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加拿大蘭德斯塔德公司在32個國家進行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覺得大材小用的人比例最高的國家是中國,高達84%。排名第二、第三位的是土耳其和希臘,覺得自己大材小用的比例比較低的三個國家分別是盧森堡、丹麥和比利時。
應該說,「大材小用」並沒有統一標準,這項調查的結果也未必準確,只能當作一個參考。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國人覺得自己大材小用的,比例絕對不低。那麼,為何有那麼多中國人覺得自己被大材小用了呢?
首先必須指出,自己認為被大材小用,不一定就真被大材小用了。在現實中,確有一些人過於自負,認為自己能勝任更高的工作崗位,但實際卻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不過,即便大多數人目前所處位置大體合適,有許多人對此並不滿意,覺得自己被大材小用了,本身就是值得重視的現象。這一情況直接反饋給我們的信息就是,相當多的勞動者、職場人士,在工作中感覺壓抑,不認為現行的人才甄別和人事體制有多科學、公平,他們工作的幸福指數不高。
毋庸諱言,我們的人才甄別和人事體制是存在很多問題的。事實上,在我們的職場人事工作中,不僅充滿著各種潛規則,安排工作職位和提拔人員更是多由領導的好惡決定,這在機關、事業單位和國企表現得尤甚。也正由於這樣的原因,很多人將更多精力用於經營人際關係、迎合和巴結領導上,而在競爭中落敗者則很容易變得消沉,開始混日子。
國人普遍覺得大材小用,放到一個更大的社會背景去看,則是社會階層的逐漸固化,普通家庭出身的勞動者缺乏流動機會和上升空間。湖南省委黨校一位學者做過一個研究,父輩的職業地位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子輩的職業地位,而超過75%的受訪者對此表示認同。工人、農民家庭出身的年輕人,天資稟賦和後天努力都未必弱於別人,但多數人只因「拼爹」拼不過別人,「奮鬥了18年還是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只能一直當「屌絲」「蟻族」,他們在靠自己努力無法改變的位子上,當然會滿腹怨氣,覺得自己被大材小用,憤慨於這個社會不公平。
江蘇華西村老書記吳仁寶曾有句用人經驗之談,「小材大用,基本有用;大材小用,一般無用」,主張鼓勵性使用人才。應該說,在全國範圍內這樣做,對多數人「小材大用」,並不現實。但如果對太多的人大材小用,或者說由於規則不當、環境不佳,讓太多人覺得被大材小用,肯定是不利於激發人才活力,不利於各項事業和國家發展的。筆者注意到,在蘭德斯塔德的調查結果中,覺得自己大材小用的比例比較低的三個國家分別是盧森堡、丹麥和比利時,比例都只有20%多,它們都是社會保障程度和政府清廉指數較高的發達國家。筆者以為,如果能學習先進國家的社會管理經驗,讓職場環境變得更加公平,勞動者可以自由競爭發展,從事普通工作者也都能保障齊全、安居樂業,為「屈才」而悶悶不樂的國人一定會越來越少。
来源:新浪博客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