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笙舞,又名「踩蘆笙」、「踩歌堂」等,是一種以男子邊吹「蘆笙」同時以下肢(包括胯、膝、踝)的靈活舞動為主要特徵的傳統民間舞蹈,因用蘆笙為舞蹈伴奏和自吹自舞而得名。它流佈於貴州、廣西、湖南、雲南等地的苗、侗、布依、水、仡佬、壯、瑤等民族聚居區,在各苗族地區尤其普及。其中以貴州東南部、西北部和廣西西部山區最為活躍。在那裡,人們從兒童時代起就開始學吹蘆笙和跳蘆笙舞。凡是在演奏和舞技上出眾的蘆笙手和蘆笙隊,都深受群眾的尊敬和愛戴。在過去,青年小夥子會不會吹蘆笙,能不能跳蘆笙舞甚至都成為姑娘們擇偶的重要條件之一。蘆笙舞是南方少數民族最喜愛、分布最廣泛的一種民間舞蹈,大多在年節、集會、慶賀等喜慶時刻表演。
一、歷史溯源
關於蘆笙舞的起源,苗族有樸素和美妙的傳說。相傳盤古開天地之時,大地一片荒涼。那時,苗族祖先是靠狩獵飛禽走獸作衣食的,為瞭解決捕獲鳥獸的困難,當時一個心靈手巧的小夥子,在林中砍下樹木和竹子,做了支蘆笙模仿鳥獸的鳴叫和動作,吹跳起來以引誘各類鳥獸。從此,人們每出獵均有所獲,於是蘆笙舞就成了生活的必需而世代相傳。這類傳說與現今仍流傳著眾多模擬鳥獸鳴叫和形態的蘆笙曲調及舞蹈動作的現象雖相吻合,但要弄清它的起源,仍有待從史料方面進行研討。
《阿卯古史傳說》記載道,上溯到遠古時代,苗族先民由於「敵人閃島覺地福從萊色米夫地來攻打,激戰歷不能勝敵人,於是遷往南風吹來的方向」,苗族先民由北向南遷移途中「青年人騎牛游渡」過黃河。入夜,先過河的人唯恐後來者失散,就吹起蘆笙燃起篝火將人們召集攏。為驅除寒氣,人們伴隨蘆笙旋律,紛紛跳起了蘆笙舞。蘆笙跟笛子一樣,是苗族青年男子親密的夥伴。在苗家舞場上,常見青年男子身背蘆笙口吹笛子,或是將笛子插於腰帶上又吹響蘆笙。《雲南少數民族》認為,「傳說千變萬化的蘆笙調就是苗家人的'文字'」。在歪頭山,蘆笙一響,總有歌舞相伴。
關於蘆笙舞活動的歷史,過去文獻中多有涉及;從已出土的西漢銅蘆笙樂舞俑分析,蘆笙舞至少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明清以來,更廣見於文獻和志書之中。明人倪輅《南昭野史》有「每孟歲跳月,男吹蘆笙、女振鈴合唱,併肩舞蹈、終日不倦」的記載。足見蘆笙舞早已是苗族人民傳統節日活動的重要內容並風糜一時了。
二、蘆笙舞的分類
過去,蘆笙舞除在舉行祭祀活動時跳之外,舉行婚禮,喪葬儀式或新屋落成時也跳。後來,每逢年節、歡慶豐收和男女青年進行傳統社交活動時都跳。它具有宗教、民俗和文化娛樂等多種性質,在苗族人民的社會生活中起著不同的作用。按其活動內容和性質,一般可分為自娛性、習俗性、表演性、祭祀性以及禮儀性的五種。
自娛性蘆笙舞最為普及,因對舞者年齡、性別不限、故參加人數甚眾,通常在草坪、河壩或山坡空地上活動。常見的活動形式有二種,一種是男的吹小蘆笙、女的持花手帕,男一圈、女一圈的把一群吹大蘆笙的舞者圍在中間,踩著樂曲的節奏、輕輕地擺動著身體繞圈而舞。有的地方還有高達丈餘的特大號蘆笙和各種長短不一的芒筒(一種用大竹筒製造的低音簧管樂器)在旁伴奏。還有一種是由一對以上的蘆笙手作領舞,眾人(多為女性)尾隨其後圍圈而舞。動作隨領舞者吹奏的曲調而變化。
自娛性蘆笙舞,從動作特點上看,又可分為「踩」和「跳」兩種,「踩」以兩膝的輕微屈伸並踏著節奏向前移動為特色,「跳」是由動力腳落地後,下肢的顫動以及抬腳踹動,上身隨之自然地擺動為特色。前一種嫻雅、端莊,後一種柔和、瀟灑。
