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於廳樓、寺觀、山崖壁間題詩。就像現在的人在bbs上發帖子一樣,古人把「題壁」當作傳播作品的一種手段。
漢末書法家師宜官是可考的最早的題壁詩作者。據《晉書》卷三十六轉引衛恆《四體書勢》云:「至(漢)靈帝好書,時多能者,而師宜官為最,大則一字徑丈,小則方寸千言,甚矜其能。或時不持錢,詣酒家飲,因書其壁,顧觀者以酬酒值,討錢足而滅之。」
題壁詩始於漢代,盛於唐宋。唐代時,題壁之風大行於世,《全唐詩》裡的大量詩作都註明是隨手題寫。據唐人詩集統計,當時題壁詩的作者數以百計,其中以寒山、崔顥等最為著名。
寒山為著名詩僧,據《全唐詩》寒山小傳:「嘗於竹木石壁書詩,並村墅屋壁所寫文句三百餘首,今編詩一卷。」可見寒山之詩均題於壁。他在一首無題詩中宣稱:「五言五百篇,七字七十九。三字二十一,都來六百首。一例書岩石,自誇雲好手。」他在詩中自道:「一住寒山萬事休,更無雜念挂心頭。閑於石壁題詩句,任運還同不系舟。」寒山的題壁詩達600首,可惜有一半散失了。
崔顥最有名的題壁詩當數《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後李白登黃鶴樓,詩興頓生,正欲揮毫做詩,忽見崔顥的這首題壁詩,於是擲筆長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崔顥的這首題壁詩,歷代對之的評價都很高,嚴羽《滄浪詩話》評價說:「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
唐憲宗元和年間,白居易、元稹詩歌盛行一時,題元、白詩歌於壁者到處可見。據元稹《白氏長慶集序》記載:「二十年間,禁省、觀寺、郵候牆壁之上無不書,王公妾婦、牛童馬走之口無不道。」元、白二人也親為題壁。葛立方《韻語陽秋》卷三云:「元白齊名,有自來矣。元微之寫白詩於閬州西寺,白樂天寫元詩百篇,合為屏風,更相傾慕如此。」
宋代題壁之風,與唐代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那些郵亭、驛牆、寺壁等處,多有題詠,叫人目不暇接。據宋周輝《清波雜誌》卷十:「郵亭客舍,當午炊暮宿,馳擔小留次,觀壁間題字,或得親朋姓字,寫途路艱辛之狀,篇什有可採者。其筆畫柔弱,語言哀怨,皆好事者戲為婦人女子之作……輝頃隨侍趙官上饒,舟行至釣臺敬謁祠下,詩板留題,莫知其數。」可見有宋一代的題詩之多。
宋代題壁詩較為著名的有北宋蘇軾的《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南宋林升的《題臨安驛》: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在宋代,連皇帝也寫題壁詩。蘇東坡有一次到開封大相國寺探望文友佛印和尚,不巧,佛印外出了。寺中住持就請蘇東坡在禪房休息,並以香茗美酒素肴款待這位名滿天下的大文豪。東坡獨自斟酌,偶然一抬頭,見粉牆上新題有佛印的詩一首。其詩雲:
酒色財氣四堵牆,人人都在裡邊藏;
誰能跳出圈外頭,不活百歲壽也長。
於是,蘇東坡就在佛印題詩的右側題上《和佛印禪師詩》一首:
飲酒不醉是英豪,戀色不迷最為高;
不義之財不可取,有氣不生氣自消。
第二天,宋神宗趙頊在王安石的陪同下,亦來到大相國寺休閑。宋神宗看了佛印與東坡的題詩,饒有風趣。於是就笑著對王安石說:「愛卿,你何不也來和一首?」王安石應命,略一沉吟,即揮筆在佛印題詩左側題《亦和佛印禪師詩》一首:
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
無財民不奮發,無氣國無生機。
文學功底甚深的宋神宗激動之下,乘興也和詩一首:
酒助禮樂社稷康,色育生靈重綱常;
財足糧豐家國盛,氣凝太極定陰陽。
圍繞「酒色財氣」四個字,君臣先後和詩,各抒己見,見仁見智,引出佛學禪味、世俗男女、國計民生、社會元氣等來,別有一番情趣!
元代以後,隨著印刷術的廣泛應用,題壁詩已遠不如唐宋之盛了。
題壁詩是古代詩歌中的瑰寶,是一種值得研究的文化現象。為什麼唐宋時期題壁成風呢?第一,唐宋時期,尤其是唐代,詩歌創作臻於極盛。題壁詩之多,正是當時詩歌創作繁榮的具體體現之一。第二,「題壁」是唐宋時期詩人「發表」作品的途徑之一。唐宋時期雖然已經發明瞭雕版印刷,但由於當時印刷能力很有限,還有大量詩歌不能刻印出來,「題壁」就成為一種「發表」詩作的最佳方式。題壁簡單易行,只要把作品寫在牆壁上,天南海北的過往行人見而讀之,就可傳播開來。第三,唐宋文人喜歡風雅,熱衷於詩詞唱和,題詩之壁呢,就為他們的創作提供了可互動的平臺,這也是唐宋題壁成風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