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年來,盤古開天地的故事一直在神州大地廣為流傳,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然而盤古開天地是怎麼回事,人們卻知之甚少,或一片茫然。本文將有關資料拾掇於後,供讀者參考。
一、古書記載與民間傳聞
唐歐陽詢等《藝文類聚》卷一引《三五歷紀》:「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故天去地九萬里。」
清馬驌《繹史》卷一引《五運歷年紀》:「首生盤古,垂死化生,氣成風雲,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嶽,血液為江河,筋骨為地理,肌肉為田土,發髭為星辰,皮毛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甿。」
明周遊《開闢衍繹通俗志傳》第一回云:「(盤古氏)將身一伸,天即漸高,地便墜下。而天地更有相連者,左手執鑿,右手持斧,或用斧劈,或以鑿開,自是神力,久而天地乃分。二氣升降,清者上為天,濁者下為地,自是而混茫開矣。」
明董斯張《廣博物誌》卷九引《五運歷年紀》云:「盤古之君,龍首蛇身,噓為風雨,吹為雷電,開目為晝,閉目為夜,死後骨節為山林,體為江海,血為淮汝,毛髮為草木。」
以上所引,為盤古神話之古說,其開闢之狀,頗具哲理,而民間所聞,頗能得其情狀,可以與古傳盤古神話相互補充。
二、神跡留存
盤古廟:《述異記》上卷:「今南海有盤古氏墓,亙三百餘里,俗雲,後人追葬盤古之魂也。桂林有盤古氏廟,今人祝祀。」今河南省桐柏縣亦有盤古山,盤古廟,祀盤古。每年舊曆三月三日必舉行盤古廟會,鄉民絡繹不絕前來參加。另外,湘鄉有盤古保,雩都有盤古祠,成都、淮安、京兆皆有廟祀。宋羅泌《路史·前紀一》註:「荊湖南北今以十月十六日為盤古氏生日。」《元豐九域志》:「廣陵有盤古塚、廟。」盤古神話之遺蹟至宋時尚散見於各地。《錄異記》卷四且云:「廣都縣有盤古三郎廟。」盤古有「郎」尤為可異。
盤古足跡:清袁枚《子不語》卷二二「盤古足跡」條:「西洋錫蘭山,高出雲漢,其巔有巨人足跡,入石深二尺,廣八尺雲是盤古皇帝開天落地之足跡。」《述異記》上卷:「南海中盤古國,今人皆以盤古為姓。」
古書的記載、民間的傳聞以及神跡的留存,都彰顯出盤古的神奇和殊勝。一個有血有肉、活靈活現的神凸現在世人的眼前,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