習俗性蘆笙舞又分為兩種,第一種是每年過「花山節」時跳,這是男女青年聯歡和選擇配偶的佳期,這天所跳的蘆笙舞,古時就稱為「跳花」或「跳月」,多在月明風清之夜進行。有這類習俗的苗族山寨,一般都設有「跳月」的月亮場或「跳花」的花場。這類蘆笙舞尤以黔東南地區盛行的「討花帶」和黔中地區盛行的「牽羊」較有代表性。「討花帶」是小夥子邊舞邊吹著蘆笙曲「討花帶子」向自己愛慕的姑娘求愛。在這種場合,姑娘若與小夥子情投意合,就會把自己精心編織的花帶,含情脈脈地拴在小夥子的蘆笙上。這種形式主要是以蘆笙吹歌傳情,所以舞蹈動作幅度不大,舞步也並不複雜。「牽羊」是男青年在前面邊吹邊跳,尾隨而舞的姑娘若愛上了某個小夥子,就把自己親手編織的美麗花帶作為定情的信物,拴在他的腰上,然後牽著花帶的一端,跟在小夥子身後踏節而舞。技藝出眾的蘆笙舞好手,有時竟會同時牽著幾個姑娘舞著走呢!當然,在這種情況下,最終能與誰成眷屬,那就不儘是月亮場或花場上能見分曉的事了。
第二種:在廣西融水一帶。舞時手挽手、身體前傾、順圈往前跳,動作比較簡單。參加舞蹈的人數常見為十二人,隊形呈三人一橫排、四人一豎排的長方陣。
表演性蘆笙舞一般以競技的方式進行集體比賽,以吹奏樂曲多,舞蹈時間長,聲音諧和、優美、動作和步法豐富取勝。個人競技,或以動作的節奏多變,疾急激烈見長,或以能否完成高難度動作取勝。表演性蘆笙舞內容非常豐富,有的以炫耀高難度技巧以博取觀眾的讚嘆。如「滾山珠」、「蚯蚓滾沙」、「猴子上樹」、「滾地龍」等。有的以模仿禽獸的習性、神態以表現生活的諧趣,給人歡愉。如「牛打架」、「半雞」等。
表演性蘆笙舞一般都在節日或集會中以競技或獻技的方式進行表演。有的地方盛行以村寨蘆笙隊為單位進行集體比賽,如黔東南的從江縣、傍洞一帶,每逢年節,鄰近各村寨以百十人為隊同時吹跳比賽,參加比賽的蘆笙隊以能吹奏樂曲的多寡、聲音是否優美、諧和以及動作和步法是否豐富、舞蹈的時間是否持久定優勝。有的地方則以個人競技的方式進行。這種競技一般都不設規定動作,每個蘆笙手都有施展個人技藝的機會。這類蘆笙舞的動作以矮步、蹲踢、旋轉、騰躍等為多。競技者有的以動作的節奏多變,迅疾激烈見長;有的則以能完成較多的高難度動作取勝。
表演性蘆笙舞內容十分豐富。盛行於黔西地區的有「巧喝酒」、「蚯蚓滾沙」、「滾山珠」和「蘆笙拳」;盛行於桂西山區的有「過門坎」、「猴子上樹」和「滾地龍」;盛行於黔東南地區的有「牛打架」、「鬥雞」等多種。前兩地區所盛行的主要以炫耀高難技巧博取觀眾的喝采;後一地區所盛行的主要是模仿禽獸的習性、神態,以表現出生活的諧趣引人入勝。
「蚯蚓滾沙」、「滾地龍」是舞者跪地下板腰,以頭頂地為軸心,隨後挺起,邊吹奏蘆笙邊翻身舞動。「巧喝酒」是在長凳上置一盛滿米酒的杯子,然後,舞者圍著長凳邊吹、邊舞、邊下腰喝酒。「滾山珠」是邊吹奏著蘆笙邊作向前和向後翻滾或倒立、疊羅漢等動作。「蘆笙拳」的形式獨具一格,這種舞蹈以舞蘆笙者為伴奏和指揮,其餘男、女舞者在其指揮下時而互相穿插時而揮拳對打。有時也插入花棍的對擊。
祭祀性蘆笙舞通常是在木鼓、銅鼓的伴奏下跳的。舞者多為中、老年人。吹奏的大蘆笙長達三尺至丈餘。過去,這類蘆笙舞只在「吃牯髒」(殺牛祭祖)時才跳。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表現出對祖靈的尊敬和懷念,動作穩重、遲緩。隨著社會、文化的進步,現在苗族已很少舉行這種有原始宗教色彩的祭祖活動了。因此,這類舞蹈現已不見了。
