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張鵬《淵明醉歸圖》
在中國文化史上,陶淵明是一位非常獨特的人物。他的一生平淡無奇,沒有名垂青史的功業建樹,也沒有激動人心的複雜經歷,卻最終成為受到後代士人無比敬仰的文化偉人。清代龔自珍甚至說:「淵明酷似臥龍豪,萬古潯陽松菊高!」(《雜詩》)
陶淵明,一位隱居的窮苦讀書人,怎麼會與功蓋三國的諸葛臥龍一樣雄豪?其故居的平常松菊為何會成為萬古高標的象徵?
陶淵明生於東晉哀帝興寧三年(365),卒於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在陶淵明生活的那個年代,整個社會陷入缺乏道德準則的混亂狀態。借用魯迅的一句話說,陶淵明生活的時代可謂「一塌糊塗的泥塘」,陶淵明便是那泥塘裡的「光彩和鋒芒」。
陶淵明的人格魅力
那麼,陶淵明的光彩和鋒芒有哪些具體表現呢?
首先,當整個社會都爭先恐後地趨附權勢與財富時,陶淵明卻以清高、狷介的品格鶴立雞群。
晉朝的門閥制度根深蒂固,決定人們社會地位的既非德行,也非才能,而是門第。門閥制度下的價值觀必然導致全社會追逐富貴的不良風氣。竹林七賢之一的王戎身居高位,家財百萬,還每天晚上與妻子在燭光下擺弄籌碼算計。和嶠家財萬貫卻為人吝嗇,人們說他有「錢癖」。
陶淵明對以王謝為代表的高門貴族從未投過一絲歆羨的目光,相反,他對歷史上那些貧寒終生的高士極為傾慕。陶淵明寫過《詠貧士七首》,專詠古代安貧守賤的高士,比如榮啟期、原憲、黔婁、袁安等。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黔婁,陶詩曰:「安貧守賤者,自古有黔婁。好爵吾不榮,厚饋吾不酬。」後二句說既不以高貴的爵位為榮,也不接受豐厚的饋贈,正是陶淵明的處事態度。
其次,當整個社會瀰漫著虛偽、浮躁、放縱的風氣時,陶淵明卻以真誠、篤實、純樸的行為鶴立雞群。
道德淪喪的社會必然是虛偽的,晉代士人的假清高便是明證。比如享盡富貴榮華的王衍,竟然嘴裡從來不說「錢」這個字。又如潘岳作有《閑居賦》,表達了恬淡高潔的情懷,但他事實上是個「望塵下拜」的卑劣小人。陶淵明對此深惡痛絕。陶淵明曾經數度出仕,做過江州祭酒等小官,41歲時決然辭官歸隱。考察陶淵明在江州祭酒之後做過的幾任官職,他做官的時間越來越短。他當桓玄幕僚達三年,當鎮軍參軍僅一年、建威參軍僅5個月,而最後一個官職彭澤縣令只有80多天,便聲稱不願為五斗米折腰而挂冠了。陶淵明為什麼會辭官?是徹底看穿了官場的黑暗,從而回歸自然。
陶淵明認為人們應該自食其力,為了衣食而參加勞動是人生的正道。他說:「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營,而以求自安?」(《庚辰歲九月於西田獲早稻》)
陶淵明的社會意義
大家也許會問,陶淵明的辭官歸隱僅僅是他個人的人生選擇,為什麼後人會給予高度的讚頌呢?其中究竟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呢?我認為,真正意義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是對於整個社會的意義。
只要不是無政府的社會,便需要有人做官,一個人選擇做官為職業,當然是完全正當的。財富是生活的必要條件,人們追逐更多的財富,當然也是完全正當的權利。但是毋庸諱言,假如一個社會的成員全都不顧一切地追求官職,而做官的主要目標僅是獵取榮華富貴甚至貪污狼藉;或者一個社會的成員全都不顧一切地追逐財富,而發財的目的僅是揮霍奢華甚至為富不仁,那麼毫無疑問,這樣的社會必然會陷入爾虞我詐、道德淪喪的境地。
古人為什麼要提倡廉退之風?其深層原因就是想用此來調節社會的秩序。所以陶淵明的出現,確實具有巨大的社會意義。陶淵明用他一生的行為樹立了一個安貧樂道、廉退高潔的典型,對現代社會也具有巨大的教育意義。
第二,是對於個體人生的意義。剛才說過,擔任官職和追逐財富都是人生的正當選擇。但是假如你除此之外別無所求,假如你為了達此目的不擇手段,那就會在人生道路上迷失方向,從而喪失自我。如今有許多人志在必得地參加公務員考試,如果屢考不中,便灰心喪氣,一蹶不振。其實人生有多種途徑,難道不做官便不能度過有意義的人生嗎?其實生活有多種形態,只要達到溫飽,樸實的生活自有其樂趣,過多的財富其實並無實際價值。在當前這個淺薄、浮躁的時代裡,許多人在精神上陷入了焦躁的高燒狀態,陶淵明就是能幫他們退燒的一帖清涼劑。
被視為良師益友的陶淵明
陶淵明被後人視為良師兼益友,是出於什麼原因呢?
