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 道

反思

作者:帝子吟 發表:2010-02-12 07:3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古人留給了我們浩如煙海的譜,一代一代地創造並續寫著琴譜。古人把琴當作生命,當作神器,他們高山流水覓知音,留下了一段段美麗感人、深刻、脫俗的故事……

幾千年以來,古人有一個共識:諸樂唯琴可入道。正因為琴的獨殊道性,琴學歷來都具有一重重神秘的光環。

如今古琴已被世界尊為非物質文化保護遺產,越來越多的人學習古琴。因此,古琴是什麼,它的道性究竟在哪裡?儘管古人對琴道的不可言喻之玄秘沒有做很多的表述,但是從琴給我們留下的典籍、規矩與故事中,我們大體上可以對琴的道性之本質作出如下的判斷:

首先不管是什麼指法與指法下的節拍,都自然地被涵蓋在琴的道性中。這是與西方樂理完全不同的觀念。琴譜不註明節拍,是因為通過指法可以更自然、自由、自為地貼近心靈。琴樂的真諦就是由每一個撫琴者的情愫來實現的。而西樂的指法是節拍下的指法,不管是什麼指法都聽命於節拍。

琴學的歷史實踐證明:琴譜足以能傳承併發揮琴樂的真諦,不需要依賴簡譜和五線譜。古琴在漫長的歷史中,具有獨特傳承方法,琴學口傳心授,注重撫理神傳。為什麼古琴叫做撫琴。手無之「撫」暗示了一種意義。古琴手撫向哪裡,如同詩為「寺言」,所指為神的語言。琴道之手是指向無的道的語言。與其說琴樂表現事物,不如說琴樂展開與表述了事物背後之空無之道。似乎正是琴樂之「有」充分凸顯了琴樂背後的「無」。在空無中才能做到琴人合一,人神共話。所以古琴是靜謐的。她需要靜謐之道場。以呈現多維多體系神示之音像。所有具體的琴音,只為其不具體的音像而存在。所以沒有一隻乾淨的手是不能染指琴弦的。琴是神聖的,因為琴是彈給自己的,也是彈給神的。



如果有一個西方人,讓古人把琴譜譯成簡譜或五線譜,標示出節奏,我想古人一定會拒絕。如果雙方爭執起來並最後達成共識,得出的結論一定是:古琴屬於東方。因為它是東方人靈魂的音像世界。如果一定要用節拍千篇一律地彈琴,就像古典詩文被翻譯成英文一樣可笑,讓古人聽了一定笑掉大牙。如把「貴妃醉酒」翻譯成「皇帝的小老婆喝醉了酒」。「貴妃醉酒」所有的美感,蕩然無存。

如今中國文化界已經西化。我們年輕人大多數看不懂古文。詩歌斷裂了,文言也斷裂了,中國畫與古琴沒有斷裂。在那個飢寒交迫戰火硝煙的年代還出現了許多傑出的琴人與國畫家。然而不知什麼時候,中國的琴人用上了簡譜和五線譜的枴杖,而如今大家都扔不掉這個枴杖。我們的學習狀態就像一個衰老的老人,離了枴杖會摔倒。古人的智慧與自然被我們弄到哪裡去了?古人的自信和尊嚴被我們弄到哪裡去了?

佛說:「末法時代,人們會把佛經當歌唱。」如今,古人留給我們神聖的琴譜,我們只能用西譜來詮釋。古琴與其他樂器一起登上了時尚的舞臺,也有點拿佛經當歌唱的感覺。

古譜多像多意。如《水仙操》(又名《秋塞吟》)、《龍翔操》與《秋水》,同一個琴譜,意境與內容演繹的完全不同。我相信古人撫著同一個琴曲,在不同境遇、不同的時空,所撫奏出來的意境和內涵完全不同。它們同樣是美妙的。這正是古琴道性的體現。指法的琴音如同琴天璀璨的星光。它構建出多體系的音像世界。我們很難用西樂的旋律來歸納琴樂,她如天籟般神馳仙遊,突然近在咫尺,又瞬間拋出天外。我們除卻記憶它之外,很難以現代人思維判斷出下一個音是怎樣去發展。其本質上是打碎旋律的。它平行於心靈的複雜性,貼近人在此時此刻靈魂變換的呈現,而不是用刻板的節奏像鐐銬一樣來束縛你的心靈。一旦琴被節拍固定下來,琴譜原有道性的自由和延綿便失去了。如此這般琴將不再是琴。琴的傳承將誤入歧途。
 
琴伴隨著中國人走到今天,她絕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玩物,也絕不是一般俗人所理解的「古琴就是一種樂器」。古代的琴人多為帝王將相、才子佳人,他們多數琴棋書畫多才多藝,因此,對琴人有很多禁忌。如《風宣玄品》中所闡述:

嘗謂琴者禁也。禁邪歸正……此琴之所以為樂也。凡鼓琴。必擇淨室高堂……或於林石之間……清風明月之夜。焚香淨坐。心不外馳。氣血和平。方可與神合靈。與道合妙…… 先要人物風韻性格清楚。又要指法好。取聲好。胸中要有德。口上要有髯。肚裡要有墨。六者兼備。方無忝於琴道……故曰。德不在手而在心。樂不在聲而在道。興不在音而在趣。可以感天地之和。可以合神明之德。

出土的明代古琴

在大家都與商業社會相關的今天,古琴從高雅的殿堂淪落到市井館所,琴文化遺產保護的確存在著矛盾和困難,因為古琴不屬於商業,不屬於大眾。當現代人演奏琴的時候,整個表述能散發出多少高雅是可想而知的。

人類語言經歷了神話時代、英雄時代與平民時代,這是人類歷史發展的三個階段。神話時代已過去,英雄時代已結束,當下是平民大眾化商業時代。其實,「高雅」已隨神話與聖賢的逝去,成為人類文化的一種祭奠與回憶。非物質文化保護便是這種祭奠和回憶的象徵。不過,我們要做的真誠,因為祭奠比死亡本身更具有期盼性。

女媧造人,倉頡造字,神農嘗百草,伏羲造琴。在上古神話時代,在有人、有文字、有自然的時代就有了琴的傳說。琴是神造的,她屬於神聖,她傳遞著遠古創生時期天地神示的音像。她與周易、漢字都是神話時代的產物,同樣是道的載體。當離自然神聖越來越遠的今天,傳播琴的華夏正音,琴道的思想拿給世人來討論,有益於人類文化的反思,有益於琴道文化未來的光明與復興。

己丑年閏五月初九



来源:博客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