禮儀性蘆笙舞也因其活動時的內容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活動形式和特點。凡屬男婚女嫁、新屋落成等喜慶活動,則以動作跳躍、輕快,氣氛熱烈歡騰為特色。舞者也多在堂中起舞以示祝賀。在喪葬的儀式上,蘆笙舞蹈的作用主要是對死者家屬的安慰和向死者致哀。在這樣的場合,除在入棺儀式上有跨過棺木的跳躍動作外,其餘動作均沉穩而有節制。
三、藝術特色
蘆笙舞從音樂到舞蹈,都蘊含著一種沉緩,淒楚的情緒。如。「探路步」、「上河灘」、「望家鄉」等舞段和動作,據說是苗族古史傳說中苗民負重在泥濘的路上行進,倒騎於牛背上遙望家鄉並觀看後面的同胞是否趕上逃難的隊伍,以及懷念因渡河死去的人們等等場景的再現。舉足維艱的動作,配上嗚嗚咽咽如泣如訴的哀怨笙聲,舞蹈給人一種凝重、悲愴之感。彷彿是一種歷史的追憶,彷彿是在向人們展現一軸活的歷史畫圖。
蘆笙舞以「探路步」為基本舞步。「探路步」舞者左腳提起往左側空劃小半圓落地,右腳左靠,身體同時往左側橫移,微右斜腰,右腳又做對稱動作。這種前行中又有向左右兩側橫移的動律,和花苗其它舞蹈如「笛子調」、「竹竿舞」等一樣,有著自己濃烈的民族特色。
蘆笙舞除「探路步」、「雙踏浪」等稍為簡單點的動作外,還有如「跪地下腰」、「板凳下下腰」、「滾地笙」、「雙腿蹬天」、「望家鄉」等一些難度大、技巧高的動作和組合。要跳完一組蘆笙舞,要求舞者必需具備一定的功夫和體力。所以,蘆笙舞多在青少年和部分中年人間流傳,一般老年人因年歲已高,逐漸退出了舞者行列。故蘆笙舞還不像笛子調那樣,不論年紀大小皆能隨音樂起舞。
以最為普及的自娛性蘆笙舞為例。一年四季都可以跳,特別是春節跳得更歡。年三十那天,誰家的年飯先吃畢,這家喜好跳舞者就吹起蘆笙到一家去約舞伴,到了人家家門口就跳起蘆笙舞,一是表示約舞伴,二是給這戶人家拜個年。倘若這一家備好年飯還未吃,主家就要邀請客人與他家共嘗年飯,若客人再三推辭,主人就要挾幾塊肥肉送給客人,客人當時吃不下,主人就將肉放在其蘆笙頂部的一個小葫蘆裡。主人家吃過飯,願跳舞者,帶上自己的樂器,換上節日的盛裝跟隨來約伴的人再跳到另一家去。待全村跑完,跳笙隊伍已佔全村大半數人了。最後,舞者全都集中到村中大場上,隨樂起舞,直跳到晨曦微露才散。
四、地區分類
(一)、蘆笙舞‧錦雞舞
錦雞舞是苗族蘆笙舞中別具一格的一種民間傳統舞蹈,發源於貴州省丹寨縣排調鎮境內,主要流傳於苗族「嘎鬧」支系中穿麻鳥型超短裙服飾的排調、也改、加配、黨早、麻鳥、羊先、羊告、也都和雅灰鄉境內雅灰、送隴等苗族村寨。有天下第一錦雞舞之稱。生活在這裡的苗族同胞長期以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與大自然奮力抗爭,創造性地發展和保留了諸如錦雞舞等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在這一地區,無論男女老少均能跳錦雞舞。尤其是遇到起房建屋喜慶節日時,當蘆笙吹起,人們聽到後相繼擾來,紛紛加入,圍成圓圈起舞,歡樂無比,熱鬧非常。
1、歷史溯源
苗族錦雞舞源遠流長。傳說「嘎鬧」支系苗族的祖先住在東方大平原上,後來遷到一個叫「展坳對社」的沙灘邊居住,又因洪災而沿江上行來到丹寨縣。在遷徙的歷史進程中,是美麗的錦雞幫助先祖們找到了最後定居的地方,也是她為先祖們帶來了稻穀的種子和創造歡樂的飛歌。在丹寨縣定居後,苗族的祖先們一邊開田,一邊打獵充飢度日。由於錦雞幫助他們獲得了小米種,幫助他們度過飢荒,所以錦雞就成了他們的命運吉星。居住在上述地方的苗族同胞在每年的盛大節日裡舉行隆重的吹笙跳月活動,敲擊銅鼓,歡跳錦雞舞,放牯子牛斗角,以紀念先祖和懷念給他們帶來自由、祥和與歡樂的美麗的錦雞。
