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米飯量 24年減少近半

作者:鐘麗華 發表:2009-10-11 10:1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臺灣人米飯食用量太少了,二十四年前,臺灣人年平均吃掉八十四.四三公斤白米,去年只吃了四十八公斤,減少近一半,碳水化合物攝取嚴重不足,脂肪明顯過量,如果以為"少吃白飯"就能減肥,不但瘦不下來,反而容易餓!

臺灣農委會統計 碳水化合物攝取不足

農委會最新的"糧食平衡表"出爐,推估去年每日從食物中攝取熱量為兩千六百七十三大卡,如以三十歲男性每日所需約一千八百到二千大卡,超過至少六百大卡。

這份"糧食平衡表"是以食物供給推估,去年每人每日熱量為兩千六百七十三大卡,較十年前減少兩百七十六大卡,主要來自穀類(佔二十九%)、油脂類(二十%)、肉類(十三%)、糖及蜂蜜(九%),其餘兩成九則來自蔬果、水產、蛋類等其他類糧食提供。

臺灣農委會因此推估平均每人每日攝取的蛋白質、脂肪及碳水化合物,換算PFC比率後發現,衛生署建議十三:二十七:六十為理想比值,但國人比值為十二.九:三十七.八:四十九.三,顯示蛋白質尚符合理想,但碳水化合物攝取不足,脂肪明顯過量。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營養師陳俊志表示,碳水化合物主要來自米、飯、面、馬鈴薯、地瓜等五穀根莖類,是人體最基本、最容易轉換成能量的營養來源,運動員比賽前要多吃碳水化合物食物。

少吃飯減肥?醫師:難瘦容易餓

部分快速減肥方式標榜不吃米飯等碳水化合物,雖然短期可以看到效果,但只能把細胞縮小,其實並未減少,很容易復胖。

三十歲男性上班族每天約需一千八百到二千大卡、女性一千六百到一千八百大卡。陳俊志說,熱量分配應該"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飽、晚餐吃得少",但與國人飲食習慣不符合,他建議採"三:四:三"比較可行,不過許多人在計算熱量時忽略點心、下午茶、甚至消夜,稍有放縱,就很容易超過所需熱量。

臺灣農糧署副署長游勝鋒表示,去年受到進口原物料上漲的影響,國人白米食用量小幅增加,小麥則減少兩成,但因國人飲食西化,從長期趨勢來看,米飯逐漸被肉類、水產品替代。

去年臺灣人白米食用量每人為四十八公斤,較十年前減少八.六八公斤;而日本十年來由六十七公斤減為六十一公斤,減少六公斤,降幅較臺灣平緩。



来源:自由電子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