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4年02月14日訊】當「玫瑰」遇上「元宵」,這一天你要怎麼過呢?元宵節與情人節的巧遇,讓陪家人還是陪佳人的矛盾引發熱議,不同的過節攻略也在網路盛傳。
「領女朋友回去跟親人一起吃巧克力餡湯圓」
「先跟媳婦看電影再陪爹媽吃飯」
……
其實「玫瑰」與「元宵」並不矛盾,元宵節就有團圓之意。
傳統中國民俗,古代的婦女都是三步不出閨門,而只在元宵節這天才能出門賞燈觀看舞龍舞獅。有才華之人或可猜猜燈謎,寫寫對聯。
古代詩人歐陽修在他的《生查子•元夕》中,用「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淋漓盡致的描寫了元宵節思念佳人的情景。
人們口中的七夕則用「乞巧節、女兒節」來描述更加準確。男子一般在這個時候,對對子、習文、練書法等等,祈求第二年取得功名,女孩子則在這一天,對月穿針,祈求巧技,將來找個好丈夫。七夕是對美好愛情的嚮往,是對牛郎織女忠貞不渝的愛情的紀念。
西方人的傳統情人節2月14日的來歷又是什麼呢?民間流傳多個版本。
版本一:
大約在公元三世紀的羅馬,暴君Claudius當政,民不聊生。為補足兵員,凡是一定年齡範圍內的男子,都必須充軍。Claudius還下令禁止國人舉行結婚典禮,甚至要求已婚人士毀掉婚約。
而在國都裡居住的一位德高望重的修士,即Valentine,不忍看到這一切,於是為前來請求幫助的情侶秘密主持婚禮。Claudius知道後,大發雷霆,將修士打進大牢,最終折磨致死。修士死的那一天是公元270年2月14日。為紀念Valentine,2月14日也就成了情人節。
版本二:
公元三世紀,由於基督教對羅馬帝國的統治持否定態度,因而受到帝國政府的殘酷鎮壓和迫害。一位名叫Valentine的基督徒,公開譴責羅馬對基督教的壓制,而被打入監獄,受盡了非人的折磨,卻仍堅持自己的信仰。典獄長的女兒,為此愛上了他。從此,兩人經常在陰暗、潮濕的黑牢裡,互訴衷腸,海誓山盟。由於Valentine不肯屈從於羅馬政府,在2月14日被處以死刑。人們為了紀念他們的忠貞愛情以及表達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美好祝願,就把2月14日定為情人節。
版本三:
古羅馬時,二月十四日是為表示對羅馬眾神的皇后約娜的尊敬而設的節日。羅馬人同時將約娜尊奉為婦女和婚姻之神。二月十五日則被「盧帕撒拉節」,是用來對約娜治下的其他眾神表示尊敬的節日。每到「盧帕撒拉節」,小夥子都可以選擇一個自己心愛的姑娘的名字刻在花瓶上,成就良緣。後人為此而將二月十四日定為情人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