就這樣,年復一年,一代一代地傳下來,流傳至今。在日常生活中,苗族同胞們特別是女性同胞除了勞作外,閑時都精心地用各種各樣有色花線繡成各種花鳥紋圖案,縫製百鳥衣裙,編織花帶,刺繡花鞋,製備銀飾。節日喜慶時,尤其是在蘆笙會上,只見女性個個綰髮高聳,頭上插戴錦雞銀飾,上身穿開襟短繡衣,下身外著繡花超短百褶裙(有的著彩繡短百褶裙,有的著繡花百褶長裙),裙前後各系一張長方形花圍腰,後腰上面掛滿各色手織花帶,頸戴銀項圈,手戴銀手鐲,腳穿翹尖繡花鞋(有的在腳腕繫上小巧玲瓏的銀鈴),打扮得像美麗的錦雞一樣,花枝招展。跳蘆笙舞時,隨著蘆笙曲調的快慢節拍,婦女頭上的銀飾錦雞躍躍欲飛,銀角冠一點一搖,腿邊花帶一飄一閃,百褶裙腳邊的潔白羽毛銀浪翻飛,貌若錦雞亮翅,翩翩漫舞,酷似古籍記載的鷚鵒舞。是故,民間稱之為「錦雞舞」。
2、藝術特色
錦雞舞是苗族人民每十二年舉行一次的祭祖活動中的主要的舞蹈形式。民間的婚慶、迎客禮儀和青年男女的「跳月」的過程中也常常表演錦雞舞。錦雞舞以蘆笙伴奏,表演時女性個個綰髮高聳,頭上插戴錦雞銀飾,穿繡花超短百褶裙,戴全套銀項圈手鐲,腳穿翹尖繡花鞋,打扮得像美麗的錦雞一樣。
民間錦雞舞多以特大號、大號、中號、小號等四支規格不同的蘆笙為主要吹奏樂器,吹奏出低、中、高、特高等多音混合曲,其節奏有序、歡快、流暢,音質委婉悠揚,似若高山流水之聲,苗語稱之「給拉」(GiXLaL),意即如行雲流水、奔放自然。民間錦雞舞的蘆笙曲調豐富,有樂曲一百多首,演奏起來輕快流暢,優美動聽。
跳舞時,男性青年(少者三五人,多則二三十人)吹奏蘆笙於前領舞,女性(以姑娘和中年婦女為主,七八十歲的老人、五六歲的孩童均可隨意參加)排成一字長蛇隊跟在後面,沿著逆時針方向轉圓圈跳。隨蘆笙曲調和舞步的變化而翩翩起舞,舞步時而緩緩前移,時而逆時針方向轉圓圈跳,有時或前或後、或左或右移動,有時或進或退漫舞。舞蹈動作有三、四、七步不等,以四步為主,兼以六步轉身。腿上動作多、上肢動作少,以腰、膝的自然搖動為舞蹈的基本特點。雙腳按蘆笙曲調節奏變換出優美姿勢,雙手於兩側稍往外自然搖擺,加上婦女頭上的錦雞銀飾躍躍欲飛,銀角冠一點一搖,腿邊花帶一飄一閃,百褶裙腳邊的潔白羽毛銀浪翻飛,翩翩漫舞中舞者步履輕盈,酷似錦雞在行樂覓食。每跳一步,舞者雙膝同時自然向前顫動,下肢動作多,上肢動作少,雙手於兩側自然放開,悠然搖擺。人多時,蘆笙手在中間圍成圓圈吹跳,女性在外圍成圓圈漫舞。
僅以四步舞為例,以左腳為先,左腳先向左側輕邁一步,右腳跟著左腳靠攏,然後右腳向右輕邁一步,左腳則又向右腳靠攏,之後又輪到左腳向左邁步,右腳跟上,反覆四次後即轉換跳六步順時針轉身(轉180度),如此往返,逐步側身相隨圍成圓圈緩緩前行。每跳一步,雙膝同時自然向前嬗動,猶如蜻蜓點水;雙手於兩側自然放開,悠然搖擺。人多時,蘆笙手在中間圍成圓圈吹跳,女性在外圍成圓圈漫舞。
民間錦雞舞的蘆笙音樂輕快流暢,優美動聽,曲調豐富,有100多首。1958年,中央民族音樂研究所的何雲、簡其華、張淑珍編著出版的《苗族蘆笙》一書就收錄了丹寨縣排調鎮麻鳥村蘆笙手吹奏的錦雞舞樂曲,譽麻鳥為「蘆笙音樂之鄉」。
3、傳承意義
錦雞舞表現了苗族人民溫和嫻靜的性格,體現出人與自然和諧友好的精神狀態,凸顯著苗族人民古老而絢爛的美感追求,是民間舞蹈中一枝爛漫的山花。如今,錦雞舞在傳播的過程中,已逐步演變。經丹寨文藝工作者的再創造,其舞蹈動作模仿大自然的錦雞動作,有錦雞覓食、嬉戲、展翅翱翔等,其動作輕盈流暢、優雅自然,很受人們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