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4年03月09日訊】在傳統文化中子孫興旺的保護神是床神。人們希望在床上能夠睡得安穩少夢,高枕無憂,得到真正的休息,而且床又和生兒育女有著直接的關係。在重視子嗣的傳統觀念中,人們總是對床懷有一種特殊的感情,也有著很深的崇拜心理。而床神也就作為多子多福的象徵出現在人們所崇拜的神仙之列。
在人們的印象與民間傳說中,床神是一對慈眉善目的老夫妻,分別為床公和床母。在民間的床神形象中,床公和床母都面帶微笑,顯得十分和藹。在舊時,人們經常供奉床公床母,希望能夠趨吉避凶,早生貴子。在結婚辦喜事的時候,人們也有供奉床神鎮宅的習俗。
過去供奉床神的人不少,但床神的原形又是何人呢?相傳,周文王姬昌共有九十九個兒子,他在西岐的時候,一直廣行善德,造福一方百姓。有一次,周文王在前往國都朝歌的路上,走到燕山一代,遇到大雨,正發愁無處躲雨,看見在山野之間有一枚巨大的蛋,心中非常吃驚。就在這時,突然一道雷電打落,將巨蛋劈開,一名小男嬰在蛋中哇哇大哭。周文王素來擅觀天象占卦,合指一算,推測到這個男嬰出生奇特,將來必成大器,於是收其為第一百個兒子,並見他出生跟雷電有關,因而給他取名為「雷震子」。在古代,多子多福的觀念始終在人們心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在男尊女卑的傳統認識下,像周文王這樣有上百個兒子更是絕無僅有。因此,後人就將周文王夫妻喻為床公和床母,並將其尊為主管生育之神。民間對他們崇拜有加,沒有子嗣的人希望早日喜得貴子;而老人也希望香火能一代代的傳下去,以享天倫之樂。
對床神的崇拜,早在宋朝的時候就已經在民間興起。在祭祀床神的時候,一般不用祭祀神靈時多用的魚肉之類,而是用茶、酒、水果等。民間有「酒祀床母,茶祀床公」的說法。因而在供奉的時候,要將茶水供奉於床公,而將水酒供奉於床母。一般人們供奉床神,多在除夕這天,人們將備好的供品預備好,放在寢室之內,等到午夜一過,新的一年來臨,人們就要用茶、酒、糕點等供奉床神。
民間祭祀床神的日子說法不一。有些地區習慣在除夕夜裡祭祀,而有些地區則講究在農曆正月十六,或是等迎完灶神之後再祭祀床神。總之,祭祀床神通常要在所規定的日期裡。但床神與婚姻也有著不言而喻的關係,所以每當人們要喜結連理的時候,往往都要對床公床母祭拜一番,所祈求的當然也是子孫後代的繁衍。
在舊時,新婚之床有很多講究。首先是在擺放上,通常要請所謂的「江湖術士」前來指點,一定要在良辰吉日安放在所謂的吉祥的方位上,才能得到床神的保佑,使夫妻生活美滿幸福,使子嗣也可以順利繁衍。在婚床上方,民間通常要貼上床神的神像,並祈求床神的庇護。而在結婚以後,新人仍然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供奉床神,認為這樣可以讓床神感到小夫妻的真誠,並寓意他們將白頭偕老,健康如意。
在民間一直有滾床的習俗,也是傳統觀念中重視子嗣的一種表現。在新婚的婚禮上,人們通常要將一戶和睦、富足的家庭中聰明伶俐的小男孩帶到新房中,讓這個孩子在婚床上肆意地翻滾。據說,這個方法可以讓孩子為新婚的人帶來好運,並在不久之後也生育一個同樣聰明活潑的男孩。這在現代看來雖然是「重男輕女」迷信的消極思想,但在舊時,這樣的滾床習俗確實能給新婚帶來喜慶的氣氛,也能給喜愛男孩的夫妻帶來一定的心理安慰。
床神不僅是婚姻美滿、多子多福的象徵,更是傳說中幼小子女的保護神。從小兒順利降生的那一刻起,民間就開始祭祀床神。在舊時,生育生產既是值得期待的,又是十分危險的。在醫學不發達的年月,因難產而使母子雙雙斃命的情況時有發生。因此古人認為如果能夠使母子順利渡過難關,必是得到了床神的保佑,因此一定要祭拜一番。此後,床神就成了孩子的保護神。在閩南與臺灣一帶,人們特別將床母喻為小兒的保護神。認為從嬰兒出生起,一直到15歲,都是被床母所看顧著。因此,嬰兒出生後第三天,母親就要上供祭拜床母,而後每遇到孩子生病也都要祭拜床母祈求保護。此外,每年農曆正月十五也要祭拜床母,保佑孩童今年平平安安。有些人在清明、端午、中元、重陽等節日也會祭拜床母。
民間傳說,兒童在熟睡的時候就會受到床母的保護。人們有時候會發現小孩睡覺時常會有微笑,或奇怪的表情,民間就說這是床母在教導小孩所應具備的各種知識。所以不要吵醒她,以免打擾其學習。雖然供奉床母要用酒,但在小兒熟睡的時候卻不可用酒水。因為民間傳說床母必須全心照顧小孩,不能花費太多時間享甩祭品。還有說祭拜床母時不可用酒,否則床母會酒醉而忽略了照看孩子,而小兒則有從床上掉下來的可能。
民間虔誠的供奉床神,不僅是希望能夠享受甜美、舒適的睡眠,還希望床神能保佑整個家庭的安康富足,過上美滿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