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是我國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總稱。二十四史總共3249卷,約有4000萬字。它記敘的時間,從第一部《史記》記敘傳說中的黃帝起,到最後一部《明史》記敘到明崇禎17年(公元1644年)止,前後歷時4000多年,用統一的本紀、列傳的紀傳體編寫。二十四史的內容非常豐富,記載了歷代經濟、政治、藝術和科學技術等各方面的事跡。
包括有:《史記》(漢司馬遷)、《漢書》(漢班固)、《後漢書》(南朝宋範曄)、《三國誌》(晉陳壽)、《晉書》(唐房玄齡等)、《宋書》(南朝梁沈約)、《南齊書》(南朝梁蕭子顯)、《梁書》(唐姚思廉)、《陳書》(唐姚思廉)、《魏書》(北齊魏收)、《北齊書》(唐李百藥)、《周書》(唐令狐德棻等)、《隋書》(唐魏徵等)、《南史》(唐李延壽)、《北史》(唐李延壽)、《舊唐書》(後晉劉昫等)、《新唐書》(宋歐陽修、宋祁)、《舊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歐陽修)、《宋史》(元脫脫等)、《遼史》(元脫脫等)、《金史》(元脫脫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張廷玉等)。
「正史之名」,始見於《隋書經籍志》:「世有著述,皆擬班、馬,以為正史。」清代乾隆皇帝欽定「二十四史」,「正史」一稱即專指「二十四史」。按《四庫全書》的規定,正史類「凡未經宸斷者,則悉不濫登。蓋正史體尊,義與經配,非懸諸令典,莫敢私增」,即未經皇帝批准,不得列入正史。
三國時期社會上已有「三史」之稱。「三史」通常是指《史記》、《漢書》和東漢劉珍等寫的《東觀漢記》。《後漢書》出現後,取代了《東觀漢記》,列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國誌》,稱為「前四史」。
歷史上還有「十史」之稱,它是記載三國、晉朝、宋、齊、梁、陳、北魏、北齊、北周、隋朝十個王朝的史書的合稱。後來又出現了「十三代史」。「十三代史」包括了《史記》、《漢書》、《後漢書》和「十史」。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礎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書》、《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
明代又增以《宋史》、《遼史》、《金史》、《元史》,合稱「二十一史」。
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總名「二十二史」。後來又增加了《舊唐書》,成為「二十三史」。後來從《永樂大典》中輯錄出來的《舊五代史》也被列入正史,經乾隆皇帝欽定,合稱「欽定二十四史」。乾隆四年至四十九年武英殿刻印的《欽定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正史最完整的一次大規模匯刻。
1920年,柯劭忞撰《新元史》脫稿,民國十年(1921年)大總統徐世昌以《新元史》為「正史」,與「二十四史」合稱「二十五史」。但也有人不將新元史列入,而改將《清史稿》列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如果將兩書都列入正史,則形成了「二十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