人生在世,當然應該樹立遠大的人生目標,最好能為國家、人民多作貢獻。但毫無疑問,事實上能夠建功立業的只是極少數人。假如你只是一個普通人,你又怎樣實現人生的價值呢?你怎樣才能讓平凡的一生過得愉快、充實,而且很有意義呢?請看陶淵明是怎樣度過一生的。
陶淵明本來是心懷壯志的,年輕時也盼望著做一番事業。他歌頌不怕犧牲反抗暴秦的義士荊軻,他讚美以微弱之軀銜著樹枝去填平滄海的精衛,都是這種精神的表現。但是陶淵明身逢亂世,作為一個社會地位低下的士人,他根本不可能有所作為,只好放棄兼濟天下的雄心,轉而追求獨善其身,當他看透官場黑暗後,便義無反顧地辭官歸隱。
隱居生活畢竟是清貧,乃至艱苦的。對於一個讀書人來說,繁重的農業勞動是格外的艱辛。陶淵明家境貧寒,耕種所得不足維持全家溫飽,有時竟不免向人乞食。但即使如此,陶淵明還是堅決拒絕地方官府乃至朝廷的徵召,這是高風亮節,這是對黑暗政治的批判和抗爭!陶淵明41歲辭官歸隱,63歲去世。這長達20多年的隱居生涯,就是一部精神抗爭的歷史,是高潔的品節戰勝富貴榮華的誘惑的勝利記錄。
請看在陶淵明去世前一年發生的一件事。當時江州刺史檀道濟上門來拜訪,這位檀道濟不但是江州的地方長官,而且是朝廷的寵臣,他一進門就以居高臨下的語氣規勸陶淵明出仕,此時的陶淵明貧病交加,處境窘迫,但他斷然拒絕了檀道濟的勸說。檀道濟臨走時贈送食物,陶淵明也堅決不接受,「麾而去之」,即揮揮手讓他拿走。一向待人彬彬有禮的陶淵明為什麼會不顧禮數?因為檀道濟的舉止觸犯了陶淵明的道德底線,「麾而去之」是對「嗟來之食」的拒絕,是對物質誘惑的堅決抵拒。
但是從整體上看,陶淵明總是保持著平和、安寧的心情。隱居生活儘管艱苦,但在陶淵明卻是充實、愉快的。他用優美的詩句描寫了鄉村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勞動的艱辛,也有收穫的喜悅。既有貧窮的煩惱,也有親情的可愛。最主要的是,陶淵明在美麗、安寧的田園中找到了心靈的歸宿。他深情地寫道: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十三年。
羈鳥戀故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
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歸園田居》之一)
他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發現了許多樂趣,比如用普通的飯菜招待鄰居:
漉我新熟酒,隻雞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荊薪代明燭。」(《歸園田居》之五)
又如夏日北窗下的一縷清風:「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與子儼等疏》)他特別珍愛親情、友情,對於幾個孩子關愛備至:「弱子戲我側,學語未成音。」(《和郭主簿》)對純樸的鄰居也十分友好:
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移居》)
說到陶淵明的生活狀態,許多人會聯想到寫《瓦爾登湖》的美國人亨利·梭羅。陶淵明比梭羅早一千四百多年,而且陶淵明生活在農耕時代,梭羅卻生活在後工業時代,但兩人的生活態度確有相似之處,他們都抵拒物質享受的引誘,並回歸自然去過簡樸的生活。但是我覺得陶淵明的境界更高一層,因為他更有實際意義。梭羅獨自跑到瓦爾登湖邊去隱居,那兒寂寥無人,只有草木蟲魚為鄰,《瓦爾登湖》中的一章就題為《寂寞》。陶淵明追求的卻是「心遠」,他說: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飲酒二十首》之五)
在陶淵明看來,要想遠離喧囂的紅塵世俗,不必躲進深山老林,只要保持清靜、安寧的心態就可以了。
不妨說,梭羅是在空間距離的意義上追求遠離紅塵,陶淵明卻是在心理距離的意義上作同樣的追求。所以梭羅的行為事實上是無法仿效的,如今的地球如此擁擠,我們能到哪裡去尋找一個瓦爾登湖呢?陶淵明的行為具有典範的意義,因為只要你抵拒外在的誘惑,「心遠」是隨時隨地都能付諸實施的。哪怕你身居熙熙攘攘的現代都市,哪怕你把家安在水泥森林中的一間公寓,你同樣可以實現心境的寧靜。
不甘心沉淪的,請閱讀陶淵明
也許有人會問:我們怎樣才能達到「心遠」的精神境界呢?我認為有一個好辦法,那就是閱讀陶淵明的詩文。陶淵明詩文的最大特色是什麼?千古讀者公認的評價是真淳、自然。感情真摯而毫無虛飾,形式平淡而毫無彫琢。後人對這種藝術境界佩服得五體投地,千方百計模仿卻難以接近。其實奧秘全在於陶淵明的寫作態度。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自稱其寫作是「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可見他吟詩作文,只是為了自娛,而不是想在文學史上留名,更不是為了取悅他人。這樣的詩文,怎會不真淳、自然呢?
所以我認為,陶淵明其人與陶淵明的詩文是二位一體、無法分離的。陶淵明的詩文作品正是其平凡人生的真實寫照,也是其人生態度的真實披露。如果不瞭解陶淵明的高潔品行,那些平淡質樸的詩文便不會如此激動人心。如果離開了陶淵明的詩文,陶淵明這個一輩子平居窮巷的人物便不會在千古讀者面前音容宛然。
陶淵明的最大意義在於,他用實際行為闡釋了人生的意義,證明了與功業建樹毫無關係的平淡人生也可以達到超凡入聖的境界。陶淵明詩文的最大意義在於,它們生動地展現了平凡人生的種種有意味的內容,清晰地揭示了蘊藏在平凡生活中的美感和詩意,從而引導人們保持原有的善良、純潔的本性,並抵禦塵世的種種誘惑。親愛的朋友,如果你不甘心在喧囂的紅塵中日漸沉淪,就請閱讀陶淵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