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09月10日訊】天津的民間音樂舞蹈,種類繁多,形式多樣,絕大多數是以老會或聖會(今稱民間花會)的表演形式出現。如「法鼓」、「跑落(音lào)兒」、「高蹺」、「重閣」、「秧歌」、「旱船」、「小車會」、「碌碡會」、「簍子燈」、「槓箱」、「龍燈」、「獅子」、「竹馬」、「飛鑔」、「中幡」、「十不閑」、「少林會」等。
民間老會或聖會,自明代相傳,至今已有六百餘年的歷史,演出活動一般多在禮儀盛典、傳統節日、喜慶豐收及祭祀活動中進行。民間音樂法鼓是綜合性表演藝術。它遍佈市區、郊縣,尤其是老城廂一帶,可以說到處都有法鼓表演。
法鼓在天津發祥約有300多年的歷史。它起源於僧、道作法時演奏的音樂,後傳入民間,鼓牌子都是民眾自己創造的,富有地方色彩。
法鼓表演使用的樂器有鼓、鈸、鐃、鐺、鉻共5種打擊樂器。一般配備是:鼓1面;鐺和鉻各4副;鈸和鐃各6至7副不等。表演時,將鼓放在中央,左為鈸、右為鐃,鉻和鐺隨鼓後或左右,面對面「坐敲」。
法鼓表演開始,由鼓手連續擊鼓3次「冬、冬、冬、鼕鼕鼕鼕……」,鼓聲由強到弱,由慢到快,稱為「哨鼓」,表演者聽到哨鼓聲,立即拿起樂器,雙腳八字站立,身體正對前方,目不斜視,表情安詳肅穆。這時,頭鈸(第一個擊鈸的人)雙手把鈸一揚,連擊4下,俗稱「開」,之後全體演員隨其擊鈸的速度合奏起來。演奏的曲譜有:《哨鼓》、《開鈸》、《反鼓》、《陰鼓》、《長行點》、《收點》、《首品》、《叫門》、《繡球》、《對聯》、《拔洞子》、《鳳凰單展翅》、《上擂》等。常用的曲牌(俗稱為「歌子」、「歌譜」、「曲子」)有:《龍鬚》、《老河西》、《搖鼓通》等數十種。
法鼓是邊奏邊舞。其中演奏「上擂」時,是法鼓的精彩舞段。藝人們用手中的鈸、鐃,隨著氣勢磅礡、震撼人心的音樂,做著上、下翻飛的舞姿。動作要領是雙腿不能移動,只用雙膝不停地屈直和腰部多方位擺動。舞鈸動作一個接一個,鈸在手中閃爍飛轉、鈸纓凌空飄動;鐃在週身翻纏,忽屈忽伸,金光奪目,大有神威難撼,法力無邊之感。這就是法鼓表演最吸引人的一幕,民間稱之為「飛鈸纏繞」。當「頭鈸」雙手一揚時,標誌著全曲表演結束。
法鼓舞蹈動作主要體現在鈸的上、下飛舞和鐃的週身翻纏上,通過鈸、鐃不同的擊打方式而變著不同的舞蹈動作。如「豎擊鈸」,必須順勢向兩側打開成雙臂側平舉,致使雙鈸纓在身體兩側飛舞。形成了「一字鈸」的舞姿。又如雙鐃「搓擊」後,通過相反的作用力,使鐃在手中旋轉,形成了金光閃爍,耀人眼目的「轉鐃」動作。諸如「雙分鈸」、「卷帘」、「纏頂」等動作,都是通過鈸、鐃的不同擊法,產生不同作用力而順勢發展變化為舞蹈動作的。
由於法鼓最初是源於佛、道作法的音樂,因而其舞蹈動作除了從打擊動作中發展變化外,還潛移默化地受到了宗教的影響。如「端飯」動作,可以說是直接從佛教地藏菩薩的「禪定手印」移植過來的;「托塔式」則是從佛祖釋迦牟尼的「接引手印」演變而來。此外,法鼓表演藝人還從民眾的日常生活中汲取創作素材,如創作了「疊金錢」、「拾金錢」、「撒金錢」、「單鈸閃」、「雙鈸抖」等動作。
法鼓演奏者頭戴帽襯,穿中式長袍,挽白袖口,黑色馬褂,藍色中式便褲,圓口皂鞋。
法鼓會分兩部分:一部分是執各種道具組成的儀仗執事(即儀仗隊);另一部分是由演奏人員組成的法鼓樂隊。法鼓在表演內容上分為文法鼓、武法鼓和音樂法鼓。表演形式有設擺(固定表演)和行會(行進表演)。法鼓出會的人數一般在百人以上,最少也得七八十人。過去有全村出動的,人數可多達四五百人。
據傳,舊時天津有130多道法鼓會。著名的有東園和西園的法鼓、大覺庵金音法鼓、龍亭井音法鼓、芥園花音法鼓、侯家後永音法鼓、南頭窯同心法鼓等等。其中以敲打取勝的要數東、西園和大覺庵的法鼓;以表演「出手」——「耍」來取勝的要數侯家後的永音法鼓,該法鼓演技純以出手見長,當表演至興致時,將鈸和鐃拋於空中,再用手接住繼續表演。保留至今的法鼓有河東區賈沽道的善音大轎法鼓、河西區鑾駕法鼓、南開區的同雲法鼓、楊柳青十六街的東寓法鼓、北辰區祥音法鼓、靜海獨流鎮的法鼓和漢沽的「飛鈸」法鼓等共16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