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國內商品期貨品種普遍強勢上漲,有色金屬、棉花以及PTA更是漲勢逼人。然而二級市場相關板塊卻弱勢盡顯。那麼,是什麼力量在起作用,使得以往的期股聯動效應威力不再呢?
任何事物的相關性,都是在一定的前提條件下才得到體現,期貨市場與股票市場二者的關係同樣如此。根據以往的經驗,大宗商品期貨和股票市場走勢具備較強的聯動性,是因為其所處的宏觀政策、貨幣流動性環境或預期相對穩定,換句話說,就是政策面、流動性等諸多因素對於價格(包括股票和商品)的影響居於次要地位,在此情況下,市場運行於一個相對穩定的模式之中,並遵循「商品—股票」價格上漲與跟漲這一邏輯運行。
然而,這一邏輯遠非真理——商品和股票市場互相影響的時候很多,但二者卻並不存在著必然和絕對的關係。由於國內通脹壓力不斷增大,上述市場運行的環境已經發生了變化。對於商品來說,其價格的變化直接受基本面影響,只要基本面上存在利多因素,大宗商品就可以上漲。如目前因為阿根廷氣候威脅以及美豆新一年播種面積可能減少,國內豆類市場易漲難跌。但是股市則更多關注公司的內在價值,對於上市公司來講,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並不意味著公司利潤增加,而且相關品種(比如有色金屬)的股票估值偏高,也會限制了其上漲的動能。
市場微觀結構理論認為,市場價格除了受供需面影響之外,類似交易制度、交易主體以及信息披露等多方面的因素也會產生影響。立足於此,我們會看到國內一個因素凸顯,即政策調控。雖然在貨幣、產業政策的作用下,商品和股市都偏空,但前者有供需面的支撐,特別在經濟復甦的情況下表現更為堅挺。此外,商品還受到外盤走勢的影響,如國內豆類市場受美豆影響大,外盤價格高企意味著進口成本較高,則商品會存在成本支撐,這也使得在股市走熊時商品卻依舊高歌猛進。反過來,商品持續走高導致通脹壓力加大,人們對於政策調控的預期趨濃,又使得股市更加承受壓力。
從資金面的波動情況來看,我們也能尋找到一些導致期貨、股票市場表現迥異的原因。根據記者的初步統計,2011年以來,股票市場資金流出的時間多,流入的時間少;相反,商品期貨市場資金流入卻較為明顯。僅以1月24日為例,當天國內股市資金淨流出47億元,而三大商品期貨交易所總持倉卻增加了11萬餘手。顯然,資金面的此消彼長,也拉大了股期表現的差異。
從目前所處的市場環境來看,一方面美國的零利率政策將反覆衝擊商品市場價格,使得商品市場價格重心逐步上移;另一方面,當價格上漲的速度超過新興市場國家的承受能力之時,新興市場國家的政府調控力度較大。為了穩定市場預期,除了使用數量型貨幣工具外,加息等手段(儘管從中長期來看加息的效果有限)也會被採用。在政府重拳打壓之下,短期價格急速回調不可避免,在此背景下,股票市場不僅難以倖免,其跌幅甚至會更大。
因此,近期股期兩市關聯度降低,在於通脹壓力的存在;接下來二者能否再度互為標桿,也要視通脹壓力能否消解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