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南部各州近來看見雪鴞(Snowy Owl)的蹤跡,這已距離雪鴞在北極凍土苔原的棲息地,已超過3,000公里以上,這種現象不少鳥類學家難以置信。圖為動物園內的雪鴞。(JOCHEN LUEBKE / AFP)
近來不少鳥類愛好者經常可以在美國中南部各州看見雪鴞(Snowy Owl)的蹤跡,這些美國內陸地區距離雪鴞在北極凍土苔原的棲息地,已超過3,000公里以上。不少鳥類學家對雪鴞大舉往南遷移,出現在昔日不曾到達的地區感到費解,並表示這種現象令人「難以置信」。
北極稀客 神秘向南飛
羽色潔白如雪的雪鴞,站立時的身高大約60公分,當它展開雙翼加上身體的長度則長達1.5米,屬於大型猛禽。
雪鴞是生活在北極圈凍土苔原地帶的稀有鳥類,以往僅在冬季向南遷移至加拿大、北歐和美國西北部或阿拉斯加等地,大約在北緯50度以北的區域覓食和過冬。不過近來在美國48個州中,都曾看見這種稀有的珍貴猛禽,雪鴞往南遷移的界線顯然已擴大並跨越了北緯50度以北的界線。
根據路透社報導,近年來雪鴞不僅出現在美國東、西部的海岸,連愛達荷州的田園間、蒙大拿州的居民屋頂、密蘇里州的高爾夫球場,甚至是麻薩諸塞州的海岸邊,也大量的發現它們的蹤跡。
雪鴞可說是北極圈生態中的代表性物種,它們即使在冬天2~3月時為了覓食,也只是略往南方但仍屬嚴寒的地區遷移。但是近幾年,它們大規模且常規性的出現在離棲息地超過3,000公里以上的地方後,鳥類專家認為這種現象,已算是一種物種冒險離開原棲息地的移居行為。
專家猜測 遷徙為獵物
蒙大拿貓頭鷹研究所所長丹福·哈特(Denver Holt),是一名專門研究雪鴞在北極凍土苔原生態近20年的專家,他對雪鴞大量往更南的地區遷移的情況說:「我們現在看到的情形簡直令人難以置信。這種現象算是數十年來,最重大的野生動物生態改變事件。」
不少鳥類專家認為雪鴞大量向南遷徙的現象,可能與獵捕它們的主要食物旅鼠(lemmings)有關。雪鴞大約於每年的5月至9月間,在南方的遷移地開始進入繁殖期,而旅鼠這種囓齒性動物,是它們在繁殖期中,90%的主要食物來源。但雪鴞偶爾也會捕食其他小型動物或田地裡的野鵝。
雪鴞在繁殖期時若能獲取充足的食物,就會誘使母鴞多產數顆卵。通常雌鴞在整個繁殖期時只會產下一巢卵,產卵數從3~16顆不等,產卵數與獲取的食物量成正比。
視頻:《國家地理》頻道(NationalGeographic)拍攝雪鴞在繁殖期孵育雛鳥的影片。
以去年的繁殖期為例,雪鴞繁殖地出現在更溫暖的南部地區後,讓平均成功孵育出2只幼鳥的雪鴞夫妻,於去年平均增產為7只。這個現象可能是這些地方的旅鼠數量比北方更多,而讓原本全球數量不足30萬隻的雪鴞數量大增,但此一說法還無法得到證實。
專家認為,去年雪鴞的數量增加後,將造成離北極圈近一點的地方食物短缺,這個原因會驅使年輕的公鴞,在今年飛到更遠的南方遷徙地覓食。
專門研究雪鴞的動物專家表示,由於雪鴞大批的往南遷移,造成研究學者很難在昔日的雪鴞棲息地上找到它們的身影,尤其在俄羅斯北部和斯堪的那維亞半島(Scandinavia)上,已少見這種在1997年被列入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中的稀有鳥類。
焦點移民 風靡全美
這波雪鴞移居潮雖然苦了原棲息地的研究學者,卻為新據點的當地政府和居民,帶來意想不到的賞鳥觀光經濟效益。目前受到雪鴞青睞的新遷移地點有德州、亞利桑納州、猶他州、洛磯山脈北部地區和太平洋西北沿岸地區。
不少被這群從北極來的嬌客所吸引的民眾,不分老少大批的湧入這些地區的國家公園或野生動物保護區賞鳥,想當然耳的也為當地觀光經濟帶來莫大的效益。
華盛頓州奧林匹亞(Olympia)的尼斯誇力野生動物保護區(Nisqually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的志工表示,他在過去數個月內,不斷被進入保護區的遊客問到,他們是否能有緣見到雪鴞,顯示大部分人都是慕雪鴞之名而來。
不過這批外來的新移民,因為不諳陌生地區的生存法則,在遷移至新居地時也傳出部分的不幸消息。其中包括在威斯星康州的農田內,曾發現過一隻找不到食物而餓死的雪鴞屍體;一隻雪鴞在去年11月飛進邁阿密機場,為了避免它撞上客機,造成更嚴重的人員傷亡而被射殺。
根據哈特表示,即使雪鴞去年的繁殖成功率大增,但整體的數量並沒有因為它們遷移到更溫暖的南方而增加。哈特認為這種現象可能是因為南方的氣候更迭差異較小,相對的旅鼠賴以生存的草原成長更茂密,旅鼠容易躲藏而不輕易被雪鴞捕抓到,因此對改變遷移地的雪鴞而言,並不一定是有利的局勢。
儘管雪鴞大舉南遷的原因眾說紛紜,而且還沒有獲得一致的認同,各種說法也沒有提出更有利的證據支持其觀點。但目前美國各低緯度地區,在冬季仍不斷傳出有雪鴞出現的消息,它們的蹤跡最遠出現在奧克拉荷馬州。鳥類專家現在僅能將此一現象,視為最大的一件自然野生動物生態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