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世奇珍張騫乘槎對碗:專為康熙六十大壽所制(圖)

發表:2013-04-19 20:0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清聖祖康熙帝玄燁一生勵精圖治,臨位御宇六十一年,以勤戒奢,每年萬壽節均低調舉行,嚴禁慶賀禮儀。唯一例外的是六十歲大壽,全國官民自發給康熙帝做壽,規模空前。康熙六旬萬壽節在五十二年(1713)三月十八日,為了這個意義非凡的萬壽節,宮廷內外均竭力籌備,於此之前一年,郎廷極榷陶江西,精心製作一批寓意吉祥,質量上乘的瓷器上供御用。《陶雅》有載「仁廟六旬萬壽,所制瓷品頗多,盤碗碟盞,花鳥蟲魚,幾於無美不備。」

據文物考古專家黃清華先生所介紹,此對鬥彩「張騫乘槎圖」碗曾於北京匡時拍賣中以403.2萬元成交,此碗當是郎窯專門籌備康熙六十大壽之獻禮。其造型輕盈優美,蕩漾出一種陰柔婉約之氣。胎薄如紙,堅致白皙,釉質溫潤瑩澤,至為可愛,青花幽靚而雅潔,彩料絢麗又清新,畫筆生動,嬌麗無匹。畫中紅日遠升,仙鶴翱翔,壽山福海之中,張騫斜坐槎上,素冠雲履,長鬚寬袍,雙目凝視手中書卷,安詳而自得。而槎下波濤翻滾,富具動感,一動一靜之襯托令人漸入佳境。槎舟癭節纍纍,屈曲之致。槎尾懸掛紅彩葫蘆,似隨風擺動。兩碗紋飾高度一致,惟以張騫所系之腰帶色彩為別,一紅一綠甚為巧妙。正合「貯玉液而自暢,泛銀漢以凌虛」之佳境。

此碗所引紋飾之典故為「張騫乘槎」,其最早見於南北朝時期宗懍的《荊楚歲時記》記載:「漢武帝令張騫使大夏,尋河源,乘槎經月,而至一處,見城郭知州府,室內有一女織,又見一丈夫牽牛飲河,騫問曰:此是何處?答曰:可問嚴君平。織女取榰機石與騫而還。後至蜀問君平,君平曰:某年某月客星犯牛女。榰機石為東方朔所識。」

張騫是西漢的著名外交官,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和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奉漢武帝之命兩次出使西域,前後長達十九年之久,行程數萬里,歷盡艱辛磨難,得使西域各國相繼歸漢,橫貫東西方的絲綢之路由此開闢,中國文化、物產遠播中亞乃至歐非,各國商隊從四面八方前來長安進行貿易,促進了漢代經濟的發展。「張騫乘槎」是千百年來一段雅俗共賞、耐人玩味的仙話,諸如唐宋詩詞、敦煌梵文、元明清戲劇均見引用化裁。杜甫《秋日夔府詠懷》中有「途中非阮籍,槎上似張騫。」之句;韋莊《夏口行寄婺州諸弟》抒懷:「誰道我隨張博望,悠悠空外泛仙槎。」

自元以降,「張騫乘槎」被廣泛使用在各種工藝品的裝飾之上,目前所知最早以「張騫乘槎」為工藝品題材是元代著名的冶銀工匠朱碧山所制的銀槎,槎尾後部刻楷書「至正乙酉,渭塘朱碧山造於東吳長春堂中子孫保之」廿一字,並篆書圖章「華玉」二字,今見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至明中後期,犀角彫刻藝術中亦屢屢出現。而其作為瓷器上的紋飾可以追溯到為元代磁州窯彩繪罐,官窯瓷器最早見於成化一朝,上世紀九十年代在珠山御器廠遺址成化地層曾出土青花嬰戲圖大碗,其內心圖案為「乘槎圖」,此例一開,後世官民窯瓷器中亦喜此紋飾,以崇禎時期描繪最精,入清以後,則所見甚少。

為何郎廷極選用「仙槎圖」裝飾獻壽之禮,而舍棄常見寓意長壽的靈芝、仙鶴、松柏之類不用呢?這與康熙皇帝個人品位與生活態度密切有關。其執政六十一年中曾十次拒絕臣工和外藩上表尊號的行為,其中康熙六十年三月十八日,群臣最後一次上表請上萬壽節尊號,「上不許,曰:加上尊號,乃相沿陋習,不過將字面上下轉換,以欺不學之君耳。本朝家法,惟以愛民為事,不以景星、慶雲、芝草、甘露為瑞,亦無封禪改元之舉。現今西陲用兵,兵久暴露,民苦轉輸。朕方修省經營之不暇,何賀之有?」由此可見康熙皇帝一貫務實求真的性格,郎廷極深知其由,故迴避了通俗的賀壽題材。同時,此碗紋飾隱喻「鑿空西域」,使得西北各部歸順,邊疆安定,江山永固,這是康熙皇帝晚年最大的心願。此前康熙皇帝就曾三次親征西北,故此獻禮正是郎廷極知君之深,投君所好的明證,肯定會得康熙皇帝所喜愛。

此器底款為楷書「大清康熙年制」,筆道工整,一如清初內府刻本之宋槧體,與雍正初年款字一樣,當出一人之手,故為康熙晚期官窯之特徵。

檢視史料檔案,康熙一朝御窯廠之制度為「有命則供,無命則止」非常備之狀態。前後僅有兩次大規模燒造。第一次為康熙十九年(1681)至康熙二十五年,即是清代官窯正式恢復燒造時期。

據康熙二十二年本《饒州府志》卷之十一「陶政」記載:「康熙十九年九月內,奉旨燒造御器,差總管內務府廣儲司郎中徐廷弼、主事李延禧、工部虞衡司郎中加三級臧應選、六品筆帖式車爾德於二十年內駐廠督造。每製成之器實估價值,陸續進呈御覽。陶器則有缸盆盂盤尊爐瓶罐碟碗鐘盞之類,而飾以夔雲鳥獸魚水花草或描或雕或暗花或玲瓏,諸巧具備。」種類之繁多,裝飾之豐富,亦足以證實康熙官窯品格之高超。

第二次燒造為郎廷極任江西巡撫康熙五十一年至五十四年,為康熙官窯又一鼎盛時期,後世名品於此時多有創燒,如郎窯紅、天藍釉等。康熙官窯確實存在前後兩種風格,前期尚存晚明遺風,古拙剛陽,後期則婉約幽雅,下啟雍正陰柔細膩之氣。胎釉精良程度上,後者遠勝前者,款識書寫方面,前者遒勁豪邁,筆鋒外露,後者工整刻板,為宋槧體之仿寫。

六旬萬壽節之獻禮為郎窯所出之名品,存世精少,目前所見康熙御瓷依據紋飾、款字之特點,我們仍能分辨出這批獻禮瓷器的其中一些,但是它們在康熙所有御瓷之中所佔比例極少。由於獻禮,每個種類紋飾均非批量燒制,當時數量之少以對計量,能留存至今者則更見珍貴。此碗成對保存,完美無瑕,乃曠世奇珍,令人嘆為觀止。好在那時沒有什麼面子工程或政績工程之說,於是就留下這輪太陽。



来源:山東商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