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有人不禁要問,將"科長"納入群眾直接評議對象,是不是有點"小題大作"?其實不然,稍稍瞭解一點政府部門機關運作情況或與其打過交道的人就知道,可別小看政府部門的那些"科長"們,他們可是直接與市場主體、服務對象打交道的人。他們的級別雖然不高,只有"科級"或者"股級",但是,如果你想順利辦事就得把他們打點好,否則,你辦的事情可能就要在那裡"卡殼",甚至吃不了兜著走。
平時,我們通常說,某某部門風氣不好,難辦事,為什麼難?難就難在具體與這些"科長"們打交道上。俗話說:"縣官不如現管"。假如把他們得罪了,即使你的各種證件齊全,正常情況下幾個小時就能辦好的事情,也許得拖上少則十天半月、多則一年半載,甚至拖上三年五載也不稀奇。如果給他們"意思意思"一下,那一切就好辦了,即使你的條件不符合要求,他們也可以"變通"處理,也會讓你順利過關。
從近年來各地處理的一些損害經濟發展環境問題的典型案件來看,這些"科長"們往往成為其"主角"。前不久,湖北孝感市紀委通報了兩起損害經濟發展環境問題的案件,其中有一件就是因為該市城管局孝南分局一位科長鄭某向企業索請、索煙而受到處罰。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一則說明他們缺乏依法行政意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政府及其部門的各項管理活動都應該堅持依法依規,但事實上,他們仍然延續過去計畫經濟時代舊有思維方式,將各項法律法規拋於腦後,我行我素。二則說明在政府職能日益轉變的今天,仍然有些部門及其幹部缺乏大局意識和服務意識,把政府權力部門化、部門權力個人化、個人權力利益化。三則說明這些部門在平時管理上比較鬆弛,紀律制度形同虛設,部門領導幹部不能做好表率,對幹部的要求也不嚴格,"上樑不正下樑歪",導致一些"科長"們敢"見縫插針",對服務對象才敢吃、拿、卡、要。
不要小看這些"科長"們的不端行為,因為他們履行職責不是代表個人,而是代表部門、代表政府,他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事關部門的形象、事關政府的形象。如果對這種現象不採取措施及時加以扭轉,勢必會影響到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地位和形象。
值得欣慰的是,一些地方已經意識到了存在這些問題的嚴重性,並在積極採取措施進行治理和整頓。有的地方將"科長"們的工作業績納入部門績效考評的重要內容。襄樊市這次將132位科長直接作為群眾集中評議對象,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方法,關鍵是要在群眾的參與上力爭做到廣泛性,在評議上盡量做到全面、客觀、公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像襄樊市委書記唐良智所說的那樣,通過評議活動,堅決查處損害經濟發展環境的人和事,強化黨員幹部人人都是服務主體的意識,營造讓群眾和市場主體滿意的政務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