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中國人未必知道的是,懸掛在天安門城樓上的第一張巨幅肖像並不是毛澤東,而是創建國民黨並被稱為「國父」的孫中山,時間是1928年蔣介石北伐勝利後。據民國報紙《時報》於1928年8月24日刊發的一張照片可以證實,當時工人正在天安門城門的正中央懸掛孫中山的一張巨幅標準像,兩邊還挂有孫中山的遺囑:「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
事實上,以往的中國並沒有懸掛政治領袖的傳統。隨著西學在近代中國社會的傳播,西方政治領袖肖像懸掛在公共場合和重要儀式的作法為清朝末代皇帝以及國人所接納。民國袁世凱統治時期更是將自己的肖像鑄在銀幣上,「袁大頭」就這樣走入了千家萬戶。而國民黨集會時亦在講臺中央懸掛孫中山的肖像,這也就不難理解當秉承孫中山遺志的蔣介石北伐成功、統一中國後,要在天安門城樓懸掛其標準像。因為此舉正是為了告慰1925年逝於北京的國父,讓他「看到」國民黨治下的中華民國的旗幟終於飄揚在古都上。
北伐成功後的蔣介石於1927年在南京成立了南京國民政府,並在政治、經濟、軍事、教育等方面採取了新的措施。此後的十年,是國民黨統治下的一個黃金髮展時期,並且出現了短暫的繁榮期,特別是上海之繁華亦令今人驚嘆。
1931年日軍攻佔東北後,蔣介石意識到了日本侵略中國的野心,他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開始了」,與日本的戰爭將是無可避免的。不過,蔣介石清醒地知道中日兩國的實力有著很大的差距,因此提出了「持久」抗戰的思想,同時開始在軍事上進行準備。如訓練部隊,購買武器,並在德國軍事顧問的幫助下,裝備成40個師的兵力。此外,蔣介石還將全國戰場分為五個方面,並在這些地方建立工事和陣地。他還與西南地方軍閥建立關係,以便將來退守時可以在此繼續抗日。
1937年日軍全面侵略中國後,蔣介石率領國民黨軍隊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抗戰。蔣對日本侵略和世界形勢的看法,「日本無持久作戰的戰略資源。只要能與日軍週旋到某一程度,它若不是北侵西伯利亞,就是南下南洋群島(印尼),引起對蘇聯或歐美對抗。西伯利亞只有煤鐵,唯南洋才有橡膠」。因為橡膠的原因,「日軍非與美歐衝突不可。如此中日戰爭將成為世界大戰之一部分,而將與世界大戰同時結束」。一切正如蔣介石所預料的那樣,日軍南下,與美歐產生了衝突。同盟國在對日本宣戰後,中國的抗日戰場成為了世界反法西斯戰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抗日戰爭最終取得了勝利。無可否認,沒有中國國民黨的持久抗戰並將大量日軍拖在中國戰場上,世界大戰勝利的進程將會被延遲。
而國民黨為此則付出了慘重的代價: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日會戰22次(雙方兵力超百萬的),重要戰鬥1117次,規模小的戰鬥28931次,陣亡士兵超過3250000人,將軍陣亡200名。國民黨的驕人戰績是:日軍傷亡近一百萬,日軍在中國被打死的129名將軍中126人是被國民黨軍隊打死的。
正是因為蔣介石領導下的國民黨的持久抗戰讓美歐刮目相看,美英在抗戰後期宣布蔣介石為「四強首腦之一」,並邀請其參加開羅會議,討論制定聯合對日作戰計畫和解決遠東問題。在1943年的開羅會議上,蔣介石的巨幅肖像首次出現在國際舞台上,與羅斯福、邱吉爾的肖像並列。抗戰勝利後,蔣介石的聲望達到了頂點。1945年12月3日,一張巨幅的蔣介石的標準像首次出現在天安門城樓上。這是他1944年當選為國民政府主席後、身穿戎裝時照的照片。這張照片不同於此前和此後的懸掛方式,而是直接豎立在城樓之上,其頂端業已達到第二層,城樓下則懸掛著「天下為公」四個大字的匾額。
