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明開啟之前,誰有足夠的知識和技術在南極進行縝密的地理勘察?為什麼各國神話都不約而同地認為人類的生存週期是六千年?埃及金字塔內銘刻的預言提示了人類的終結期,古印第安人的傳說中為何也有一個相似的「末日時間表」?……在1995年出版後迅速風靡世界的《上帝的指紋》一書中,作者葛瑞姆·漢卡克通過一系列匪夷所思卻又難以辯駁的論證,向讀者揭示了一段與通常認知截然不同的人類文明史。
1.一封來自美空軍測繪部門的信
新罕布希爾州基恩市哈普古德教授道鑒:
本部業已遵照您的要求,對土耳其海軍上將皮瑞·雷斯於1513年繪製之世界地圖,就其中若干不尋常細節進行鑑定。
部分學界人士聲稱,這幅地圖下端所描繪的是南極洲毛德皇后地瑪莎公主海岸以及帕爾默半島之地形。經仔細檢視,本部發現,上述學者對皮瑞·雷斯地圖之推測合乎邏輯而且正確。
地圖下端所顯示之地理細節,與1949年「瑞典—英國南極考察團」在冰層頂端利用地震勘測法收集的資料極為吻合。此一發現顯示,南極海岸被冰層覆蓋之前,已經有人對該地區進行了探測,並且繪製成地圖。
此一地區之冰層現今大約厚達1英里。
皮瑞·雷斯地圖所呈現之資料,大大超越了1513年當時人類有限之地理知識。何以如此,不得而知……
行文雖然刻板,但這封來自1960年時美國空軍測繪部門的信,仍不啻為一枚重磅炸彈。在試圖解開這個驚人發現所包含的謎團之前,我們必須記住下面一些基本的歷史和地理事實:
1.皮瑞·雷斯地圖是真實的文件,不是任何騙局。它是公元1513年在君士坦丁堡繪製的;
2.皮瑞·雷斯不可能從當時的探險家獲取有關的資料,因為直到公元1818年,南極洲才被歐洲人發現;
3.根據地質資料,這個地區能在無冰狀態中被勘探的最晚日期,是公元前4000年;
4.已知的歷史上並沒有哪個文明,在公元前4000年之前具有探測這段海岸線的能力。
換言之,這幅繪製於1513年的地圖,其中所包含的真正謎團並非它把直到1818年才被發現的南極洲大陸涵蓋進去,而在於它呈現的竟然是數千年前尚未被冰封的南極洲海岸。
這種現象應該怎樣解釋呢?幸好,皮瑞·雷斯留下的註釋告訴我們,他只是編纂者和抄寫者。作為藍本的原始地圖,一部分是當時到過南極洲的探險家所繪製,其他則是公元前4世紀或更早之前遺留下來的文件。
那麼,繪製這些原始地圖的人又是誰?有人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解答,即:皮瑞·雷斯使用的原始地圖,其中有一部分——尤其是公元前4世紀流傳下來的那些——是根據更古老的地圖繪製成的。換言之,早在公元前4000年之前,整個地球已經被某種具有高度技術的神秘文明徹底勘探過一遍。
2.誰在一萬年前勘測了地球?
在這封信開頭被提及的查爾斯·哈普古德教授,生前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基思學院講授西方科學史。他既不是地質學家,也不是古代史學者。然而,他的研究卻對世界歷史和地質學界產生了極大的震動。
為了證明皮瑞·雷斯地圖並非孤證,哈普古德教授對大量的中世紀地圖作了進一步的考察,並且有了更驚人的收穫。他在1960年的一份報告中寫到:
「這天我打開一本地圖集,眼睛驀地一亮,整個人頓時呆住了——那是奧倫提烏斯·費納烏斯在1531年繪製的世界地圖。我瞅著這幅地圖下方的南半球,心裏想:我終於找到了真正可靠的南極洲地圖。」
「地圖上的南極洲,整體形狀和輪廓像極了現代地圖所呈現的這塊大陸。南極的位置靠近大陸中央,和現代地圖顯示的相去不遠。……地圖上的山脈形狀不一,各有各的獨特輪廓,有些靠近海岸,有些位於內陸。河流發源自這些山脈,蜿蜒流向大海;每一條河流都依循看起來非常自然、非常可信的排水模式。這顯示,南極洲最早的地圖繪成時,這塊大陸的海岸猶未被冰雪覆蓋。」
哈普古德教授認為,費納烏斯地圖證實了一個聳人聽聞的看法——在被冰雪完全覆蓋之前,南極洲曾被人類探訪,甚至定居過。果真如此,這件事一定發生在很久很久以前。
許多正統的地質學家認為,在冰封的南極盆地最後一次出現水道,是在數百萬年前。從主流學術觀點來看,在如此久遠的時代,人類根本還沒有進化完成,更不必說具有測繪南極大陸的能力。然而,上面提及的兩幅地圖卻無可置疑地顯示,在冰封之前,這塊大陸確實曾被測繪過。這一來,兩個互相矛盾的觀點就擺到了我們面前。
到底哪一個觀點正確?顯然,如果我們贊同正統地質學家的觀點,認為南極最後一次處於無冰狀態是在數百萬年前,那麼我們就得將達爾文以來的科學家所蒐集的人類進化證據一舉推翻掉。因為額頭低垂、行動笨拙的類人猿,根本沒有能力從事繪製地圖這樣的先進智能活動。
難道說,真有一群外星人出現在那個時候,乘坐太空船繞行地球,對還未被冰層覆蓋的南極洲進行勘探,繪成一幅幅先進、精密的地圖?或者,一個高度發達、足以勘探南極大陸的人類文明,在公元前10000年左右曾經出現在地球上,然後又忽然消失?
