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黃帝圖
漢代初期七十多年都是在運用黃老學說進行治國,並曾造就了文景之治的輝煌。但黃學內容到底是什麼,卻找不到記載。西漢時期流行的「黃老」思想,在中國思想史上一直是個謎。到底是黃帝本來就沒有修身治國方面的著述?還是有其它的情況?沒有人知道。
但是皇天不負有心人,可以說蒼天在為21世紀道德文化的復興、道德文化的源流、大系統論的追根溯源的行程,揭示了一個天大的秘密。
一九七三年,轟動世界華人的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發生了,那就是《黃帝四經》在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經過唐蘭先生考證後,確認《黃帝四經》不是偽書,是幾千年來出土軒轅黃帝的第一本書。
產生和集粹於軒轅黃帝、輯錄和起源於戰國、盛行於西漢初期的「黃學」,即《黃帝四經》,曾經是當時的百家學術之首。
這是一部修身治國的寶典,它包含四部經典:《經法》、《十大經》、《稱經》、《道原經》。 這部寶典為海內外黃帝子孫重新認識黃帝、瞭解黃帝思想提供了可靠的史料依據。軒轅黃帝也就不再是傳說當中的人物,而是實實在在的歷史人物,是中華道德文化道學的締造者和開創者。
臺灣的史學家九十三歲的王寒生先生,聽到這個振奮人心的喜訊, 恨不得一下飛回大陸,一睹為快。但當時海峽兩岸還未通郵,沒有辦法看到真跡。幾經周折,通過日本才搞到《黃帝四經》影印件。
王寒生先生如獲至寶,夜以繼日,嘔心瀝血,先後花近四年時間將《黃帝四經》編譯出來,於一九七六年在臺灣龍華出版社出版發行了。
王老先生在他自寫的序言裡,就直接宣告了:「讀罷四經,我們認識了修道之門逕,更提高了人生境界。如果我們仍然還是懵懵懂懂,那就不可挽救了。縱然再讀書萬卷,也無濟於事。」
我們看看王先生這個評價該有多高!「讀書萬卷也無濟於世」,這就說明《黃帝四經》的研究價值,的確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特別是道德文化皇冠上的明珠。
「在四千年前,我祖已經打開了宇宙奧妙之門,指出了一條上進大道,今日能讀到寶貴經典,是如何幸福!」又云:「黃帝四經出土,如老祖再降人間,這是可幸的,凡是黃帝子孫們,全都應當雀躍而鼓舞。」
史學家王寒生先生,他研究史學一生,有著豐富的經驗,他的這一個發自心靈深處震撼心靈的認識宣言,的確應當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黃帝四經》,是黃帝文化的經典代表之作,哲理豐富,博大精深。其中,所言的「修身平天下」的大道思想,仍為今日修身治世的經典,具有極高的現實意義。用道德方法修身,是治國的基礎和前提。黃帝是先行者和親力、親為者,是後世治國者的楷模與典範。
《黃帝四經》,是黃學所薈萃的黃帝文化的思想,是中華國學的根蒂。黃帝學說的精華,是中華人文文化之集成,是東周之前古代各朝修身治國的指導性經典。
下面扼要介紹一下《黃帝四經》各經的內容。
《經法》
《經法》是全書的總綱。全篇共分九小段,主要講的是治國必須依靠法治。
第一小段《道法》是《經法》篇的總論和概括。主要講述「道生法」和以法制國的理論。「道」為黃老哲學上的專有名詞,指宇宙構成與發展變化的實體與動力。「法」是指法律制度。「道生法」即法令制度由這個最高的存在-「道」產生的,使法令制度具有無上的神聖性。即所謂「法者,引得失以繩,而明曲直者也。執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敢廢也。口能自引以繩,然後見知天下而不惑矣。」這便是「刑名立,則黑白之分已」的理論依據。以後的各段都是圍繞這一中心來論述的。
第二段《國次》:主要講施政、治國必須態度嚴謹,國家才能穩固和興旺,不固執己見,遵循事物變化發展的自然的「度」來辦事,便能獲得「天功」,堅持反對「過極失當」的極端政策。
第三段《君正》:主要講執政必須「從其俗」、「用其德」、「民有得」,方能「知民則」、「民則力」、「民有得」。但對於破壞制度的,在法律面前,「罪殺不赦」。要舉生伐死,文武並行,天下才能賓服。
