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10月08日訊】三中全會前夕的改革信號
由於中共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凡三中全會多有重大政策或改革措施出臺,故十八屆三中全會備受各界關注。
盤點近來習近平和李克強在公開場合的幾次講話,可一窺三中全會議題的端倪。在出席G20峰會期間,習近平強調:為了從根本上解決經濟的長遠發展問題,必須堅定推動結構改革,寧可將增長速度降下來一些。在訪問哈薩克斯坦斯坦時,習近平表示,中國將堅持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著力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通過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促進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
李克強在中國──東盟博覽會上的致辭則強調,中國即使在經濟下行的壓力增大時,也是以改革的措施解決前進中的問題,以結構調整的方式保證經濟在合理的「下限」與「上限」之間運行。九月九日,李克強在英國《金融時報》上撰文指出,「深化改革仍是持久動力。我們已經並將進一步通過簡政放權,推進結構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將繼續推進行政管理、財稅、金融、價格等改革。」九月十日,李克強在會見夏季達沃斯論壇企業家代表時又具體指出,中國推進金融改革的決心是堅定的,將繼續推進利率的市場化。
外資加速撤離中國
然而,外資卻不捧習李的場。據《美國之音》報導:九月初,美國銀行將手中二十億股中國建設銀行的H股全部拋售,套現約十四點七億美元。美銀的拋售導致第二天建行H股股價下跌百分之一點三五。這是繼高盛集團、瑞士銀行和蘇格蘭皇家銀行悉數拋售所持中資銀行股份後,又一家加入這一行列的國際金融機構。至此,中國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的外國資本已全部撤出。
《美國之音》還報導:道瓊斯旗下的市場觀察網站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數據計算,中國央行和其它金融機構六月份和七月份的外匯佔款分別下降了四百一十二億元和二百四十五億元人民幣,由此得出外國資本正在撤離中國的結論。
無獨有偶的是:港資也在步外資的後塵。最近有報導稱,李嘉誠的「長和系」相繼宣告或將拋售百佳超市、上海陸家嘴東方匯經中心OFC寫字樓、廣州西城都薈廣場和停車場,涉及金額約四百一十億港元。中國《每日經濟新聞》的記者注意到,在內地土地市場火熱、地王頻出的時刻,李嘉誠卻反其道而行之,大手筆減持,這引起了業內的警惕──地產界大老王石在一週之內接連兩次警告:「精明的李嘉誠在賣內地的物業,這是一個信號,小心了!」另一方面,有報導證實在二○一三年上半年,李嘉誠未在中國投資一分錢。
外國人看撤資與改革前景
客觀地說,相對於中國龐大的經濟規模,上述撤資量算不了什麼;西方人用其慣性思維分析預測東方的中國,也常失誤。然而對經濟危機從來都是「春江水暖鴨先知」的上述世界頂級金融機構和「最會做生意的華人」李嘉誠不約而同地選擇從中國撤資,這就不能等閑視之了。
外資加速撤離中國,固然與外資企業今年以來屢遭中國政府開刀、外資企業在中國的經營環境正在惡化等因素有關,但更「由於中國的政治和經濟不確定因素增加,美國企業對中國的熱情正在降溫。」(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主席傅強恩最近對《華盛頓郵報》的表示)
《美國之音》還報導稱:中國的美國商會的年度商務環境調查報告顯示,僅百分之二十八的受訪者認為中國的經商環境正在改善,而這一比例在一年前為百分之四十三。這份報告還顯示,目前僅有百分之十九的美國在華經商企業打算擴大業務規模。
華盛頓智庫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史劍道認為,外國企業撤離中國的高潮還未到來,但這要取決於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是否會出臺一些重大改革舉措。他說:「我認為目前在華外企主要持一種觀望態度,……如果中共三中全會開完後,他們看不到什麼變化,那麼我認為外資企業將從二○一四年開始大規模撤離中國。」
意識形態領域的爭論也不容忽視。在中國經濟轉型和進一步改革的十字路口,中國的左右兩派之爭空前激烈。有外媒認為:自三月份新一屆政府上臺以來,中國官媒迅速營造出一種民粹主義的情緒,人民網甚至開通了「吐槽美國」專欄;官媒同時加大了對西方價值觀念的抨擊,表現在否認民主價值是普世價值、反對憲政、通過反對私有化來放慢中國市場經濟的建設,同時維護國有企業的利益和權力,打壓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
(有刪減)
来源:爭鳴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