無論如何,縱觀皮瑞·雷斯和費納烏斯兩人的地圖,我們不得不承認,在持續好幾千年的一段時間中,南極洲可能一再被勘探測繪過,而這期間,冰層逐漸從南極內陸向外擴散,直到公元前4000年前後才將南極大陸所有的海岸吞沒。由此,我們似乎看到了一個消失的文明遺留下的「指紋」——這個神秘的文明,曾經產生過一批傑出的製圖家,對世界許多地區進行精確詳盡的勘探和測繪。然而,從事這樣的工作,又需要具備哪些科技和文化呢?
3.我們正面對一個失落的文明
說到這裡,不妨讓我們來探討一下經度問題。所謂經度,指的是本初子午線以東或以西的距離度數。目前國際公認的本初子午線,是一條虛構的曲線,它從北極一直畫到南極,穿過倫敦格林威治村的英國皇家天文臺。因此,在經度上格林威治是零度,美國紐約市位於西經74度左右,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則大約是在東經150度的位置。
此外,歷史經驗也告訴我們,製作一幅好地圖至少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偉大的探險旅程、高超的數學和繪圖技能、精良的經線儀。而直到1770年代「哈里森經線儀」大量上市後,這些條件中的第三項才真正被達成。這項突破性的發明,使製圖家能夠精確地繪出經線;而根據一般歷史學家的看法,古代的蘇美爾人、埃及人、希臘人、羅馬人和18世紀以前的其他已知文明,全都未曾擁有這項技術。
正因為如此,當我們接觸到上述這些年代極為古老、經緯線精確度卻具有現代水準的地圖時,心中才會感到如此驚異和不安。例如,1513年的皮瑞·雷斯地圖,將南美洲和非洲放置在相對正確的經度上。以當時的科技水準而言,這在理論上幾乎不可能。
同樣不可思議的是繪於公元1339年,以歐洲和北非為焦點的「杜爾瑟特航海圖」。在這幅涵蓋面非常遼闊的地圖上,從地中海到黑海的經線,誤差僅僅半度而已。
公元1380年的「齊諾地圖」是另一個謎團。它涵蓋遼闊的北方區域,並且以精確得出奇的經緯度,標示分散在廣大區域的許多地點所在的位置。哈普古德教授指出:「在14世紀,居然有人能夠判定這些地方的正確緯度——更不必說正確的經度,這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費納烏斯的世界地圖也值得注意。它精確地將南極洲海岸放置在正確的緯度和相對經度上,而整個南極大陸所在的位置,在經、緯度上也相當精確。這幅地圖所表現的地理知識,是20世紀之前的西方人不曾具備的……
以上這些例證只不過是哈普古德教授蒐集的大量證據中的一小部分而已。他不厭其煩,用盡畢生精力搜尋這些資料,只是為了證明一點:類似「哈里森經線儀」的儀器在遠古就已存在,18世紀的西方人只是「重新發現」它而已;遠古時代曾有一個文明的民族使用這種儀器,對整個地球進行探測;這個古民族不但能夠設計、製造在技術上非常先進的精密器械,同時也掌握了高度的數學知識,可說是一群早熟的數學家。
這樣,我們似乎又一次面對一個如今已經失落的文明遺留下來的、活生生的科學知識的片斷。至少在某些方面,這個文明跟我們的文明一樣先進;它的製圖家使用體系完備的科技、方法、數學知識和精密儀器,對幾乎整個地球進行勘探和測繪。除了這些神秘的地圖外,他們必定給我們留下了一筆全球性的遺產,一筆比尖端的地理知識多得多的無價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