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紋壁虎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動物王國裡,斷肢卻是稀鬆平常的事。大多數情況下動物的截肢是由於意外,但也有些動物會故意斷肢來轉移捕食者的注意力。
在遭遇攻擊的時候,豹紋壁虎正是這樣做的。但出人意料的是,這並不意味著它尾巴生命的結束。它斷後的尾巴能存活半個小時,甚至還能對周圍的事件做出反應。
據介紹,動物拋棄身體的某個部位來逃離捕食者,聽起來有點極端,但是自斷肢體來求生事實上是十分常見的。很多蜥蜴和蛇都會這樣做,章魚、蜘蛛甚至某些哺乳動物也一樣:受到威脅的有時就會自斷它們的尾巴。海參更恐怖,當受到捕食者攻擊的時候,它們會泄出自己的內臟。
當肢體或者器官與身體分離後,通常會很快就不再正常運作。例如,被砍頭的人最多保持幾秒的意識就會死亡。但豹紋壁虎的尾巴卻不是這樣:它們的尾巴在被身體遺棄後還能保持生命力30分鐘。加里福利亞大學的蒂莫西-海哈姆(Timothy Higham)和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的盧塞爾(Anthony Russell)通過實驗演示了壁虎的斷尾有兩種不同的運動方式。分別是有節奏的左右擺動和在剛被分離的最初幾分鐘裡在空中彈跳3厘米高。
為了弄清楚尾巴是怎樣保持移動的,海哈姆和盧塞爾在四只被麻醉了的豹紋壁虎的尾巴裡植入了電極。然後他們再弄醒這些壁虎,捏它們的尾部以誘使它們斷尾。接著動物學家就能記錄下電極活動直到尾巴停止移動。
實驗顯示,斷尾的兩種移動方式有著不同的電極活動。當兩極同時激活時,尾巴就會跳躍。反之,當一極激活後另一極再激活時,尾巴就會擺動。跳躍是由爆發的脈衝觸發的,而觸發擺動的脈衝在長度上與前者差別顯著。海哈姆稱,這表明這兩種活動是分別由單獨的神經網路控制的。這些神經網路可能與尾巴的觸覺感受器相連,所以才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有一個在脫離後仍舊能作出反應的尾巴看起來似乎毫無用處,但這樣的尾巴卻能在關鍵時刻成為救命稻草。如果尾巴在捕食者試圖咬它的時候就開始跳躍,這將誘使它去追趕斷尾而壁虎就趁這個時機逃之夭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