國民黨敗走臺灣,蔣介石的標準像也被運到了臺灣。天安門城樓上開始懸掛起了毛澤東畫像。雖然蔣介石的畫像被大陸禁止了,但蔣介石卻以另外一種方式,贏得了人民的尊敬。
臺灣之所以能成為民主的典範,除了民運人士前仆後繼的努力之外,在國共內戰中失敗的蔣介石退守臺灣後,決意實行政治和經濟改革,也是重要原因。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院保管和向公共開放的《蔣介石日記》,對於蔣介石怎樣在臺灣啟動改革有詳細的記錄。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院華裔研究員郭岱君先後介紹了蔣介石是一個怎樣的人,蔣介石如何領導抗戰,和蔣介石在中國大陸的最後日子。蔣介石1975年4月5日於臺北病逝,他的日記寫到1972年7月21日。在長達57年的日記中,關於臺灣的記錄有23年。
郭岱君談到《蔣介石日記》中關於國民政府在國共內戰中遭遇敗局,決定退守臺灣時說,「他寫道‘臺灣尚未被共黨分子滲透,可以視為一片淨土,今後應積極加以建設使之成為模範省。’他這個時候也知道在大陸失敗了,他說‘只要有臺灣在,共產黨就奈我何也。’」
國民政府退守臺灣之初,臺灣處於風雨飄搖之中。但蔣介石在1950年8月1日即成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親任改造委員會主席,帶領國民黨揮別過去,走向新生。1951年,臺灣首次舉行民主選舉,郭岱君說,「151年,韓戰還沒有爆發,美國是放棄臺灣的,臺灣岌岌可危。可是這個時候他舉辦臺灣縣市長的選舉,議會的選舉,你想想看,能夠做這些,要有多大的勇氣和決心,冒多大風險啊。」
在民主選舉的同時,臺灣實行了溫和的土地改革,包括地主收取地租不得超過土地全年主產品收穫量的37.5%的「五減租」出售給農民的「公地放領」,由政府從地主手中徵購超過限制的土地,轉售給無地農民的「耕者有其田」。隨後又實行由計畫經濟轉化為市場經濟的改革。郭岱君說,「國民黨從來都是計畫經濟。怎樣從計畫經濟轉化為市場經濟,這是驚天動地的改革。我們知道中國大陸也改革開放30年了,現在還沒有完成到真正的市場經濟。可是當年臺灣在10年之內,就從計畫經濟轉變成市場經濟。現在回想起來,他們怎麼敢在那個風雨飄搖的時候,做這麼大的翻天覆地的改革!」
2004年12月,蔣介石的孫媳婦蔣方智怡把從1915年到1972年共63冊《蔣介石日記》,交給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院保管並授權向公眾開。自2006年3月開放以來,每年都有上千名學者和民眾前來閱讀和研究。一個真實的蔣介石便呈現在世人面前。許多研究者尤其對國民政府敗退臺灣後,蔣介石帶領國民黨銳意改革由衷敬佩。負責整理和研究《蔣介石日記》的郭岱君說,「我們政治學者也有一個共識,就是古今中外,從來沒有一個政黨在大失敗之後,能夠從另外一個地方又站起來,唯一的例外就是中國國民黨。這裡的核心人物就是蔣介石。」
在中國青年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的《蔣介石與美國》一書中第357頁揭示出一件往事,在1964-1966年訪臺的美國國務卿臘斯克在回憶錄《如我所見》中記到在臘斯克向蔣介石婉轉解釋美國將不會協助反功大陸,也不會進行傳統的流血戰。
