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長城是我國古代一項偉大的軍事防禦工程,它巍峨雄偉,氣勢磅礡,舉世矚目,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然而,至今還沒有多少人知道,在我國冀中平原頂端的燕南大地,筑有一條可與其相媲美的「地下長城」--宋遼地下古戰道,中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副主任史樹清先生在河北省廊坊市永清縣考察了宋遼地下古戰道後激動不已,即席賦詩道:「萬里長城與戰道,地平上下兩奇觀!」
2006年5月25日,永清縣的地下古戰道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國家的名義肯定了這一被專家學者稱之為「沉睡千年的地下軍事奇觀」的巨大歷史價值。
永清縣發現古戰道
永清縣位於京津保三角地區中心,縣城距北京和天津市區均約60千米。該縣建於西漢元年(公元前206年),為益昌縣。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由唐玄宗李隆基定名為永清。清末以來,居民們不斷在地下發現了古地道,但當時的人們無法認清其真實面目,更無法估量它的歷史價值,致使這些藏於地下、曲折幽深的地下建築一直未有人深究。
1988年,永清縣委、縣政府抽調精兵強將成立了縣古地道開發小組,重點對瓦屋辛莊村的一處地道進行挖掘和探查,經過3個月的發掘,查清此洞共200多平方米,由兩個「迷魂洞」和一個「 藏兵洞」組成。1號「迷魂洞」洞頂距地面3.7米,南端為東西通道,長2.9米,寬0.48米,通道的兩端各有一個方坑,上面蓋有插板磚。該通道東端向北通,經過錯綜的通向變化後,進入一個南北通道,然後又有折彎。這組地道曲折迂迴,拐角均呈90°,人若進去猶如走進迷宮,拐了幾個彎後就不知東西南北了。
2號「迷魂洞」被破壞嚴重,發掘不全。該洞位於1號「迷魂洞」東北兩側。其迂迴曲折如一號洞。進入通道前行1.6米,有3層台階,地道順台階向下往東延伸,距台階3.2米處,兩壁出現閘槽,看上去以前曾有過閘門,再向南拐彎後,與1號「迷魂洞」隔牆相接,此洞再向南拐彎後又分為兩支......這個洞亢竟起於何方,落腳何處,仍不為人所知。
「藏兵洞」位於瓦屋辛莊村古地道群中心位置。它雖然不像「迷魂洞」那樣撲朔迷離,但也經常變幻方向,此洞距地表1.7米左右,有3層向西的台階,下台階後向北拐進入一個南北走向的通道,通道中有5間並排的小屋,每間屋大約2平方米左右,可以藏人,通道和小屋都鋪有地磚,每間小屋均分為兩組,中間有一通道相隔,兩組小屋與通道相接的開口方向相反,即使點燭相照,也不能一覽無餘,隱蔽性很強。更使人驚異的是,「藏兵洞」的一個出口竟然是在一口水井裡面。
這樣的地道會使人很自然地聯想起抗日戰爭時期冀中平原上用於抵禦日寇的地道和電影《地道戰》。二者的內部結構都比較複雜,都具有窄小的迷魂洞、迷障巷道、翻板、閘門等軍事設施,然而,他們又有一些明顯的不同之處;一、抗戰時期的地道中,除了廁所之外,幾乎沒有其他生活設施,永清古地道中有通氣孔、燈臺、蓄水缸、土坑等生活設施;二、抗戰時期所筑的所有地道,沒有一個是用磚鋪就的,而永清古地道卻全部都是用磚石鋪砌而成。這說明,抗戰時的地道是臨時性的,是一種臨時性的隱蔽所或臨時性的戰鬥設施,人們每次進去的時間都不長,不需要用許多生活設施:而永清古地道則顯然可以供人們在裡面長期棲息。由於全部都是用磚石鋪砌而成,它就像一個永備工事,可以經數百年乃至千年而不至崩塌損壞。
從地道是否用磚這一點上可以看出二者挖掘建造方法的大不相同。永清古地道是先在地面上像挖地基那樣挖出深淺不一、形態不一、大小不一、延伸曲折、走向不定的各種坑道,然後在底上鋪磚,在兩側鑲磚,在上面用磚打旋頂,最後在旋頂上填土夯實並加以偽裝,建造這樣的地道要燒很多的磚,要花費很多的人力物力,沒有政府的統一組織,單靠老百姓的力量是無法完成的。
經過1988年的挖掘調查認定:永清縣古地道涉及6個鄉鎮11個村,分布面積達300多平方千米。它不僅分布面廣,而且有相當嚴密的布局,它以南關為起點,呈兩條主線分別向東南和西南兩個方向延伸,猶如一隻展翅的鳳凰,一翅直指信安鎮(古淤口關),另一翅指向霸州鎮(古益津關),洞體結構呈立體分布,最淺處距地表不足l米,深處則達5米:洞體高矮不一,寬窄不一,延伸曲折,走向不定。建築材料均為30×16×18厘米的巨型青磚。
專家學者們經過分析討論一致認為,永清古地道不是簡單的藏身洞,不是老百姓個人所為,其性質是宋代軍民經過精心策劃、在統一組織領導下建造的大型永久性地下軍事工程,也是邊關禦敵的配套工程。
宋代為何修建古戰道?
