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人類社會最具爭議的三峽工程的支持者、審查者,在中國獲得最高科學地位的科學家潘家錚去世。究竟怎樣評價潘家錚,潘家錚的去世為知識份子留下了哪些爭論的問題呢?
著有兩本專門論述三峽工程問題專著的旅德國土問題專家王維洛博士。(天溢攝)
七月十三號,星期五,擁有中國獲得最高地位的,兩院院士等頭銜的科學家潘家錚去世。
由於潘家錚先生是當代人類社會最具爭議的三峽工程的倡導者,實施者。究竟如何評價潘家錚也在海內外知識份子中引起了爭論。為此,記者採訪了在德國的三峽問題專家王維洛博士。
旅居德國的王維洛博士多年來一直研究三峽工程問題,以及中國的其它環境問題,是三峽工程的反對者。
關於如何評價潘家錚的一生,王維洛博士說:「我們從潘家錚先生這個例子上可以看到很多東西。我們可以說,潘家錚在文化大革命當中也受到了衝擊,吃了很多的苦。文化大革命後翻了身,得到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最高的信任,在一九八六年三峽工程論證的時候出任三峽工程論證組副組長,技術責任負責人,後來擔任三峽工程審查委員會的成員。三峽工程質量組的成員和組長。」
對此,王維洛博士說:「這個時候作為一個知識份子他應該怎樣做。他是按照科學家的良心來做呢,還是按照政治家的需要來做。潘家錚當上了這些後,在中國的制度下我們可說是一個好人也變成了一個壞人。作為一個科學家來說,他本身當然知道他不能夠同時來做這兩件事,不能夠既當考生,也當考官。他違反了最基本的科學工作的原則,也就是你做的事情你自己不能夠來審查!」
為此,王維洛博士認為,決定三峽工程的是政治,而非科學技術。
對此他更進一步具體舉例說:「他到老年的時候就說話越來越失去理智了。比如說,在二零零一年的時候他說,三峽大壩一萬年以後也會樹立在那裡。這是他說的。三峽工程是一個混凝土結構,那混凝土到現在為止也才有二百年的歷史。一般認為混凝土的使用壽命不可能超過兩百年。這就是說,他都不知道一萬年這句話和科學技術有什麼關係?他忘記了這些,只知道三峽工程好。」
王維洛博士認為,潘家錚等一代知識份子只對黨和政治負責,不為科學、技術和社會承擔責任的做法是極其令人遺憾的,他們留給中國社會的危害是嚴重的。
對此他說,「我們現在看到的三峽工程在蓄水以後出現了這個問題、那個問題。那麼我們就應該來想,到底誰應該負責任?現在這些主持三峽工程決策,主持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的這些人,有的已經離開世界,有的將或者馬上就要離開這個世界,但是到現在為止,沒有一個人為三峽工程現在出現的這些問題來承擔一下,或者表示一下他們當時是做錯了,或者是承擔一下責任。」
原題目:如何評價支持三峽工程的科學家潘家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