蔣介石認為美國正在考慮對中國大陸動用核武器,於是怒不可遏的對臘斯克說:「你們絕對不可以用核武器對付中國大陸」。臘斯克這時忽然意識到蔣介石作為中國人的民族情感,超過了他要做一個全中國的統治者,因此臘斯克立即說:「總統先生,你說的對」。
蔣介石即使放棄反攻大陸的機會,也絕不願意災難降臨到自己同胞頭上,他的民族感情超越了一切。1959-1961年中國大陸發生大飢荒,蔣介石號召國際社會及海外華僑盡一切可能救助大陸飢民,並施放物資氣球到大陸沿海地區。而同一時期大陸的糧食正在源源不斷的運往蘇聯。有記者問蔣介石:「為何閣下政府贊成解救大陸災荒的建議?閣下豈不以為大陸人民對匪偽政權之不滿,可以加速動搖匪共政權嗎?」蔣介石答:「吾人讚同解救大陸災荒之種種措施與建議,乃基於同胞愛與人道主義之立場。吾人不能坐視大陸人民飢餓,不予救濟。」
中國大陸爆發文化革命運動後,蔣介石立刻在臺灣掀起文化復興運動,致力復興傳承中華文化,在晚年也不忘囑咐國人一定要「復興中華文化,光大固有歷史」。
中印邊境戰爭中,美國和蘇聯都支持印度。當時中華民國政府是國際承認的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很多國家敦促蔣介石承認麥克馬洪線,以便配合國際上的反共,誰知蔣介石發表聲明說:「麥克馬洪線是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的,中華民國政府絕不承認麥克馬洪線」,並在聯合國一天一個抗議,向國際社會宣示中國捍衛主權的決心。
1974年1月19日,越南侵入西沙海域爆發西沙之戰,蔣立即指示中華民國外交部發布「中國領土不容侵犯」的嚴正聲明,並稱「中共如不出兵,我即出兵」。中共海軍艦艇往來東海、南海,都要繞道臺灣東南的公海,避免摩擦和衝突。這次因軍情緊急,毛澤東指示「直接走」。正在陽明山養病的蔣介石,對西沙戰事也很關注,看著送來的電報︰「海軍導彈護航4艘,清晨抵達東引島一側,企圖穿越臺灣海峽。」蔣介石語重心長地說︰「西沙戰事緊啊」,軍方心領神會,作了妥善佈置。當天晚上,解放軍東海艦隊4艘導彈護衛艦順利通過臺灣海峽,國軍不僅沒開炮,還打開探照燈,助共軍艦隊順利通過。
洛杉磯著名政論家於摩西稱,他曾在蔣介石位於大溪的官邸發現了蔣當時的手令,其中寫道:「查我東海艦隊,赴西沙作戰,沿線我國軍,開放航道,太平島軍醫院隨時待命,救治西沙之戰傷員……。」
1959年7月31日廬山政治局常委會批判彭德懷,毛澤東說︰「一些同志認為日本佔地越少越好。後來才統一認識︰讓日本多佔地,才愛國。否則變成愛蔣介石的國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第182頁。)」在西沙之戰這個檢驗民族感情的時刻,蔣沒有說「讓越南多佔地才愛國。否則變成愛毛澤東的國了。」
毛澤東在1955年對芬蘭駐華大使說:「要殺光中國人,美國原子彈太少。即使美國向中國扔原子彈,在地球上炸個洞或把地球炸得粉碎,或許對太陽系是件大事,但對於整個宇宙來說仍然是無足輕重。」1958毛澤東寫信給赫魯曉夫說:「為了我們最後的勝利,為了完全消滅帝國主義,我國人民願意承受美國的首次核打擊。這不過是死一大堆人罷了。」
毛澤東甚至提出由中方把美軍引入中國內地,然後邀請蘇聯投擲原子彈在中國境內全部消滅美軍的瘋狂「戰略設想」。……
毛澤東和蔣介石,現在都已經作古。當天安門的畫像,卻在提示著人們。也許將來總有一天,後人會知道真相;也會知道才是真正的民族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