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再炮轟造假民族電影。
6月17日上午,上海電影節產業論壇第一場活動「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舉行,談到如何向世界輸出中國故事時,導演馮小剛再開「小鋼炮」大殺四方,諷刺中國人有著弱小民族心態:「我們經常認為自己很重要,但的確不重要。你是個造假的民族,假奶粉、假足球、假票房、盜版!你這樣一個民族憑什麼你的電影能夠讓別人去聽,關鍵是世界有沒有興趣聽你講故事。」
「這樣的民族憑什麼電影走出去?」
論壇主持人何平導演認為,之所以好萊塢電影風靡全球,是因為好萊塢電影人具備把故事講給全世界觀眾聽的能力,而中國導演則只會把身邊故事講給身邊人聽。嘉賓劉震雲則乾脆直言,「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這個論壇主題就一定是一個弱小民族發出來的聲音。「好萊塢導演的故事,肯定是先講給美國人聽,其他地區的人跟著聽。」
嘉賓馮小剛也表示同意劉震雲的觀點:「好萊塢講故事就是讓美國人聽懂,別人隨便他聽得懂還是挺不懂,聽不懂那是你的問題。老外看中國的電影常常說看不懂,並不是看不懂,而是不願意看懂。「我們經常認為自己很重要,但的確不重要。你是個造假的民族,假奶粉、假足球、假票房!」
馮小剛還特別提到令他印象深刻的一個反盜版大會,那天到場觀眾達1.8萬人,主持人張國立(在線看影視作品)在問觀眾看不看盜版的時候,回答令他很心痛。「國立特別高估了我們的民族,現場1萬8千人發出了震耳欲聾的聲音,看!你這樣的一個民族,憑什麼你的電影走出去,憑什麼你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劉震云:見識比尋找故事更重要
說到講故事這個話題,劉震雲認為,一個導演的見識比尋找故事更重要。「一個導演能否拍出好的故事,一個作者能否講出好的故事,要有見識。一個有見識的人,一定能尋找到適合他見識的故事。故事的飽滿和深度寬度,一定和他的見識聯繫在一起。一個導演能否在電影中有見識是第二步,第一步一定是在生活中有見識。一個不懂尊重朋友、尊重生活的人,很難有好故事。一個人在生活中是不是有好的見識和態度,決定了他是不是能拍出好作品。」
劉震雲直言,中國是一個焦慮的民族,中國不缺人不缺錢,但是缺少的是見識。「我們修一條馬路第二年總要像拉鏈一樣拉開,修個橋使用期不會超過二十年。這種不超過二十年的見識一定會反映到每個人的生活中來。」
「《1942》讓我們知道自己從哪來」
說到新片《一九四二》,馮小剛說,自己這麼多年一定賊心不死一定要拍這部片,這個片子最有價值的就是:「通過看這個電影,讓我們知道自己是從哪來的。我們都是災民的後代,我們這個民族就是一個災難深重的民族。知道了從哪來,才知道接下來該往哪走。」
「這個電影逼著我們去認識自己,在撕開歷史給大家看的時候,仍然能看到這些掉到深淵裡的人,人性的溫暖。否則我們這個民族早就萬劫不復了。蒂姆·羅賓斯看過劇本說:這是我看到的最黑暗的劇本,也是黑暗中最有人性的劇本。」
為了《一九四二》的劇本,馮小剛形容自己和劉震雲是「笨人做笨事」,兩人帶著攝像機、錄音筆,走了河南、山西、重慶等省份,越走故事越多,「這些故事都不是幾個聰敏人坐在賓館裡能想出來的。」馮小剛回憶起在重慶走訪蔣介石官邸,出乎他們意料的是,非常簡陋。「我頭一次發現中國的革命和中國的反革命都特別簡陋。」馮小剛是說,這一路上,他發現《溫故1942》的故事在不斷豐滿,每個人物都沿著自己的脈絡生長起來。
「姜文(在線看影視作品)說剪接是文言文,我們剪成唐詩」
馮小剛透露,《一九四二》的劇本有7萬多字,電影拍完以後全部剪出來是四個小時,最後剪到兩個多小時。馮小剛說,文學需要枝繁葉茂,有好有壞,有枯枝敗葉,但電影不同。」我覺得導演在和編劇合作的過程中,一定不要被他限制了。電影是大樹上結出來的果實,容不得有枯枝敗葉,所以電影很難像小說那樣有如此豐富的內涵和營養。」
馮小剛回憶,《一九四二》在剪輯的時候,姜文曾經來看過一次。「姜文說,剪接是文言文,能說一句話,不用兩句話。他當時剪《讓子彈飛》曾經懸賞過,誰能把他剪好的片子減少1分鐘就給兩千塊,後來逐漸變成剪掉十秒、五秒。」劉震雲在一旁補充:「姜文說得對,但是懂文言文的人太少了,我們就把它剪成唐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