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歲的王先生,最近一年來,開車時偶爾會有一點點胸悶、背痛的感覺,他以為自己應該是工作太累了,且往往休息一下就沒事,所以並不以為意。有一次從林口開車返回臺北,在山路上,突然覺得胸口疼痛不已,還好車內剛好有順路搭他便車的同事,立刻將他送到醫院,照心電圖發現心臟缺氧,有心肌梗塞的現象⋯⋯
心肌梗塞 常無前兆
衛生署雙和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明佑指出,所謂心肌梗塞,指的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形成血栓或持續痙攣等,導致冠狀動脈或其分枝阻塞,心肌因長時間缺血、缺氧而發生壞死。
其實心肌梗塞常無任何前兆,胸悶說來就來,不太會胸悶1個月後才逐漸心肌梗塞;但有少數患者,會有近幾天覺得胸悶、胸痛、呼吸喘、脖子僵硬、肩膀酸痛、下巴牙齒疼痛、甚至轉移到背部疼痛等症狀,其實源頭只有一個,就是心臟造成的神經轉移痛。
洪明佑表示,不論是背痛、脖子僵硬等症狀都很常見,而容易被忽略,其實常見的症狀不一定代表正常,如果有這些早期症狀時就加以注意,經由超音波、運動心電圖或核子醫學心臟掃瞄等檢查後,再以藥物控制,則大多不會嚴重到心肌梗塞的程度。
心肌梗塞自救3招
洪明佑指出,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可能合併有冒冷汗(交感神經興奮處於緊張狀態下所造成)、臉色蒼白、四肢冰冷、頭暈、噁心、嘔吐、胸部壓迫感、胸痛幅射到肩頸背、休息無法解除、全身虛弱無力、疲倦、疼痛持續超過20分鐘以上等症狀。當這些症狀出現時,有幾個在送醫前可以先自救的方式,不妨試一試。
1.喝點熱開水。
2.做吞嚥動作或咳嗽動作等。
3.開窗,呼吸新鮮空氣,深呼吸。
這些自救方法所產生的胸壓和震動,與心肺復甦術CPR的胸外心臟按摩效果類似,此時用力咳嗽可以贏得一些時間,是個不妨一試的自救方法,此外,按摩、搖晃等的作用不大。
12小時內務必送醫
洪明佑指出,很多患者一感到胸悶、不舒服時,往往覺得忍一下就好了,卻很容易忍出問題。每個人發生心肌梗塞的症狀其實不見得一樣,一旦有胸悶、胸痛等症狀,在胸痛開始的12個小時之內,一定要就醫治療,只要能在12小時內用心導管打通被阻塞的血管,通常就沒有問題了,但12小時的治療黃金期,常被很能忍的患者,一下子就浪費掉了。
就如前述的王先生,就醫做心電圖檢查後發現有心臟缺氧、心肌梗塞的現象時,醫師用超音波檢查發現血管已阻塞,在用超音波評估心臟功能之後,立刻用心導管治療,發現有兩條血管阻塞,立即直接打通阻塞的血管。
洪明佑表示,心肌梗塞有些併發症,如心臟中膈破洞、表面肌肉層破洞等,如果心導管治療後未用超音波評估心臟功能,很可能造成患者的危險。心肌梗塞的死亡率很高,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平均有50%在到院前已死亡,統計到院後仍有20∼30%到院後死亡,如果能做詳細的術前評估、判斷是否有併發症等,對於手術後的治療、照顧等都會比較完善。
心肌梗塞,可以預防
1.規律運動:
適當、規律的運動,對心血管阻塞的預防非常好。規律的運動是每週運動3次、每次30分鐘,至少要運動到微微流汗的程度才有效。至於什麼樣的運動最適合用來預防心肌梗塞?游泳、快走最好,其實只要喜歡、能持之以恆,什麼樣的運動都很適合;其中慢跑比較容易傷害膝蓋,是比較不適合的運動。而若已有心臟疾病的人,務必隨時帶著藥物預防。
2.飲食控制:
紅肉如牛肉、豬肉、羊肉等少吃,蛋黃也不要吃太多,因為這些食物的膽固醇都比較高,容易造成血管阻塞,以白肉如雞肉、魚肉等是比較好的肉類來源。海參、蛋白屬於零膽固醇的食物,是心肌梗塞患者不錯的選擇。而海鮮中,如常見的蝦子、螃蟹等,膽固醇也比較高,少吃為妙。另外,多吃蔬菜水果,飲食均衡最重要。
3.輕鬆生活:
在生活上,平時壓力不要太大,下班返家後就想些輕鬆的事,或出去走走、放鬆心情;如果要看電視,可選擇輕鬆的娛樂節目,不要又看些義憤填膺的節目如政論性節目等,反而會增加自己的壓力。一旦懷疑可能有心臟疾病時,就最好不要泡溫泉,因為過熱的水會使心臟無法承受;如果真的很想泡溫泉,則泡個5∼10分鐘即應離開,不可久待;平時在家泡澡,水溫也不可過熱,最好是泡溫水就可以了。
哪些族群容易心肌梗塞?
洪明佑表示,冠狀動脈阻塞或冠狀動脈痙攣造成的心肌梗塞,雖然造成的疾病相同,但危險因子卻不太一樣。
容易因冠狀動脈阻塞引起心肌梗塞的族群,包括高血壓(超過140/90mmHg)、糖尿病(空腹血糖值大於126mg/dl)、高血脂(壞膽固醇LDL大於160mg/dl;好膽固醇HDL小於40mg/dl)等三高族群,還有男性、抽菸、肥胖(BMI值大於27)、有家族病史、停經後的女性等。年紀愈大,也愈容易罹患心肌梗塞。
冠狀動脈痙攣也可能造成心肌梗塞,它的主要危險因子是男性、抽菸、CRP(體內發炎性C型反應蛋白)等,高危險族群的年紀則介於40∼70歲之間,和冠狀動脈阻塞引起心肌梗塞的族群不太一樣。
根據研究,日本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屬於冠狀動脈痙攣所造成者,約佔30%,但美國的研究卻只有2∼3%,顯示東西方人在造成心肌梗塞的成因上有些差異。由此可知,冠狀動脈痙攣在東方人比較常見,臺灣的情況也和日本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