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人員從墓室中挖出墓誌(圖/東南快報)
墓誌背面有一層厚約2厘米的附著物(圖/東南快報)
古墓竟由宋墓套著明墓
隨著南平浦城乾屍墓地現場挖掘工作的進行,反而出現了更多的謎團。
被大家寄以厚望,可以解開乾屍身份的墓誌出土了,根據墓誌正面的字判定,乾屍是明代張姓「處士」,而墓誌背面記載生平墓誌銘文,卻被厚厚的附著物覆蓋。這反常的行為,讓乾屍的身份蒙上了一層神秘。
而更讓考古專家感到驚奇的是,在這個古墓竟然是由一個宋墓套著一個明墓:「張處士」的墓誌放在宋代墓室的前方,宋代墓室變成甬道,後面則藏著明代墓室。
墓誌出土銘文被掩蓋
墓誌呈正方形,長度約70厘米,正面刻有9個大字,經過考證,暫時認定這9個字為「明處士吳峰張君墓誌」。
考古專家認為,從該墓誌的正面可以判定,該乾屍是明代的張姓「處士」。「處士」一般理解為沒有當過官,但在當地很有名望,或生活在顯赫家族中,或隱士之類的人。另外,墓誌的背面就是乾屍的詳細生平。可讓專家疑惑的是,該墓誌的背面竟然被幾層油漆蓋住,厚達到2厘米左右,根本沒辦法看清裡面的文字。也有專家認為,這附著物可能是另外一種材質的石頭。
因墓誌銘被遮蓋,專家們開始對這人「處士」的身份提出質疑。專家們認為,這人可能是一聲名顯赫的人,其後人考慮到他身份,擔心被盜墓者騷擾,所以故意將他寫成「處士」,也有可能這人是一當時著名的隱士,故意不讓人知道他的真實身份。
據推測,墓主歸隱山林多年,鬱鬱不得志,最後含恨而終,死後連墓誌銘也不願公之於世。
不過要解開這人的身份之謎,還需要將這些油漆剝開。
宋、明古墓前後相連
在昨日的挖掘過程中,驚奇地發現,古墓不止一個:在現有的明代古墓正前方,還有一個墓室,兩個墓室之間幾乎沒有間隔縫隙。
初步判斷,前面的是宋代墓室,估計由於密封性不好,棺木連同屍身都早已腐壞,目前沒發現墓誌銘、墓碑。
根據古代葬俗,幾乎沒人會在原有墓地上重新建墓。除非一種可能,就是明代古墓在建的時候,為了防止盜墓,利用宋代古墓做個障眼法,來隱藏後面真正的墓室。
邱文彬也認為這個宋代墓室很可能是明代墓主的家人故意使的「障眼法」。
他說,從目前出土情況看,張姓處士的墓誌是放在這個宋代墓室的前方,這就在構造上把這個宋代墓室變成甬道。如果有人盜墓,很可能挖到前面的墓室,見這裡什麼都沒有,會誤以為是一個廢墓,進而放棄繼續挖掘。
屍身為何經數百年不腐?
據瞭解,墓室周邊泥土有一部分屬於酸性土壤,在這樣一種又潮又酸的土質環境中,能保持屍身乾燥且不腐敗,是一個謎團。
或許可以從墓室的構造上找答案,墓地的結構就像一個雞蛋,外層包了三合土。三合土是用石灰、河泥、糯米製成。石灰的作用就是吸收水分,防止地下水滲透進墓裡。河泥、糯米都是當時很好的粘合劑,保證了墓室外壁的密封性。
另外,根據殘留的棺材板來看,使用的是質地堅硬的楠木,對屍身保存有利。
從外部環境看,墓的所在地,是一個高度2米左右的小山包,現在雖然已經被削掉一大塊,依然保持著地勢上的優勢。
稻田裡的泥土大多是高嶺土,這種泥土因為透水性差,經常用來燒制陶瓷,且酸性不高。這種土質在一定程度幫了墓主人的忙,讓墓地周邊土壤裡的水分相對穩定,不容易侵蝕到墓地裡。
同時,在屍身的處理上,根據村民描述,上面裹了很厚的絲織品,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在現場發現殘留的大量木炭,這些都對保持乾燥有益。
另外,專家說,在古代中國,有去世之前,為了保護屍身而故意絕食的先例,他認為,這個墓主人出奇得瘦,在過世之前可能也採取了類似的手段,或者因為疾病而不能進食,促成了不腐的奇蹟。
来源:東南快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