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學古人避暑四法
古人云:「心靜自然涼。」但生活在現代社會裏的現代人,由於受環境、工作、情緒的多方面擠壓,放鬆身心已不再是件簡單的事。雖然古時那般純天然的環境已遠去了,我們依然可以從古人的種種方法中探究到消夏的奧妙和樂趣。
「精神勝利」法
畢竟古代的大多數人是沒有條件用奢侈的方式度夏的,他們對付夏天的「武器」通常就只有扇子再加上一頂蚊帳。但他們自有心理度夏法,即所謂「心靜自然涼」,似乎信者頗多,所以也就成了大熟話。白居易《消暑》詩云:「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這種超然脫俗的心態,正應了那句名言「煩夏不如賞夏」。
「吹自然風」法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這是唐代詩人孟浩然在《夏日南亭懷辛大》中所描繪的度夏景致。「開軒」而可「臥閑敞」,可見古人愛吹自然風,不僅是由於當時條件所限,而是自然風確實能帶來真正的涼爽。
如今,我們處在一個空調器的時代,辦公室、居室、汽車裡等全都有空調。然而空調器是以向自然界排放熱量為代價,為某個局部空間輸送涼爽的。結果便是,雖然我們有空調,但我們依然很燥熱。而空調的風不會帶來較新鮮的空氣,故不及天然風令人舒服。吹一段時間,人的汗液吹乾了,但感覺不到涼爽。所以夏天盡量少開空調,打開窗戶,讓風流動起來,該出汗就出汗,在最自然的風中獲得最舒適的狀態。
「享受夏趣」法
明代李明珍指出,垂釣能解除「心脾燥熱」。暑天炎熱的氣候往往使人煩悶、焦躁,容易「上火」,所以夏天釣釣魚是不錯的選擇。古人云:「湖邊一站病邪除,養心養性勝藥補」。釣魚的修身養性作用乃不可小視也。
垂釣,現在很多老人仍保持著這一愛好。釣魚不僅在於獲魚,更在於怡養性情,增益身心。夏天,每當你來到水庫、池塘邊,在繁茂的樹陰下,尋得舒悅和寧靜,多麼愜意!
釣魚之所以養心養性,是由於垂釣是用腦、手、眼配合,靜、意、動相助而成的。垂釣之際,眼、腦、神專注於浮標的動靜,不聲不響,意在丹田,形靜實動,它對提高人的視覺和頭腦靈敏的反應能力,都起到了積極作用。而專注歡樂的同時,環繞身邊的還怕沒有涼爽嗎?
「沉本浮瓜」法
中醫學認為,蓮子性味甘平,具有養心益腎的功用。夏日常飲蓮子湯,能補中強志,養神益脾。中老年人食用,輕身益氣,令人強健。在清朝宮廷中,消暑冷飲中最出名的冰碗是用甜瓜果藕、杏仁豆腐、葡萄乾、鮮胡桃、懷山藥、棗泥糕等料製成,冰鎮後吃起來絕對爽口,真是「過雨荷花滿院香,沉本浮瓜冰雪涼」。
另外,夏天一定要多吃各種瓜果,去火降暑。俗話說:「熱天吃西瓜,不用把藥抓」。另外,苦瓜清熱毒,黃瓜解口渴、退乾熱,絲瓜化痰止咳、涼血清熱,香瓜去火止渴等等,總之,想舒服過夏,要讓自己「離不開」瓜。(老闆)
納涼古詩詞
品讀古人的納涼詩句,其實就是在乘古詩的涼意,消自身的暑氣。這等上好的乘涼方式,既有情、有感,又有趣、有味,別有神韻,別具一格,就像品一杯菊花茶,能解熱化濕;也像是在飲一杯冰爽啤酒,能驅炎祛暑。
「千竿竹翠數蓮紅,水閣虛瓊玉簟空。琥珀盞紅疑漏酒,水晶帘瑩更通風。」岸上是青竹,池中是紅蓮;喧鬧的市聲遠去了,煩惱的心事散去了;舉目環望,清風徐來,水波微興,頓覺心曠神怡,似乎就要羽化成仙了。有如此的勝景,詩人劉禹錫哪能不詩興大發呢?
「六月清涼綠樹蔭,水亭高臥滌煩襟。」這是詩人陸希聲的詩句。他喜歡在水亭乘涼,也很是特別。令人窒息的熱浪讓他顧不得許多,乾脆高臥於水亭上,做個「亭夢」,把塵世俗氣拋於九霄雲外。真是一派灑脫的氣勢!
除了水亭,樓臺也是古人納涼的好去處。宋代詩人黃庭堅有詩曰:「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里芰荷香。清風明月無人管,並做南來一味涼。」他登樓望遠,山光淡淡,波光灧灧,蓮葉團團,有此景象,焉能無詩?清風明月本無主,正是這無人管理的東西,在燠熱的夏日裡更顯得彌足珍貴,它驅走的不僅僅是暑熱之氣,還有落寞的情懷。
陸游乘涼喜歡到水邊:「攜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蓮池自在香。」這位大詩人一生憂國憂民,難得有空閑。人已老,拄著枴杖也要尋幽訪勝。月色朗朗,笛聲漸起,蓮香沁人,讓詩人暫時忘卻了戎馬、胡塵和羌笛,心情也放了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