第四段《六分》:主要講君臣之道。觀國觀主,觀家觀父。君主必須懂得南面之術,不沉湎於田獵酒色,能駕御群臣,臣子必須忠誠老實,一心服侍君主,「不敢蔽其君」。只有「主執度,臣循理者,其國霸昌。」
第五段《四度》:主要論述施政度量分界的四個原則。「四度」是指君臣不得易位;賢與不賢不能並位;動靜有時;生殺有度。這是四條施政原則。違背「四度」,就會「失本」、「失職」、「失天」、「失人」。這就是叛逆、動亂、背時、暴亂產生的原因。所以說,「審知四度,可以定天下,可安一國」。
第六段《論》:講君主應該根據自然規律以法天則地,循名責實。順四時之度,應動靜之變來制定自己的統治策略。掌握「六枋」,「六枋備則王矣」;審察「三名」,「三名察則事有應矣。」以此來治國,就會「有國將昌,當罪先亡。」
第七段《亡論》:闡述國危、君滅的道理。
第八段《論約》:講述人事「順則生,理則成,逆則死」,要符合天地四時之自然法則。即「參之於天地之恆道,乃定禍福死生存亡興壞之所在。」這樣便「萬舉不失理,論天下而無遺策。」
第九段《名理》:這是全篇的總結。主要論述「道」的本質和功能。「道者,神明之原也。」其特徵是「有物始口,建於地而溢於天,莫見其形,大盈終天地之間而莫知其名。」「重柔者吉,重剛則滅。」
《十六經》
《十六經》是第二篇。主要論述政治、軍事方略。共分十五小段。這篇是以黃帝君臣對話的形式來敘述其主要思想的。
《立口》:主要論述黃帝必體天地之德,心虛靜自守,才能成名於人。黃帝之所以能統治天下是「受命於天」。「定位於地」的緣故。
《觀》:講黃帝命令大臣吸取四方的經驗,按照事物「盛而衰,極而反」的規律,上察天道,下視民情,而後「布制建極」,制定好完整的治國策略。
《五正》:以黃帝和大臣閹冉對話的形式來討論佈施五政,如何止始的問題。指出「始在於身,中有正度,後有外人,外內交接,乃正於事之所成」的道理。其中還提出「作爭者凶,不爭亦無成功」的觀點。
《果童》以大臣果童名作為本篇的題名。用黃帝與果童對話的形式,提出人不分高低貴賤的思想。
《正亂》是黃帝的大臣力黑、高陽,與太山之稽的對活。通過對黃帝與蚩尤六十次戰爭的分析,總結出必須做好充分的戰前準備,利用敵人的弱點方能克敵制勝。
《姓爭》:敘述黃帝之臣高陽與力黑的對話。主要談到「靜」與「爭」、「刑」與「德」的關係。主張發揮各自的功效,採用靜動相輔,刑隱德顯相互配合的辦法治理國家。
《雌雄節》:雌雄節,這是古代關於治道的兩種基本態度。主張聖人守清道而抱雌節,柔弱以靜,以柔克剛的為人處事哲學。
《兵客》:主要講述用兵作戰必須因天時,因地利,因人力,才能作出正確決斷。「三遂務從,兵有成功。」「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因此用兵作戰必須符合天道。
《成法》:是黃帝與大臣力黑的對話。提出要依據法律來治理國家的思想。
《三禁》:主要闡述行事要遵守一定的規範。指出「行非恆者,天禁之。爽事,地禁之。失令者,君禁之。」的三禁原則。這是國家興盛的保障。反之要受到上倉的懲罰。
《本伐》:指出挑起戰爭的三個原因:「有為利者,有為義者。有行忿者。」各種戰爭其結果各有不同,只有義戰,方能取勝。
《前道》:指出治國必須以道作為前導、唯道是行的思想。只有「上知天時,下知地利,中知人事」,方能國富民強。
《行守》:講為人處世應該遵守的法則:不搞陰謀,不持雄節,心表如一,戒驕戒躁。同時指出「言之壹,行之壹,得而勿失。言之採,行之配,得而勿以。」的用人方針。
《順道》:講戰爭中要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用「單視不敢,明勢不能,守弱節而堅之,胥雄節之穹而因之」的方法,麻痺敵人,以智取勝。
最後一段無題名,主要講道家清靜無為的本質。提出「刑恆自定,是我俞靜。事恆自瓴,是我無為」的觀點。
《稱》
第三篇《稱》,此篇不分小段,主要講統治策略的「度」和「極」的。指出行事要有準則,治國要有儀錶法制,這就是「度」。君主的行為要合於天時地利,順乎民心,「毋失天極,廢數而止」。這就是「極」。主張施政、行法必須權衡度量,不走極端,物極必反的作法。
《道原》
第四篇《道原》:主要講的是宇宙觀。此篇不分小段。集中論述了「道」的本質、性質和功能。指出道是無名無形,無為而無不為的。其中有一主要思想即強調統一,提出只有黃帝這樣偉大的人物才能完成統一中國的宏大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