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4年01月29日訊】古代文人墨客吟頌元宵佳節的詩詞數不勝數,視角開闊,各具情趣。「元宵」作為一種節日美食佳品,其吟頌詩詞亦是美不勝收。民間曾流傳這樣的歌謠:
乾隆南巡品元宵,
金口玉言讚圓好。
潔白如玉形狀俏,
葷素甜咸好味道。
此歌謠中所吟頌的清代乾隆皇帝「品元宵」、「讚圓好」就是指節日美食佳品—「元宵」,即湯圓。歌謠中一句「葷素甜咸好味道」就把人們引入尋味元宵的佳境中。
在清代之前的宋代姜白石寫了一首膾炙人口的《元宵》詩,其詩曰:
元宵爭看採蓮船,
寶馬香車拾墜鈿;
風雨夜深人散盡,
孤燈猶喚賣湯圓。
這首詩前二句描繪了在元宵佳節,人們都湧上街頭觀賞採蓮船的歌舞表演,在歡聲笑語的人群裡,公子哥和小姐們佩戴的釵鈿被擠落在地上的情景,那種燈火輝煌、車水馬龍的熱鬧場面猶現眼前;後二句描繪了時至深夜,一場風雨吹散了遊興未盡的人流,而在小巷深處,猶有挑擔賣湯圓的小販在孤燈下吆喝賣湯圓的景象,頗有些淒涼。
這首詩表明在宋代已經開始有元宵節吃湯圓的習俗。筆者推斷,宋代之後,只是由於吃湯圓成為元宵佳節必不可少的重要習俗,於是,人們在元宵節吃湯圓時就會稱為「吃元宵」;而在冬至、大年以及平時吃它時,就會叫做「吃湯圓」。之所以如此說,有記載可證:明代劉若愚的《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記載,元宵「其製法用糯米細面,內用核桃仁、白糖為果餡、灑水滾成,如核桃大小,即江南所稱湯圓也。」由一句「即江南所稱湯圓也」可見,至少在明代,中國南方的湯圓在元宵節食用時已被稱謂為「元宵」。所以當時的劉氏認為,元宵和湯圓是一回事。
據文字記載,我國在宋代以前可能還沒有「元宵」這一節日美食,那時人們過元宵節吃的是澆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所以在宋之前的唐代有「正月十五日,作膏粥以祠門戶」的說法。這種「膏粥」,大概是一種甜粥。時至今日,在我國個別地區,仍有吃「元宵粥」的習俗。只是到了宋代,民間才開始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節日食品,當時叫「浮圓子」,即煮熟了會浮在水上的「元宵」。宋代周必大有一首《元宵煮浮圓子詩》,其詩開篇前言為《元宵煮浮圓子,前輩似未曾賦,坐間成四韻》。「前輩似未曾賦」一句間接證明這首詩是我國最早描繪元宵節吃元宵的詩。詩文為:
今夕知何夕?團圓事事同。
湯官尋舊味,灶婢詫新功。
星燦烏雲裹,珠浮濁水中。
歲時編雜詠,附此說家風。
這首詩用「星燦烏雲裹,珠浮濁水中」生動逼真地再現了白色的元宵在渾濁的湯水中煮浮翻滾的情景,也通過「團圓事事同」及「附此說家風」這兩詩句反映出古代人們在元宵節吃元宵隱含思念親人、渴望團圓的深意。這首詩的作者周必大是南宋孝宗時大臣,平時整肅軍政,勵精圖治。他在這首詩裡流露出盼望人民團聚的思念,連灶下生火的丫頭都為大家煮食元宵時浸沉在思念故鄉那種深沉的情緒所感。吃元宵,憶親人,這個習俗很溫馨,所以能夠一直傳到現在。
古代文人墨客吟頌元宵的詩詞視角開闊,從元宵的製法到煮吃的過程都有描繪。清代符曾的《上元竹枝詞》寫道:
桂花香餡裹胡桃,
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
試燈風裡賣元宵。
此詩中,不但道出當時他們家的元宵是桂花胡桃餡、是用井水淘的江米做的,甚至連馬家的粉好等都寫得清清楚楚,很有特色。
當我們尋味元宵時發現,元宵雖有眾多別稱如「湯圓」、「圓子」、「浮圓子」、「水圓」等等,但本質都是由糯米製成。只是由於中華民族歷來擅長美食演化,並能把一種美食發揮得多姿多采、色香味各異,堪稱「博大精深」。所以當今「元宵」這一節日美食佳品,同是糯米丸子,可做成或實心,或帶餡,花樣繁多;而餡可有豆沙、白糖、山楂,桂花等等,舉不勝舉;還可煮、可煎、可蒸、也可炸,更是千姿百味,人人食後唇齒留香。
時至今日,元宵節吃的「元宵」和冬至吃的「湯圓」、春節吃的「年糕」、中秋節吃的「月餅」以及端午節吃的「粽子」一樣,都是中華民族的節日傳統美食。吃元宵象徵家庭像月圓一樣團圓,既寄託了人們對生活的美好願望,也包含了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深刻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