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4年02月09日訊】回顧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三大商幫
都說中國歷史是一部漫長的封建史,重義輕利的儒家文化和農耕經濟的主流使得市場經濟之花遲遲難以萌發。可事實上,人類社會一直就未曾離開過商人的活動。
據考證,商人(或商業)的商,最初是個原始部落的名字,其部落位於今河南省商丘的南部地區,其部落始祖名叫契。因契跟隨大禹治水有功被封於此。契的第十代孫名叫王亥(公元前16世紀)。王亥從事牧業而擅長經商。他的第四代孫子湯滅了夏(公元前1551年),又遷都於殷,故商又稱殷,而商人仍自稱為商。後來,周滅殷以後,周公(姬旦)告訴殷的遺民,要求他們繼續經商。而殷商之人善於經商,周朝人便將從事這種行業的人成為商人。
傳統商幫:晉商、徽商
而歷史上的商幫大體上崛起於明清時期。在明清之際曾引發了一場「商業革命」,在這場「革命」中相繼崛起了十大商幫。其中,晉商、徽商為勢力最大,影響最遠的兩大商幫。
晉商
也許,很多人對晉商的感性認識來自於張藝謀的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挂》。電影裡的山西喬家大院,是一個原汁原味的明清富商城堡。它的背後,是深厚的晉商文化底蘊。透過喬家大院那古樸的院落、古樸的磚牆、古樸的陳設,氣勢恢宏的晉商發展史的畫面若隱若現地浮現出來。
晉商俗稱「山西幫」,亦稱「西商」、「山賈」。在漫長的歷史中,晉商以山西富有的鹽、鐵、麥、棉、皮、毛、木材、旱煙等特產,進行長途販運,設號銷售,套換江南的絲、綢、茶、米,又轉銷西北、蒙、俄等地,其販運銷售活動遍及全國範圍,形成了成為能與南方徽幫相抗衡的最有經營實力的北方晉幫集團。晉商的歷史雖然可以追溯到周朝的晉唐時期;但真正崛起於明代(1368-1398年),至清乾隆(1735-1799年)、嘉慶(1799-1820年)、道光(1820-1850年)時期已發展到鼎盛。特別是到清朝中葉,山西商人逐步適應金融業匯兌業務的需要,由經營商業向金融業發展,咸同(1851-1874)時期山西票號幾乎獨佔全國的匯兌業務,成為執全國金融牛耳的強大商業金融資本集團。並形成山西「北號(票號)南莊(錢莊)」兩大晉商勁旅。
徽商
徽商與晉商齊名,徽商又稱新安商人、徽州商人或「徽幫」。它是舊徽州府籍商人或商人集團之總稱。徽人經商,源遠流長,早在東晉時就有新安商人活動的記載,以後代有發展,明成化、弘治(1464-1505年)年間形成商幫集團。明嘉靖(1521-1566年)以降至清末民初,徽商漸趨衰落。
一代代的徽州人靠販運鹽、茶、山貨,經營文房四寶,走出一條日後教科書上才有的貿易路線:東進蘇杭無錫常,搶灘蕪湖商道,掌控長淮水運口,南達湘、蜀、雲、貴、川,往來京、晉、冀、魯、豫間,遠涉西北、東三省。最後,西進贛、湘,沿東南達閩、粵兩省,直至揚帆入海與日本進行貿易。此時的徽商達到鼎盛時期,「無徽不成商」開始叫遍天下。
徽商與其他商幫的最大不同,就在於「儒」字。與一門心思做生意的晉商相比,追逐財富只是徽商的手段,求功名做官才是歸宿。因此,儘管徽商把生意做得很大,卻做得三心二意。從乾隆到嘉慶十年的70年間,同樣在兩淮經營鹽業,徽商子弟有265人通過科舉入仕,而晉商僅區區22人。
新商幫:粵商、浙商
靠獨特的地理優勢而崛起的早期商幫,注定有著短命的宿命。當各商幫賴以生存的天時、地利優勢隨著封建帝制的崩潰和火車、輪船的出現而喪失時,其衰落就成為歷史的定局。
無論是晉商、徽商的吃苦耐勞,還是粵商的敢闖敢拚,都既不是他們脫穎而出的原因,也無法成為讓他們免於消亡的諾亞方舟。他們的興起,更多是環境所賜,而他們各自的特質,是對不同商業環境的適應而已。
昔日晉商和徽商誕生於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轉型期,而我國由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則賦予了現代粵商和浙商崛起的天時地利。
粵商
改革的前15年,香港幾乎是中國與西方對接的惟一通道。由於地理上的優勢,廣東近20多年來,充分吸納海外資源和力量:從80年代大量吸引香港資金、到90年初期大量引進臺灣資金、再到90年代中後期以來大量吸引歐美日資金,廣東藉助外力獨領中國外資經濟異軍突起的風氣之先。
浙商
與粵商不同,浙商完全是從「小事」上做成功的。一般來說,多數浙商起點低,企業組織形式低,而且企業規模小。浙江企業的平均規模要比全國水平小1/4,浙江一直到2002年底才有一家年銷售額超百億的企業。企業規模不大,產品也「小」。像著名的溫州,其支柱產品皮鞋、服裝、眼鏡、打火機、低壓電器等,全部是抓在手心裏,一隻手就可以拿著走的東西。這些科技含量、資金門檻都很低,但他們就是有競爭力。就是這些「大家都能做的」小商品,全國甚至全世界都做不過溫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