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玉器面具
5300年前,良渚曾是中華大地文化活動最活躍的地區之一,良渚先民用他們的原創精神,創造了高度發達的史前文明,迸射出了中華文明之光,同時也給後世留下了許多難解的謎。
2007年11月,一座290多萬平方米的5000年前的古城,在良渚遺址的核心區域被發現。這一發現被列入當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考古學家認為,這是目前所發現的同時代中國最大的城址,可稱為「中華第一城」。
但良渚古城等文化遺址的發現同樣給當代考古學界留下了許多謎。
良渚人是蚩尤分族?
距今5300年至4000年的良渚文化,輝煌了1300年後,卻神秘消失,成為歷史的「斷層」。
關於良渚文化的失蹤,考古界比較普遍的說法是「海侵」。專家推測,距今4000年左右,天氣轉暖,海平面上升,良渚人生活區域陷入汪洋。還有學者推測,當時有一部分良渚人南下,融入了當地的石峽文化;一部分人北上,到達中原地帶,與中原的龍山文化先民發生戰爭,最後被打敗;也有一部分人留在了故鄉,數百年後與馬橋文化逐漸融合。
也有學者認為,良渚人是蚩尤的一個部落,因為良渚文化中石鉞很多,表明良渚人好勇強悍。蚩尤族中有一支叫羽人的分族,與良渚人一樣,都崇拜鳥、獸圖騰。蚩尤被黃帝打敗,良渚文化也隨即衰敗。
另一種說法是,良渚貴族日益奢靡,追求享樂,國家的非生產支出太大,終致亡國。
良渚文化玉棕
良渚玉哪裡來?
在良渚文化中,玉器的數量和種類之多耐人尋味。據統計,僅出土或傳世的大件琮、璧玉器,已有上千件;良渚文化各類玉器總計,達近萬件之多。在12號墓坑中共出土了700多件玉器,其中有一玉琮竟然重達6.5公斤。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器品種超過60種,歸類於禮器、裝飾品、組裝件和雜器四大類。良渚文化玉器的精美,製作技藝的精湛,讓人嘆為觀止。玉器上彫刻的獸面紋和人獸結合的「神徽」,已蘊涵強烈的宗教崇拜。高佔祥表示,良渚文化中出土的大量玉器是「仁、義、禮、智、信」的象徵,為專家學者研究古代中國禮制提供了切實可查的證據。
礦物學家曾對良渚反山王陵出土的玉做過檢測,發現全是真玉。良渚人的用玉量十分驚人,但良渚文化遺址區內卻始終沒找到過玉礦。而在江蘇溧陽小梅嶺發現的玉礦,證明在良渚文化時期採用過。
良渚玉讓人驚訝的還有它們的鬼斧神工。透過放大鏡可以看到,良渚先民居然在一毫米的範圍裡刻畫出四五道線條勻稱流暢的曲線,這種精細入微的琢玉技術至今無法還原。
權貴墓葬為何在祭壇邊?
祭壇和墓葬合一,是良渚文化比較獨特的現象——在良渚文化匯觀山、瑤山等大型遺址中,祭壇周圍都佈置著排列有序的墓葬。這類似於瑪雅文明。瑪雅人以葬在祭壇旁為榮。
在良渚文化時期,祭壇是個溝通人界和神界的崇高場所,那些掌握祭祀權力的階層,巫師或首領,自然要把自己和家屬的墓葬,放在祭壇周圍了。
從良渚文化的墓葬可以看出當時社會的不平等和社會分層。良渚文化的大型墓的主人是貴族,中小型墓則屬於平民墓葬,其中小型墓是平民中的較貧窮者,這類墓數量最多。良渚文化中還有「亂葬墓」,其中葬有身首異處或被捆綁者,這部分是戰俘或因貧困而淪為被奴役者。有專家推論:良渚文化時期已經有三大社會階層:貴族、平民和被奴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