當年來國為何要在永清地區開挖這種堅固的防禦性的地道呢?要講清這個問題,還得從五代時說起。
在中國古代,中原農業民族與北方遊牧民族的對抗與戰爭是貫穿歷史的一條主線,在五代時期的公元936年,後晉石敬塘為了答謝他的「父皇」契丹王助其登上皇位,把燕雲十六州統統割讓給了遼國,之後,遊牧民族與農業民族的分界線就從長城、秦嶺一線南移到了河北平原地帶,燕雲十六州大約相當於現在的北京市和山西的北部這一帶,北京這一帶有太行山和燕山山脈,割讓給遼朝以後,北京以南就是500里或800里平川,無險可守,遼朝的騎兵完全可以任意馳騁縱橫。
後周是五代的最後一個王朝,後周的第二任皇帝周世宗柴榮是一個頗有作為的帝王,他收復了燕雲十六州中的莫州(今河北任丘市)、瀛州(今河北河間)、易州 (今河北易縣)三州以及瓦橋(今河北雄縣)、益津(今河北霸州)、淤口(今霸州信安鎮)三關,遂以瓦橋關置雄州,以益津關置霸州,後又以淤口關置信安軍,這時永清也隨之被收復,屬霸州。
顯德七年(公元960年),後周殿前禁軍的最高首領--殿前都點檢趙匡真,「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成為宋朝的開國皇帝。其弟弟趙光義繼位後繼續南北征戰,完成了對南方的統一,並且打敗了北方的北漢政權。
宋軍消滅北漢後,隨即向遼田發起進攻。力圖全部收回燕雲十六州,遼國當然不肯放棄這塊豐美的土地,雙方展開激戰。結果,北宋傾國之力的兩次進攻均遭慘敗,陷入被動應付的局面,遼國在取得這兩次勝利後即發兵南侵,雙方又經歷了殘酷的君子館之戰和易州(今河北易縣)諸戰,互有勝負。後來,遼軍在徐河(今河北滿城、徐水境)之戰受挫後的數年中未大舉南攻,而宋朝因精銳部隊基本消耗殆盡,不得不在戰略上發生重大轉變,即放棄以武力收復幽薊的打算,將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禦。
永清最靠近北京,位於霸州的北部,於是永清一帶便成為雙方反覆爭奪的戰場,而今永清縣發現的古戰道處於古戰道的最北端,位於宋軍北部防線的最前沿,它由縣城城南分兩處走向。一是從永清縣城南關西南通往霸州城,一是自永清縣城東南通向霸州信安鎮,霸州城和霸州信安鎮都是宋軍屯兵的重鎮,前線遼敵一有動向,即可迅速將情報送達指揮部,據此即可肯定,永清古戰道就是北宋軍民為防禦遼軍而規劃修建的。
古戰道為何時修建?
