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多消費者來說,洋奶粉輪番漲價已不是新鮮事。僅過去一年間,部分洋奶粉價格「你方漲罷我登場」,價格一路走高。近期,包括多美滋、美讚臣在內的多個洋奶粉品牌再度被曝提價,配方微調或換個包裝後,最高上浮達20%。這是部分洋奶粉一年來第四度調漲。
洋奶粉一年四漲,的確夠囂張。可他們囂張,也是有囂張的資本。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莫說一年四漲,就算一年八漲,中國消費者也只能乖乖掏腰包。別怪國人「只買貴的不買對的」,實在是大家對國產奶粉失去了信心。
相當一部分中國消費者已經患上「洋奶粉依賴症」,這是不爭的事實。與洋奶粉「一年N漲」相呼應的是,其市場佔有額也在迅速擴大。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前,國產品牌奶粉的市場佔有率是60%;2010年洋奶粉已經與國產奶粉平分秋色;到2011年洋奶粉的市場佔有率首次超過國產品牌;目前洋奶粉的市場份額已超過70%。其中,在高端奶粉市場,洋奶粉所佔的市場份額高達90%以上。一年一個台階,一步一個高度,價格怎麼漲,都有人買賬,傻瓜才不漲。
數字觸目驚心,也很能說明問題。儘管洋奶粉也時常爆出質量瑕疵,但在許多國人看來,那些都是小概率事件,相較於似乎全都不可靠的國產奶粉,還是洋奶粉更讓人放心。沒辦法,為了孩子,咬咬牙節衣縮食也得買。那些國產奶粉的消費者中,有很大一部分也不是基於信任,而是基於自身乾癟的荷包。這是經濟條件不允許下的次優選擇,而非內心首選。倘若中國人的收入能夠大幅增長,倘若小康階層和中產階層比例進一步增大,相信國產奶粉的處境一定會更慘。中國乳業一定要認清這個事實,千萬不要以為自己還有大批擁躉,再不潛下心來重建消費者信任體系,優勝劣汰的市場經濟一定會報之以更無情的打擊。到那時,必然悔之晚矣。
常有專家提醒國人要對民族乳業抱有信心,但很顯然,信心崩塌時猶如山倒,重建時卻猶如抽絲,不是說有就能有,而且,重建信心要靠實實在在的行動,切切實實的改進。如同怨婦一般怪「消費者不理性」,或者空口白話地高呼「中國乳業正處於歷史最好時期」,又或者拿「我孫子就喝國產奶」發誓賭咒,都幼稚得讓人發笑。
三聚氰胺風波發生時,經歷大地震的國產乳業本可以轉危為機,洗心革面,展現一個嶄新的面貌。遺憾的是,他們給國人的印象是外甥打燈籠照舊。各類毒奶風波頻仍,致癌、致死疑雲不斷,大大小小的乳企輪番上演「質量門」,乳業國標更是一夜退回25年前。不但沒改進,反而更差了,以破罐子破摔的態度換取國人的信心,簡直如同痴人說夢。
洋奶粉牛氣,中國消費者受氣,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背後,充滿了無奈與怨氣誰叫國產奶粉不爭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