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10月08日訊】臺灣學者林淑心女士在中國玉文化玉學第四屆學術研討會上提出,玉器在中國古代冠服禮俗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形成了獨特的精神內涵。
「中華悠久而古老的文明史,可以從遠古的玉石文化展開。」林淑心說,當階級分化的社會形成以後,各種公開的禮儀活動產生,形成一種特殊的禮俗。這種因不同場合、不同階級而佩帶不同的玉飾品,主要與服飾相結合的禮儀化玉飾,是一種特殊文化現象。她說,古代禮儀化玉飾品的佩帶重點部位,因禮儀形式的時代不同而改變,這種演化表現出明顯的時代演化特徵,極微妙地反映出文化中的階級意識與玉飾巧妙的結合,形成中華古代冠服禮俗制度的獨特精神內涵。
她認為,遠古以來玉器的禮儀性裝飾功能,經歷了自史前時期的「以冠為重」的裝飾重點,演變至周、漢時期「以佩為重」的裝飾重點部位的下移,再到唐明時期的「以帶為重」的漫長演化過程。
她說,史前時期重視頭飾或冠飾的文化現象,似乎並不只限於良渚文化分布的範圍,而是一種普遍現象。東北地區的紅山文化各遺址出土的玉器中,有一種其他地區所未曾發現的特殊器類——箍型玉器,這種玉器除大甸子夏家店下層文化曾發現出土於腰部外,其他均發現於墓主頭部附近,且只發現於大墓內。這種情況顯示,箍型玉器可能是一種具有特殊意義的頭飾品。
周代禮儀制度玉飾明顯制度化,除玉禮器的六瑞六器外,主要顯示於墓葬禮俗之中的用玉,並且玉器已從自然崇拜中用以溝通天地的靈通之器,轉化為可護佑祖先墓葬、且可防腐保身而受到極端重視的殉葬之器,玉珮、組合玉珮大量增多,說明華夏文明正逐步進入一個嶄新的社會階段。
林淑心說,漢代帝國解體之後,胡人南下、南北朝歷史時期的展開,結束了中國上古時期。古代的禮儀制度也隨著這種重大變革而逐步瓦解。玉器也在這一重大變化過程中,逐漸喪失其禮儀功能的主流價值,轉化成為生活化的藝術品與裝飾品。至隋唐時期,社會「胡化」之風仍然盛行,但是在正式的冠服制度體系中,玉器與服飾搭配形成的禮儀服飾,卻仍然保持著一脈相承的禮儀本質,只是玉器禮儀化的功能正式轉向腰間,以玉帶飾的形式繼續扮演著深具傳統象徵意義的禮儀功能。尤其到了明代,視玉帶為尊貴品位的重要象徵,其受到重視的情形,可與「龍袍」所代表的象徵意義相同,形成當時特有的風尚——收藏玉腰帶。
林淑心分析認為,中國歷史上,禮儀化玉飾裝飾的重點部位,之所以逐漸有自頭冠部轉而向下移動的現象,主要原因是,從歷史時期展開以後,舉行祭祀的地點已由高台式的祭壇逐漸轉向建築性的宗廟,對主持祭祀者,人們的視線由原來的仰角轉成平視,禮儀化玉飾品在身上顯現的重點部位,因此有下移的趨勢。同時,人們由原始社會的「敬天」轉向對宗族祖先的崇拜,產生出具有濃厚「人格化」裝飾內涵服飾。
林淑心說,玉器文化在歷史時期展開以後,因為逐漸與冠服制度的結合,形成中華禮儀文化的重要特色。將隱含於內的象徵性精神意義,表現在物質文明的冠服系統的文化現象,自古至今從未間斷地保存於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玉器文化強韌的生命力,隨同禮俗思想內涵的社會性,其時代特徵也自然而然地在服飾文明中呈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