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購買美債數量持續增加(看中國配圖)
【看中國2013年11月25日訊】中國購買巨額美國國債,成為美國最大的債主。中國人因此覺得本國吃了大虧,經常在網上要求美國「還錢」,但中國政府卻一直鍾情於美國國債,8月份減持112億讓國人高興了一陣,9月份卻又增持257億,總額高達1.2938萬億。不少美國人也覺得欠了中國天大的人情,還不起,前一向脫口秀「吉米雞毛秀」風波,緣起於主持人問孩子們「美國欠中國的1.3萬億美元該怎麼還」。
這些都緣於一個誤解:不瞭解各國政府購買美國國債其實是種投資行為。
中國人為何覺得買美國國債是吃虧?
國內有一條廣為傳播的微博[中國上了美國國債的床下不來],以雞蛋作比值換算,稱8年前借給美國3億美元,可購買48萬億個雞蛋;現在雞蛋從當年的五毛漲至1元,這3億美元只能買24萬億個雞蛋,「你還不虧,你傻啊,還是裝傻!」
這番似是而非的說法,至少將幾個問題混在一鍋煮了:一,將中國購買美國國債的性質看作恩惠與人情,而不是投資;二,中國購買的美國國債多是短期國債,舊債到期再買新債,以8年期換算本身就有問題;三,將本國通脹帶來的問題外部化。
中國政府當然不傻,近年來在外交中展現的「中國式」智慧,常常讓美國等國深感被動。投資方面雖然不算高手,但也絕非那種給別人白送錢的土財主。
那麼,中國為什麼非買美國國債不可?這個問題加上「只要中國拋售美國國債,就會搞垮美國」,都是多年以來媒體採訪我時談過的問題。現一一梳理,盡量用一般讀者能夠明白的語言闡釋。
中國政府為什麼非買美國國債不可?
美元能夠成為全球主要的儲備貨幣,形成所謂「美元霸權」,是全球認可美國綜合國力的結果。美國國債一直被許多國家視為外匯儲備投資中最安全、流動性最高的資產,中國外匯儲備投資中佔比最大的就是美國國債。截至今年9月末,中國外匯儲備3.66萬億美元,持有的美國國債為1.2938萬億,約佔中國外匯儲備的三分之一強,仍然是全球美國國債的最大單一持有國。
許多中國人不理解的是:既然美國常常批評中國人權,在中國與亞洲鄰國的爭端中又總是或明或暗地支持那些國家,中國為什麼還要借錢給美國人?乾脆去買別國國債,不讓美國佔便宜,讓美國熬苦日子去。
其實,購買美國國債是投資行為,決定中國政府大量購買美國國債的因素如下:
中國實行外匯管制,現行的外匯制度導致一個結果:只要銀行的「櫃臺」前出現了美元等外匯,銀行就得用人民幣收購。這就迫使中國政府必須無限制地,被動地印刷人民幣用以收購美元等外匯,以維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這些買入的美元等外匯構成了中國的外匯儲備。
但這些外匯儲備雖然龐大,卻不是中國政府的自有資產,用之於投資經營才能保值增值,獲利部分就是中國政府的資產。其中道理且聽解說。
一個普遍的誤解是:巨額外匯儲備代表著中國政府的富裕與中國的國力。中國人更認為外匯儲備是人民的資產,數年前還有人主張拿來分給中國人民。其實,中國的數萬億外匯儲備中的大多數並非中國人自己的財產,其中含有外國商人來華投資的款項、中國所積欠的外債,還有「熱錢」即國際游資、貿易順差、個人儲戶的美元存款等等。即使在貿易順差中,也並非全部是中國人的,其中很一大部分屬於跨國企業的資產。關於這點,2010年周其仁曾說過一句「中國2.5萬億美元外匯儲備,每一分都對應著央行負債」,可惜大多數人不明白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既然政府持有的外匯儲備只是以負債形式暫時「借來」的資產,規模過大也是壓力。中國政府得想法將這些壓力釋放出去。要釋放多少才算合適?不少專業人士測算,認為中國充其量只需約7,800億美元的儲備,夠支付三個月的進口並支付中國所有的短期外債即可。這個標準通常是一個國家需要持有多少儲備以防備金融危機的標準尺度。而中國的外匯儲備擁有量遠遠超過這一標準。最聰明的辦法是用於投資。換言之,當代世界沒有哪個政府擁有數萬億外匯儲備,卻放在自家銀行的保險櫃裡白白閑置。
投資的基本原則之一就是分散風險,通俗一點講就是「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中國的外匯投資當然也秉持這一原則,即「外匯儲備多元化」。除了使用小部分購買黃金,石油,礦產以及各類農產品期貨,其中大頭必須購買某種國際硬通貨,比如美元、英鎊、歐元、日元,以及各種債券。
在各種貨幣與債券之間,中國為什麼鍾情於美國國債?這是秉持另一投資原則,即尋找收益好、風險小、安全可靠的投資品種。本世紀初,中國政府曾有意識地減持美元儲備,增持歐元、日元等。問題是:經驗證明,歐元、日元的各類投資都不如美國國債回報高、安全性強。國際金融市場中,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是幾乎所有金融產品的定價參考標準,這是中國政府以及各國政府始終青睞美國國債的主要原因。以下數據或可說明這種青睞程度:外國購買者普遍於9月增持了美國國債,環比增長571億美元,總額達5.65萬億美元。其中日本僅次於中國,現持債規模達1.18萬億美元。這表明,美國政府仍然受到外國投資者的信任。
減持美國國債,主動權在中國自己
以上分析說明,各國購買美國國債只不過是一種投資行為,並非施恩於美國。中國政府大量購買美國國債,與世界其他國家的政府一樣,屬於投資理性選擇。
為什麼會造成「中國人借錢給美國政府養活了美國人」這一錯誤理解?應該是中國當局長期的宣傳戰略誤導所致。出於渲染中國強大的需要,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美國的最大債主就是證明強大的硬指標。大多中國人的投資知識比較缺乏。他們甚至不會想一下銀行放貸原理:銀行放貸要尋找有信譽的優質客戶,以免貸款打了水漂。如同銀行放貸,各國政府買他國債券,作為債權人,它們得尋找能還得起債的債務人,美國就是各國政府眼中的優質客戶。由於國人大都不懂這些投資常識,當局的宣傳讓中國人產生這些想法:為什麼自己那麼多窮人都照顧不過來,卻要大把灑錢去養活美國?為什麼這麼多錢不投到國內用於生產?於是才有騰訊微博上那條「你還不虧,你傻啊,還是裝傻!」
經過好些年關於美國國債的嘴皮鬧騰,有些國內專業人士終於弄明白了中國外匯儲備與美國國債的基本知識,知道有些說法是胡鬧。比如在「我們可不可以理直氣壯地要美國還錢」中,專業人士的解說是:「不可以,並且很無恥」,列舉了要美國還錢屬於違約行為的理由之後,建議「中國隨時停止購買美國新發行的國債,出售持有的美國國債」,但「如果對中國持有大量美國國債滿腔怒火,請質疑人民政府」。
從外匯儲備多元化的考慮,中國政府當然可以將雞蛋分放在幾個籃子裡。《華爾街日報》10月發表文章,認為「美國國債不是最安全資產」,建議投資者考慮紐西蘭、澳大利亞、挪威等幾國的債券,認為其利率更高,更有投資價值,這條消息國內廣為轉載。中國也有學者建立治本之策應該是減少外匯儲備總量,不過,後一建議已經是另外一個問題,我在2011年4月「中國釋放外匯儲備壓力為哪般」一文中已做過相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