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政治、文學和哲學性期刊《現代》2010年第657期發表一篇有關中國對非洲剛果投資引發國際爭議而被迫縮減規模的分析文章,作者是法國非洲問題專家、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合作研究員梯耶裡•維爾古隆。維爾古隆曾就職於法國外交部、歐盟及經合組織並擔任國際危機組織中部非洲項目的負責人。
文章的標題是「中剛合作成眾矢之的--剖析一起國際爭端」。所討論的是有「非洲世紀合同」之稱的中國與剛果民主共和國在2007年簽署的兩項巨額合作協議。這兩項協議也是迄今為止,中國對非洲投資最受爭議的項目。其原因不僅由於其金額高達90億美元和100億美元的空前巨大,同時,所簽署的時間前後僅僅相差幾星期,突改中國多年對非投資一貫審慎低調的做法,凸顯了中國對非洲投資飛速發展,由此產生的反響,無論在剛果國內還是在國際社會都具有爆炸性的效果。
第一個項目採取的是以貨易貨的貿易形式,具體講就是中國企業集團為剛果建造道路、鐵路和醫院等基礎設施,換取對該國銅礦和鈷礦的開發權。這一由中國國有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投資的「礦產換基建」項目,預計資金總額為90億美元,而剛果方面將提供40萬噸的銅礦和1萬9千噸鈷礦生產作為投資回報。
第二項協議是由中國發展銀行參與投資的多領域合作協議,主要內容是建立一個金融平臺,為剛果包括醫藥健康、農業、環境與基建等多領域建設提供投資。其規模預計在100億美元。由於該計畫的內容相對模糊,公布的時間較遲,因此它所引發的關注和反響相對於第一個協議而言減少和泛泛了許多,剛果國內及國際上的批評之聲集中在第一個礦產換基建的協議上。
而在所有西方國際的批評之中,尤以比利時的表現最為直接。中國對剛果的協議直接威脅到西方企業對剛果礦產的開發權。駐剛果首都金沙薩的比利時企業首先向剛果當局表達了對中剛協議的不滿。但一貫對國家民族問題敏感的剛果也立即給比利時同樣強烈的回應,並將該事件與剛果受比利時殖民地時的奴役受控相聯繫,批駁比利時干涉剛果的決定是對非洲的新殖民主義。與此同時,其他西方國家及國際性金融組織雖然也對中國與剛果的這項協議簽署持有異議,但卻採取與比利時不同的、相對技術性的表達手法,避免公開表示反對。他們從協議本身的合法性、透明度、中國企業的資質以及協議是否缺乏對剛果環境和社會保障的考慮等等提出疑問,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巴黎俱樂部也提出該協議將會進一步加重剛果的負債問題。除此之外,雖然剛果政府並未向任何一方提出要求,但多個國家和組織紛紛就平衡中剛關係為名向剛果提出提供專業諮詢。
比利時利用外交途徑向中國政府提出審視其協議的要求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而剛果方面,其國內反對黨將該協議稱為「本世紀最大的搶劫」,在剛果議會隨後組織的特別評估中,對該協議的有利性評估得出的結論是「並沒有100%的保證」,這一尋求新合作夥伴的話題,同時也成為2008年剛果投資方的熱點議題。
文章隨後寫道,在經過兩年的變化不定和力量較量之後,有關中國與剛果90億美元協議的爭端終於有了緩解,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壓力下,剛果和中國於 2009年5月最終宣布同意對原協議做出修改:取消其中對30億美元採礦項目的政府擔保,取消兩筆30億美元基建資金中的一筆,從而將協議的整體規模削減至60億美元。而作為一種對抗性的象徵行動,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翟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訪問剛果之後不久也前往剛果,並帶去了一項價值五千萬人民幣的道路建設合同。
文章分析說,有關中剛協議的爭議雖然得到了緩解,但各方矛盾誤解不僅沒有平息,相反卻有惡化上升之勢。對金沙薩和北京而言,西方所持的反對態度反應出明顯的惡意,是有意阻撓南南合作。
縱觀整個事件的發展,除去中國對剛果的大規模基建項目建設及剛果對礦產開發權的重新分配等具體議題之外,作者認為爭議的關鍵是被稱為富國支援窮國的 「南北合作」模式與被稱為是窮國間合作的「南南合作」模式二者能否兼容並存的問題。對前者而言,債務問題已經日益突顯,而後者還未涉及還款問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此次剛果議題上的反應,首次清晰地表明瞭優先重視負債國減少債務問題的觀點,反對北京對非洲以礦產為抵押的大舉投資。而剛果問題的意義,也就體現在中國與大多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大多數成員國之間在援非模式的對立和不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