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11月18日訊】梁武帝(464—549),名蕭衍,字叔達,南蘭陵中都裡(今常州萬綏)人,他的政治、軍事、文化才能,在南朝諸帝中堪稱翹楚,史書稱他:「六藝備閑,棋登逸品,陰陽緯候,卜筮佔決,並悉稱善。……草隸尺牘,騎射弓馬,莫不奇妙。」而他在養生方面也頗有建樹,在中國古代230多個皇帝之中,長壽冠軍是89歲的清朝乾隆皇帝,而第二名就是南北朝的梁武帝,據傳梁武帝80多歲還能上陣征戰。雖然他屈居「亞軍」,但是在那個時代、那樣的社會條件下作為日理萬機的全國最高行政長官仍能享有高壽,比起比他晚生一千多年的「冠軍」乾隆皇帝(1711—1799)來說,這位「亞軍」似乎更加難得!所以他的長壽經驗更有學習的意義!他的養生經驗大致歸納起來主要有四點:
愛讀書:書作良醫身忘老
梁武帝蕭衍小時候就很聰明,而且喜歡讀書,是個博學多才的少年,尤其在文學方面很有天賦,早年與著名文入沈約齊名。建梁稱帝后,他素性不減,經常招聚文人學士,以賦詩為樂。他的文學創作,推動了梁代文學風氣的興盛。當皇帝后仍手不釋卷,明人輯有《梁武帝御製集》。他又傾注大量精力研究佛學,著有《涅萃》、《大品》、《淨名》、《三慧》等數百卷佛學著作。他把儒家的「禮」、道家的「無」和佛教的「因果報應」揉合在一起,創立了「三教同源說」,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漢代劉向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宋代壽星陸游,晚年窮居鄉間,常靠讀書怡情,有「病中書卷作良醫,」「讀書有味身忘老」。明代于謙在《觀書》中的切身體悟是:「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愛。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書確實是可以治疾的。醫家眼中竟發掘出書可療疾啟智的感知和認識來。最早的醫書《內經》就有「聚精會神是養生大法」之說。研究證明,勤於讀書能促進「腦運動」,有點像「氣功」入靜一樣,輸送充足的氧氣和營養物質,帶動血液循環,能使全身保持協調統一,延緩衰老,預防痴呆症。
喜樂律:仙樂飄飄冶情操
《隋書•音樂志》上說:梁武帝「既善鐘律,詳悉舊事,遂自制定禮樂」。蕭衍任雍州刺史駐居襄陽時,就非常喜好當地的民歌,他的許多擬樂府詩,如《芳樹》、《有所思》、《臨高臺》等,便是在此時創作出來的。即使在稱帝以後,蕭衍對樂府詩的興趣也仍然不減當年。在天監十一年(512年),他親自動手改西曲(南朝樂府民歌分為吳歌和西曲兩大部分。前者產生於建康周圍,此地相襲稱為吳地,故其民間歌曲稱為吳歌;後者產生於江、漢流域的荊、郢、樊、鄧幾個主要地區,是南朝西部軍事重鎮和經濟文化中心,故其民間歌曲稱為西曲),制《江南上雲樂》十四曲、《江南弄》七曲,可見其愛好沈迷的程度。
音樂養生是中醫養生學的一個組成部分。運用音樂來調劑人們的精神生活,改善人們的精神狀態,從而起到預防、治療某些心理情志疾病的作用,這在我國已有很早的文字記載了。
戰國時代的公孫尼在《樂記》中說:「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物使之然也」。明代張景岳在《類經附翼》解釋說:「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於物」。這就是說,音樂首先感受於人心,而心在中醫生理學中又主宰著人的神與志,活潑歡快的樂曲能使人振奮精神,激發情趣!科學家認為,當人處在優美悅耳的音樂環境之中,可以改善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和消化系統的功能,促使人體分泌一種有利於身體健康的活性物質,可以調節體內血管的流量和神經傳導。另一方面,音樂聲波的頻率和聲壓會引起心理上的反應。良性的音樂能提高大腦皮層的興奮性,可以改善人們的情緒,激發人們的感情,振奮人們的精神。同時有助於消除心理、社會因素所造成的緊張、焦慮、憂鬱、恐怖等不良心理狀態,提高應激能力。
節飲食:飢,不擇食養脾胃
梁武帝一上臺就做出簡樸、開明帝王的樣子:一日三餐粗茶淡飯、不喝酒,有時一天只吃一頓飯,舉行宴會也全部是素食,原因是他崇信佛教,戒殺生。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批閱奏折,生活很有規律,這就與絕大多數帝王懶散、花天酒地的生活形成鮮明對比。養花的人都知道,給花兒澆水的原則是「不干不澆,澆則澆透」,太勤快了,必死無疑。養生也是這個道理,一定要在保證足夠營養的同時讓人經常產生強烈的飢餓感,這就具體牽涉到飲食原則。顯微攝影表明,人在飢餓感強烈的時候,吞噬細胞會像餓狼一樣瘋狂吞吃死亡細胞,所以中醫就有「飢餓治百病」的說法,詳情請參閱該版之前的「讀紅樓•談養生」專版之《「飢,不擇食」能治病》一文。
淡房事:保精護氣養天年
梁武帝曾4次捨身人寺,因而被稱為「和尚皇帝」,「菩薩皇帝」。歷代帝王名正言順地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由於放縱性生活,腎虧大傷元氣,以致身體各器官功能失調、早衰。梁武帝剛過50歲就停止了房事,順應了「養心莫善於歡」的道理。房事,即性生活。房事養生,是我國古代養生學的一大特色。中醫認為,「房中之事,能生人,能煞人。譬如水火,知用之者,可以養生;不能用之者,立可屍之矣。」性生活應本於自然之道,避免損傷,需得其術,也是養生延壽必不可少的內容。實踐證明,適度而愉快的性活動對人的精神與身體健康有益無弊。《內經》說:「夫精者,生之本也。」精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保精是強身的重要環節。精乃腎之主,縱欲太過,除傷腎精之外,進而還可傷及其他各臟腑,影響身體健康,甚至促人早衰或短壽。
現代醫學認為,長期性生活過度,會使人的免疫系統調節功能減退,這是因為性交可引起全身高度興奮,促使能量高度消耗,器官功能適應性減退。據統計,中國古代帝王能查出生卒年份的有209人,他們平均壽命只有39歲,其中不到20歲駕崩的就有31人。清•乾隆皇帝吸取了短命皇帝們的教訓,總結出「酒勿醉,色勿過」等養生術,結果活到了88歲。唐代大醫家孫思邈活到了102歲,他的養生名言是:「大寒與大熱,且莫貪色慾,醉飽莫行房,五臟皆翻復,慾火艾慢燒,身爭獨自宿。」因此,特別對於老年朋友來說「淡房事」是非常重要的養生法則!
古代民間的養生奇人不在少數。但是受到當時環境以及政治原因,保吁下來的史料記載也就相對較少。由於宮廷史料記載豐富,因此各個長壽皇帝的養生經驗也相應的被記載下來流傳至今。希望現代人能從中參悟出養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