己成名之前,一眼就看出自己超群出眾詩才的人中,賀知章還是第一個。

他和李白都極其喜歡喝酒,都是有名的「酒仙」。大詩人杜甫的著名詩篇《飲中八仙歌》中第一個就說的是賀知章:「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說他喝醉以後騎在馬上前俯後仰的,就像坐在船上一樣。醉眼昏花地掉到井裡頭,他乾脆就在井底睡著了。常人哪怕喝得爛醉如泥,冷水一噴也就醒過來了,他喝醉了落到井裡也醒不過來,所以夠得上頭號「酒仙」。這杜甫也真會說話,難怪後來名氣很大。

賀知章沒有留下足夠多的詩文,讓人知道他修煉的細節。但從他留下的七首祭神樂章可以看得出來,他不但是個虔誠而嚴肅的修煉者,而且對修煉理論的鑽研也是很深入的。而他最終棄官歸隱並且正式成為道士,則是他多年修煉、道心精堅的明證。

賀知章在86歲時得了一場大病,躺在床上已經完全不省人事了。但後來死裡逃生,又回過來了,並且上表奏明皇上,請求恩准他回鄉當道士。唐明皇准許了他的請求,並同意他把自己在京城的家捐贈出來作為道觀,還特地賜名「千秋」。又下詔在京城東門設立帳幕,讓百官為之餞行。這還不算,唐明皇又親自寫詩為他送行。詩的序言中說:「天寶三年,太子賓客賀知章,……志期入道。朕以其年在遲暮,用循挂冠之事,俾遂赤松之遊。正月五日,將歸會稽。遂餞東路,…乃賦詩贈行。」唐明皇在詩中寫道:

遺榮期入道,辭老竟抽簪。
豈不惜賢達,其如高尚心。
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
獨有青門餞,群英悵別深。

大概是意猶未盡,又寫了第二首:

筵開百壺餞,詔許二疏歸。
仙記題金(竹錄),朝章拔羽衣。
悄然承睿藻,行路滿光輝。

在那個時代,一個人看淡紅塵、轉而入道是一件極平常的事。但像賀知章這樣由皇帝親自出面召集百官為之餞行,並且還寫詩相贈、以壯行色,就很不一般了。實際上,這在歷史上也是一個千古奇觀。

賀知章回鄉後的情況史載不詳,甚至他什麼時候去世也不知道。其實,他去沒去世也沒有人知道。聽說一個人在某時某地死了,結果許多年後又有人看到他,並且與之交談,甚至留下詩文,這種例子在歷史上還不只一個兩個。

(文章原題:古代詩人的修煉故事:賀知章)

来源:網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