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12-07-12 20:18:30作者:楊浩
據《蘋果日報》報導,目前中共十八大高層人事安排之爭正白熱化,傳天津市委書記張高麗是下屆政治局常委熱門人選之一。發生特大死亡事件,勢必對張高麗的仕途產生影響。(網路圖片)
【看中國記者楊浩綜合報導】6月30日,天津薊縣萊德商廈發生火災奪走許多人的生命。然而,天津市委書記張高麗再三強調,天津全體黨員幹部要高度統一口徑,一致對外,促穩定、求和諧。並下禁言令,不允許任何人談論這場火災死人話題,否則以黨紀國法論處。為此,有媒體指,媒體作為報導事實、調查真相的獨立機構,和公民一樣,對涉及公共利益的事件,擁有天然的質疑權;還有評論認為,輿論監督的坐實,以法律的形態得以確認,而不是官員的個人態度;更有媒體指出,張高麗因懼怕輿論和民眾曝光實際死亡人數影響到他的仕途──進入中共十八大政治局常委而採取鐵腕扼真相。
官、民媒體統計死亡人數反差大
中國記者調查網7月7日凌晨專電指,6日下午3時半許,天津市薊縣舉行哀悼儀式,以悼念在該縣萊德商廈「6.30」特大火災事件中罹難者。據知情者透露,在這次災難中先後至少有378人喪生。而官方只是將當初的死亡7人改口為死亡10人,輕傷16人。
《新京報》7月9日報導,6月30日天津薊縣萊德商廈發生火災事故,造成10人死亡16人受傷。目前,已有9名傷者出院,10名遇難者的遺體已火化。報導還指,警方稱,個別網民編造傳播謠言,已對其進行處理,當事人已承認誇大死亡人數。
海外媒體BBC則指出,薊縣大火,怪異事情頗多:「一個5層樓的當地最大商貿中心,正值週末和暑假,營業員都有120名,你說顧客才50人,每層才10個,不符合邏輯和常例。而且不少當地人都表示當時商場人非常多。」新浪微博上流傳一個視頻,火災後,商場門外停放的各種車輛,足以讓人懷疑這麼多的車被撂在這兒,車主在哪兒呢?
天津北方網消息稱,事故發生後,市委書記張高麗、市長黃興國多次批示,市委、市政府多位分管負責同志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指導滅火救援和善後工作;市有關部門和薊縣分別成立7個工作組。美國之音指,有網友質疑:10人死亡,16人受傷的事故需要「7個工作組」麼?
為仕途 張高麗鐵腕扼真相
火災次日,在《天津日報》、《今晚報》和《每日新報》的版面上,均未出現與此火災相關的圖文。
不僅如此,火災後薊縣當地政府還通過各種緊急應對處置方式,拒絕新聞單位介入調查採訪。記者前往當地進行採訪也遭驅趕,並強調,必須以政府「通稿」的形式統一口徑報導該火災情況,否則一律追查問責。
人民網〈天津薊縣6.30火災 記者採訪被跟蹤〉也因為寫出一句「當地群眾對火災事故的傷亡人數存疑」而鏈接失效。
據報導,官方給死者家屬封口費61萬元。中國記者調查網還指出,一名當地機關幹部告訴記者:「有關領導已經下了禁言令,不允許任何人談論這場火災死人的話題,不准參加悼念儀式,否則以黨紀論處!」同時,在悼念現場,有多名民眾遭便衣人員秘密抓捕。在政府的高壓之下,當地民眾幾乎出門就提心吊膽,擔心因出言不慎而遭便衣跟蹤。除了斷網外,有不少人已經因為討論事件遭到拘留。另有傳言指有網民在百度網吧上討論事件後被「請飲茶」;更有網民在透過微博張貼照片,指有逾百輛坦克、裝甲車駛在津薊高速上。
信息全球網路化 人人都是記者
張高麗一再強調,天津全體黨員幹部要高度統一口徑,一致對外,講大局、保民生、促穩定、求和諧。下禁言令:不允許任何人談論這場火災死人話題,不准參加悼念儀式,否則以黨紀國法論處!
張高麗敢封殺媒體,與中宣部指示有關。2010年7月,中共中宣部發出禁令:「禁止異地負面報導,禁止報導公檢法等部門的負面新聞,禁止採用『報社通聯』稿件,突發事件需用新華社稿件。」
然而就連北京喉舌《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也在新浪發貼指,「不管這些存疑有無根據,都再次顯示,官方的公信力已經弱到了什麼程度。」
作者練洪洋在觀點中國網站撰文〈異地監督要破除「地方保護主義」〉一文指,在信息全球化的網路時代,在民智已經開啟的今天,人人都是「記者」。輿論監督的坐實,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制度層面,以法律的形態得以確認,而不是官員的個人態度。
BBC指出,媒體作為報導事實、調查真相的獨立機構,和公民一樣,對涉及公共利益的事件,擁有天然的質疑權。並指出,在一個「誇大有罪,瞞報有功」的國度裡,真相被埋葬是常態,真相在陽光下行走反而顯得有點奢侈。沒有質疑,就沒有真相和進步。
據《蘋果日報》報導,天津薊縣大火的處理,如同過往大陸頻發的特大災難一樣,反映了當局地方統治者掩耳盜鈴的心態,他們至今都未意識到,在信息流通、網際網路發達的今天,用高壓手段禁錮真相、打壓民眾的質疑和表達,不但無助於維穩,更有可能導致相反的效果。
同時指出,目前中共十八大高層人事安排之爭正白熱化,傳天津市委書記張高麗是下屆政治局常委熱門人選之一。發生特大死亡事件,勢必對張高麗的仕途產生影響。這或許可以解釋,當局為何如此懼怕輿論和民眾介入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