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椅古村風貌 (網路圖片)
湖南沅水上游,雪峰山南麓,巫水河畔有個古渡口叫渡輪田,即現在的高椅,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宛如一把高高的太師椅。
高椅村共有590餘戶2200多人,85%為楊姓,侗族人。古村規模宏大,建築奇特,深藏著許多秘密和驚奇。整個村落至今保存著明清時期連續500年間修建的古民居104棟。村落以五通廟為中心,呈梅花狀分成5個群落,村中道路縱橫交錯,宛如網狀鋪開。民居一律青磚牆,兩端成梯狀翹角馬頭高聳,夾峙著一條條青石板小巷,縱橫交錯,曲折幽深。每戶獨立小院,又與鄰家相通,有明代江南風格,又有濃郁的沅湘侗家風情。
走進民居大門,照壁上色彩斑斕的繪畫,或大禽猛獸,或松菊梅蘭,或瓜果牛羊,可以據此判斷出主人是武將、文人或農家。飛檐脊飾各異,極精美。院子裡都是木質兩層穿斗式小樓,廳堂、居室的門雕、格扇、欄杆十分精巧。
高椅村有座古墓,墓主是高椅楊姓始祖母蔣氏,被高椅人尊稱為蔣太君,是宋末元初的一位抗元女英雄。元軍南下入侵高椅,她為了保護百姓,帶領全村人抵抗元軍。村民為了紀念她,將她安葬在這裡。
月光大院也值得一看,它於光緒二十年失火被毀,僅剩月光樓。民國初年,新主人曾到國外留學,接受了西方思想,回來後將月光樓改建成中西合璧的建築,即現在的月光樓,晚上可以欣賞皎潔的月亮,感受月光沐浴的愜意。
高椅著名的景點還有紅黑魚塘、五通廟、防盜缸。紅黑魚塘開鑿於清嘉慶末年,左塘餵養觀賞魚,名紅魚塘;右塘餵養食用魚,名黑魚塘,兩塘碧菏漣漣,可供納涼、觀賞、消遣,也提供消防用水,與村內排水系統相通,有蓄水池的功能。五通廟始建於南宋,明代中期擴修,清乾隆再次擴修,專供村人祭祀。防盜缸所在住宅為明朝早期建築,主人是當時首富,為了防盜竊,在廚房裡埋有一口缸,直徑60厘米,深55厘米,缸口與地面持平,平時蓋上木板,碗櫥置上遮掩,用時可以監聽50米外的腳步聲。
沿巫水河逆流而上到唐洲村,透過清澈透明的江水,可以看清水底的鵝卵石。我忍不住把手伸進水中,讓濺起的水花滌蕩心扉;鸕鹚站在竹排上,監視著魚群的活動,兩岸散落的古村落,組成一卷卷山水。新中國成立時,唐洲村有48戶人家,40戶被劃為地主,富裕程度可想而知。幾百年來,唐洲村保留著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習慣。各家堂屋門上的古匾,彰顯著舊日的輝煌和榮耀。
為了看清高椅古村的全景,我回到入村的山坡上,爬上高椅廟的後山,整個高椅美景盡收眼底。走完高椅,我對侗族人民的智慧由衷地感嘆和欽佩,對於他們的建築藝術更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