對於永清古戰道於何時修建的問題,專家們形成了兩個一致的意見,其一,古戰道為宋代所建。此論的直接證據是古戰道的建築材料--青磚,因為古戰道的砌磚與雄縣祁崗宋代的地道磚規格同一,其硬度、其土質也與宋代地道磚別無二致。另外,在元、明、清三代,從河北地區的戰略態勢看,沒有大規模構筑地道的必要,而地道中出土的文物又表明他們不可能早於宋代。
其二,古戰遭建於公元1000年前後的宋遼對峙時期,然而,這個對峙時間很長,達165年之久,更加準確的時限為何時呢?筆者在看了一些歷史資料之後,認為最有可能的時間段是在太宗瑞拱二年(公元989年)至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的15年間。
宋遼對峙雖然從北宋消滅北漢的公元979年就開始了,但那時北宋對遼是處於攻勢,企圖全部收復燕雲十六州,兩次兵敗幽州後又與南侵的遼軍展開連日激戰,那段時間來不及構筑「水長城」和地道等防禦設施,只有真正確定了防禦戰略之後,才可能規劃並大規模地破土動工。
北宋在太宗瑞拱二年(公元989年)由進攻轉為防禦戰略,宋在河北中部西起保州(今河北保定),東至泯姑海口(今天津溏沽附近)的東西900里,南北六七十里的地區,利用原有河水塘泊,加以疏通,筑堤蓄水,廣置稻田,把平原搞成水澤並連成一線,也就是當時號稱的「水長城」。同時設寨28,立鋪125,用以阻止遼軍鐵騎,但是,在廣闊的平原上抵禦遼軍僅僅依靠水澤和一些據點是不夠的,根據平原上的土質條件,當地軍民極有可能秘密地採用地道戰法來抵禦強大的遼軍,因此筆者認為,永清古戰道最有可能開挖的時間是從公元989年北宋轉入戰備防禦階段之後。
北宋太宗瑞拱二年(公元989年),遼軍在徐河戰敗後至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10年間沒有發兵南侵。這段時間正是北宋軍民大力構筑防禦工事的最好時機,宋咸干二年(公元999年)9月,遼軍又一次開始南侵,先後對河北干原發動了3次大規模的進攻。宋軍經過近10年的休養生息,實際的總兵力超過丁遼軍,加上憑藉水澤、地道等防禦設施,也有相當的戰鬥力,雙方在河北大地你來我往,拉鋸激戰,屍橫遍野。至宋咸平六年(公元1003年),戰爭以宋軍的2次失敗而告終。經過3次失敗,宋朝君臣進一步感到了河北邊防的虛弱,於是又一次大規模地整治河北邊防。這期間也極可能組織軍民秘密地挖掘地道。
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八月,遼國在準備了一年之後,又一次向北宋發起大規模的進攻,遼軍於河北突破唐河防線,經過贏州、天雄軍激戰後,繼續南進,此時,遼軍已打得筋疲力盡,損兵折將,成為強弩之末,它一方面繼續進攻,一方面主動向來朝提出議和停戰。當遼軍圍困澶州之時,宋真宗御駕親征到達澶州,但他胸中無數,畏敵如虎,也想停戰妥協,遼宋在澶州擺開決戰架勢的同時開始進行緊張秘密的和平談判。至十二月初,雙方達成了停戰協議,協議規定宋朝每年送給遼絹20萬匹,銀10萬兩,遼國主「願兄事南朝(指北宋)」。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末國不敗而敗的「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的簽訂,給斷斷續續長達26年的宋遼戰爭畫上了一個句號,此後,至遼朝滅亡的百餘年間,宋遼雙方彌兵敦好,邊境未再以兵戎相見,「兩國享無事之福者且百年」。
古戰道有可能為楊延昭所治
自古以來,楊家將大戰遼兵的故事就在永清縣廣為流傳。
隨著古地道的發掘和研究的深入,人們認為這些傳說並非空穴來風,北宋年間這裡的確發生過驚心動魄的激戰,據調查,永清縣建於宋代的55個村莊中,村名與宋遼戰事有關的村就達36個,如幾個鄉中以營命名的村子有數十個,相傳正是宋軍72座連營。
據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編的《霸州志》記載:「引馬洞,為楊延昭所治,始自城中,通雄縣:每遇虜至,必以出師。」這一記載非常明確地指出霸州(含永清)的地遭為楊延昭(楊六郎)所治,也與楊延昭在宋遼邊境的一段經歷相合。
楊延昭是楊家將第二代代表人物。在宋太祖趙匡胤二次發兵進攻幽州時,楊延昭隨父親楊業一起出征,作戰勇猛,楊業陣亡後他丁父憂3年,爾後到河北邊防前線任職,澶州之役,楊延昭反對議和,與當時的宰相寇准不謀而合,但是北宋朝廷並未對此做出反映,楊延昭就自己率領人馬進入遼國境內,攻破佔城(今山西廣靈西南),取得不小的戰果。以後澶淵定盟,楊延昭因為守邊功高屢次升遷,成為高陽關路的最高軍事首長,主持河北一線的邊防。
高陽關、益津關、瓦橋關是河北邊防的重要關口,都在楊延昭的管區之內,所以歷史上留有「楊六郎把守三關」的美談;在楊延昭等將領的率領下,霸州(含永清) 等地的邊民同仇敵愾共禦遼敵,婦女兒童都能騎馬射箭。後來楊延昭受投降派的壓制,壯志難酬,大中樣符七年(公元1014年)正月七日,滿懷憂憤地死在邊防線上,卒年57歲。
永清縣就是當年楊延昭的防區之一。根據楊延昭在宋遼交戰之際鎮守河北邊防十五六年這一歷史事實,根據《霸州志》記載,不少專家斷言,永清古戰道即使不是楊延昭為首主持修建,他也一定參與領導過具體的修建。
古戰道工程浩瀚,沉睡千年;楊延昭功勛卓著,名垂千秋。永清古戰道和英雄楊延昭的名字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