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隔夜菜致癌之謎(圖)


關注食品健康的人,肯定聽過隔夜菜致癌的說法。在網路、報刊上甚至有某人吃了隔夜菜被送進急救室的報導。許多專家也紛紛解釋,隔夜菜會產生亞硝酸鹽,而亞硝酸鹽是一種致癌物;更有甚者指出,蔬菜每加熱一次,致癌物增加幾十倍。那麼,蔬菜中有多少致癌物?它們又從何而來?隔夜過程中發生了什麼?蔬菜,又該如何保存和食用呢?

致癌物,不可避免的存在

隔夜飯

氮是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的元素,植物的生長必須要有氮肥。植物吸收環境中的氮,通過複雜的生化反應最終合成氨基酸。在這個過程中,硝酸鹽的產生是不可避免的步驟之一。植物體內有一些還原酶,可以把一部分硝酸鹽還原成亞硝酸鹽。

所以,所有的植物中都含有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現在的科學研究結果一般認為硝酸鹽本身是無毒的,而亞硝酸鹽如果大量進入人體的話,可能導致「高鐵「高鐵血紅蛋白症」,血液失去攜帶氧的能力,從而出現缺氧症狀,嚴重的可能危及生命。對亞硝酸鹽更廣泛的憂慮還在於它在人體內可能轉化成亞硝胺,而後者是一種致癌物。

我們的所有飲食,水、肉、蔬菜、水果等,都不可避免地含有硝酸鹽和亞硝酸鹽。根據歐美等國的統計,在正常飲食中,蔬菜是硝酸鹽最主要的來源,而亞硝酸鹽往往跟硝酸鹽的轉化相關。在植物性食物中,又以綠葉蔬菜的含量最高。

除了蔬菜種類本身,硝酸鹽的含量還跟種植方式、收割期等因素有關。不同的蔬菜之間,同種蔬菜的不同產地、不同季節之間,硝酸鹽的含量也會大大不同。

不過,在正常情況下,蔬菜中的這些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含量距離危害人體的劑量還有相當的差距。而且,蔬菜對人體健康有著許多明確的好處。所以,科學界、食品衛生機構還是推薦人們多吃蔬菜。

這樣,我們關心的問題就變成了:如何在獲得蔬菜帶來的好處的同時,盡量減少可能的危害?

從食品科學的從食品科學的角度來說,隔不隔夜不是問題所在。問題的實質是做好的菜在保存過程中發生了什麼。我們擔心的是蔬菜中的硝酸鹽轉化成亞硝酸鹽。這個轉化過程可以由蔬菜中本來的還原酶來實現,不過在菜被加熱做熟的過程中,這些酶失去了活性,這條路也就被截斷了。另一種途徑是細菌的作用,本來蔬菜被煮熟,其中的細菌也被殺得差不多角度來說,隔不隔夜不是問題所在。另一種途徑是細菌的作用,本來蔬菜被煮熟,其中的細菌也被殺得差不多了。但是在吃的過程中,筷子上會有一些細菌進入菜中;在保存過程中,一些空氣中的細菌也有可能進入剩菜中。煮熟的蔬菜更適合細菌繁衍,在適當的條件下它們會大量繁殖,而繁殖過程中硝酸鹽就可能轉化成亞硝酸鹽。

這樣的一個過程,與隔不隔夜無關,只與保存條件有關。最後菜中會有多少亞硝酸鹽產生,首先取決於蔬菜本身;其次是煮熟的蔬菜在什麼樣的條件下保存;第三才是保存了多長時間。

隔夜飯菜怎麼吃才健康?

剩菜放到第二餐是可以的,但一定要徹底加熱。所謂徹底加熱,就是把菜整體上加熱到100度,保持沸騰3分鐘以上。

肉類加熱:如果肉塊比較大,一定要煮、蒸時間長一些,或者把肉塊切碎,再重新加熱。

用微波爐加熱剩食物是個不錯的方法,它可以令食物內部得到充分加熱。但家庭中,往往控制不好微波加熱的時間,還容易發生食物飛濺到微波爐內部的麻煩。可以考慮先用微波爐加熱一兩分鐘,令食物內部溫度上升,然後再用鍋加熱,或者再放蒸鍋上蒸,就比較容易熱透。對於不希望有太多湯水的剩菜,可以用蒸或水煎的方法來加熱。

豆製品加熱:相比於肉類來說,豆製品更容易腐敗,因此加熱時也要更加在意。多煮幾分鐘並不可惜,因為豆腐中的維生素含量甚低,而它所富含的蛋白質和鈣、鎂等是不怕熱的,加熱不會明顯降低營養價值。

蔬菜加熱:蔬菜不適合長時間的加熱,可以考慮用蒸鍋來蒸,傳熱效果比用鍋直接加熱更好,且營養素損失較少。

特別提醒:需要高度注意的是,菜千萬不要反覆多次地加熱。如果知道魚肉第二餐還吃不完,就只加熱一半,剩下部分仍然放回冰箱深處。甚至有些熟食、豆製品可以直接分小盒凍到冷凍室裡面。



来源:愛美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