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半島炮戰的中美因素

發表:2010-11-24 22:5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3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南北韓交火的炮聲暫時平息,國際社會密切注視事態下一步發展。有輿論認為,中國應該對北韓加大制約力度,美國則有了強化在東北亞軍事存在的理由。不過,如果北韓政權有意通過這次事件樹立新領導人金正恩的強勢地位,中美可能暫時都無計可施。

*中國對北韓「太軟」*

國際媒體廣泛關注南北韓炮擊的後續效應,關注中國在化解朝鮮半島緊張局勢的問題上能發揮什麼樣的影響。有學者批評,中國對待北韓太軟。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研究員凱利.布朗對美國之音說,中國對朝鮮半島局勢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國國際影響力的提升,繞不過處理北韓問題。他說 :「我本人的確這樣認為,中國的作用至關重要,事實上中國目前是向北韓提供援助和貿易機會的主要國家,美國和韓國已停止了同北韓在這方面關係。中國對北韓貿易今年以來還在增加,現在的問題是,中國對北韓太軟。」

這位英國的中國和東亞問題學者說,目前只有中國對北韓具有干預能力,他希望中國能夠對北韓施加影響,在處理北韓的問題上,「同國際社會走在一起」。

*無視老大哥*

紐約時報日前的一篇文章說,北韓實施對抗的胃口一再膨脹,窮兵黷武的根本原因,是有中國老大哥的支持,而北韓並不把中國老大哥放在眼裡,置中國恢復半島無核化的系列外交努力於不顧。中國面臨的是一個「令人惱怒的鄰居」,處理北韓問題是中國所面臨的一個外交難題。

紐約時報援引復旦大學朝鮮問題教授蔡建(音)的話說,中國此時的影響非常有限,處境尷尬,既對北韓的挑釁不滿,同時還要繼續支持北韓。

*中國的底線*

談到中國對北韓的影響力,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陳剛說,中國支持北韓並非毫無原則,其主旨是維護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穩定。他說:「我認為,雖然中國是支持北韓,但是在維護朝鮮半島和平和安全這一點上來講,中國是絕對不希望被朝鮮挑起一場大規模的軍事衝突。我個人感覺,在這一點上,中國是會堅決反對的,所以中國一定會在這一點上對北朝鮮談出一個立場和要求。」

不過陳剛同時說,朝鮮半島局勢下一步如何發展,中國到底能夠發揮多少作用,還有待觀察。

*美國雙重目的*

在另外一方面,美國已就南北韓軍事衝突表明立場,歐巴馬總統說,美國此時將同韓國「肩併肩」,因為韓國是美國盟國,並稱北韓炮擊是軍事挑釁。歐巴馬和韓國總統李明博星期二已就近期舉行軍事演習達成共識,喬治.華盛頓號航母等艦隻將前往黃海水域。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陳剛說,美國正好可以利用這次事件實現兩項目標,他對美國之音說:「一方面,美國可以藉助這個機會,強調美國在這一地區軍事存在的必要性,因為前一段出現過,美國是否需要在日韓駐紮這麼多軍隊和基地,而這樣的事件可以強化美國在這一地區軍事存在的理由。另外一方面,美國一定會站在韓國這一邊,這是毋庸置疑的,美國一定會和韓國在一起對北韓施壓。」

*北韓因素*

然而,上述亞洲問題專家都認為, 除中美兩國因素外,北韓內部的政治較量可能是這次炮戰的內在原因,中美都無法控制。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研究員布朗說:「目前的情況也許是證明金正恩的一個過程,因為北韓內部存在不大支持這位年青接班人的勢力;另外, 對金正日到底還能活多久的猜測正在日漸加深。」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陳剛持類似看法,他說:「關於最近的炮擊事件,我感覺可能是跟北朝鮮內部的局勢有關係,跟它內部權力鬥爭和權力交接有一定關係,需要外部的一個這樣的事件,來分散內部的壓力。不過,由於朝鮮內部非常不透明,具體發生什麼事情又很難講。」

*美中韓三邊外交*

朝鮮時報說,美國和韓國官員事實上可能已「匆忙」趕往北京,因為南北韓爆發炮戰前,有關北韓發展濃縮鈾的最新消息,已引起他們的強烈不安,希望中國從中制止北韓的一意孤行,而延坪島上傳來的炮聲無疑加劇了美中韓三邊外交努力的緊迫性。

来源:美國之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