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從古迄今,都是畫家所喜愛的繪畫對象之一。早在敦煌石窟壁畫中,就有狩獵中的奔牛,雨中耕作之水牛。奔牛線條簡括有力、神態狂放,耕牛線條豐實沉穩、情勢縱逸。歷代卷軸畫中也有不少以牛為題材的,但筆者惟對南宋李迪的《風雨歸牧圖》情有獨鍾。它系絹本、立軸,淡設色,縱123.7厘米,橫105.6厘米,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見圖)。
「歸牧」,這是畫牛中常見的題材,但擅畫花鳥走獸而長於寫生的李迪,卻賦予這個傳統畫題以嶄新的繪畫語言和深邃的表現意趣。先從圖名談起,顧名思義,風雨是此圖的構思核心,是此畫的靈魂。畫上一對水牛的背景是片呈半橢圓形的溪水,溪岸左上是土丘坡腳,長滿亂草與矮樹叢,沿著弧形溪邊錯落著蘆葦和水草;所謂「山雨欲來風滿樓」,從矮林枝葉向右傾斜,蘆葦和水草向右倒伏,形象地點出大風是從左邊吹來。而溪岸右下是兩株向左、向溪心上空斜長的柳樹,正與從左向右猛刮的狂風形成對峙。
畫家還運用娟秀精細而流暢的筆法、激奮躍動的線條和濃淡相濟的設色,除寫出柳絲翻飛蘆葦傾倒風向外,更渲染出一灣清水漣漪與一片昏濛濛天色相接,使這場狂風驟雨即速來臨之氣勢躍然紙上!正是「樹欲靜而風不止」。更令觀者似感觸到空氣中含有一絲絲雨意的清潤。
而在表現兩牧童體勢的情趣性及與兩水牛關係的喜劇性上也有獨到之處:牧童身披衣,正急匆匆地頂風驅牛歸去;兩牛體勢豪放,腰圓臀肥,四蹄勁健;前邊牧童扶住斗笠、挾緊牛鞭,彎腰伏向牛背,催牛疾奔,而胯下水牛卻驀地停蹄回首,似在呼喚後來水牛快跟上。後面牧童卻因斗笠被一陣狂風吹落樹旁,轉身向後爬在迅跑著的牛背上,欲下不能,欲罷不甘,正猶豫地盯住斗笠。這一靜一動、一向前伏一向後爬的體勢形成強烈對比,真逗人忍俊不禁。難怪後來的宋理宗趙昀見此圖就在「詩塘」上題詩:「冒雨衝風兩牧兒,笠低綰綠楊枝。深宮玉食何從得,稼穡艱難豈不知?」皇帝能有此觀感也非易;這恐也正是李迪畫此圖(作於南宋淳熙元年國難之際)的更深一層的寓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