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外交部副部長張志軍緊急召見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就美方宣布總價值58.52億美元的對臺軍售計畫,即為臺「改裝」其現有F-16A/B戰鬥機,售臺軍用飛機零配件並提供有關訓練項目,向美方提出強烈抗議。(全文後附)
筆者解讀如下:
文中指出:「美方行徑嚴重違反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特別是「八一七」公報原則」。「八一七」公報第六項的表述是:美國政府聲明,它不尋求執行一項長期向臺灣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臺灣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數量上將不超過中美建交後近幾年供應的水平,它準備逐步減少它對臺灣的武器出售,並經過一段時間導致最後的解決。不難看出,停止軍售是沒有設定時間表,中共當時急於發動越戰,需要美國認可,因此沒有堅持而草草簽署。至於性能,「將不超過中美建交後近幾年供應的水平」,時隔三十餘年,當時武器停產了,難道不軍售了?不出售進攻性和最先進的武器應該是無可挑剔。
文章還說:「臺灣問題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涉及中方核心利益」,中共能拿到桌面的「核心利益」太多,足有一火車,這也考慮,那也考慮,什麼也辦不成。其實中共只有一個核心利益——一黨獨裁!
文章接著說:「台海兩岸關係明顯改善,走上和平發展軌道」,「美方宣布新的對臺軍售計畫,無論以何種藉口和緣由進行,都不能掩蓋其嚴重干涉中國內政的實質,都將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嚴重錯誤信號,給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勢頭造成嚴重干擾」。聽這口氣似乎臺灣不需求,而美方強行「對臺軍售」?
顯然不是這回事,既然不是,那大陸領導人何不和臺灣領導人一起協商解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畢竟是「內政」嘛。臺灣想要,美國想賣,買賣雙方達成共識,天經地義,和美國人說得著嗎?實在不行把馬英九這個臺灣省長免了,不就一了百了?
其實中共心知肚明,國民黨某些人身在曹營心在漢,恨不得馬上投入中共懷抱,只是時機不成熟,礙於綠營。做做樣子給人看,就算美國給他原子彈,他敢對中共用?借他個膽子!李登輝、陳水扁執政時,中共動輒「強烈譴責」,如今面對「臺灣新領導」怎麼連個屁都不放?
「事關13億中國人民民族感情」,強姦民意!除了幾個五毛在網上憤憤,沒見誰上街遊行和向政府請願啊。
其實這是大陸當局和臺灣當局演的雙簧給兩岸,主要是給大陸人民看。每當外國對臺軍售,中共就像蒼蠅一樣嗡嗡叫一陣。用不了多久,不了了之,國債照買,市場照開。可以預見,這種雙簧會一直演下去,直至中共不垮臺。
http://news.qq.com/a/20110922/000033.htm?pgv_ref=aio
9月21日,外交部副部長張志軍緊急召見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就美方宣布總價值58.52億美元的對臺軍售計畫,即為臺「改裝」其現有F-16A/B戰鬥機,售臺軍用飛機零配件並提供有關訓練項目,向美方提出強烈抗議。
張志軍指出,臺灣問題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涉及中方核心利益,事關13億中國人民民族感情,始終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問題。美方行徑嚴重違反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特別是「八一七」公報原則,嚴重干涉中國內政,嚴重危害中國國家安全,損害中國和平統一大業和中美關係,與當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勢頭背道而馳,與中美共建合作夥伴關係的精神背道而馳。中方表示強烈憤慨和堅決反對。
張志軍指出,在中美兩國1982年共同發表的「八一七」公報中,美方作出了不尋求執行長期向臺灣出售武器的政策,並準備逐步減少售臺武器直至最終解決的明確承諾。但事實表明,美國並沒有踐行上述承諾,反而以種種藉口一再向臺出售武器。
張志軍表示,2008年5月以來,台海兩岸關係明顯改善,走上和平發展軌道。兩岸簽署並實施《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兩岸交流日趨緊密,兩岸人民和國際社會均從中受益。美方宣布新的對臺軍售計畫,無論以何種藉口和緣由進行,都不能掩蓋其嚴重干涉中國內政的實質,都將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嚴重錯誤信號,給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勢頭造成嚴重干擾。
張志軍強調,一段時間來,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美關係總體保持穩定發展勢頭,取得符合兩國長遠利益的新進展。美方本應珍惜這一來之不易的局面,致力於同中方一道,不斷鞏固和推進這一積極勢頭,而不是再次採取損害中方核心利益和兩國合作的行動。必須指出,美方這一錯誤行徑將不可避免地給中美兩國關係、給兩國在軍事、安全等領域的交流合作造成損害。中方強烈敦促美方充分認清美售臺武器問題的高度敏感性和嚴重危害性,認真對待中方嚴正立場,恪守承諾,立即撤銷錯誤決定,停止對臺軍售和美臺軍事聯繫,與中方一道維護中美關係大局和台海和平穩定。
来源:看中國來稿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