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六四」二十週年前夕,歷史文獻學者吳仁華推出他的新書《六四事件中的戒嚴部隊》(RFA/特約記者紫荊拍攝)
吳仁華結束紐約和倫敦新書發布會回到洛杉磯,對匿名讀者提供的反饋解密文件感到振奮。吳仁華說:"《六四事件中的戒嚴部隊》一書剛發布,就有人向我提供有關戒嚴部隊的資料,就我個人來講,我不可能拿到這些資料,讀過一遍之後的感覺是這名資料提供者絕對是個軍人,如果在二十年前他就是戒嚴部隊軍人的話,我想,二十年之後他在軍中級別不會是低階的。"
吳仁華分析,解密資料的提供者很可能是實際參與鎮壓行動的一員。吳仁華說:"這是一本完整的資料,其中有有關1989年戒嚴部隊的部分,所有部隊番號都予完整保留,而部隊番號在中國屬軍隊機密。但這本資料中和1989年戒嚴部隊無關的,只要有部隊番號都予塗去,說明這位資料提供者有保密意識,而且這種保密意識不是一天兩天即能養成,而是出於他軍人保密本能,他很可能在二十年前就是戒嚴部隊成員。
吳仁華發佈新書的活動現場,曾有年輕讀者質疑他記錄的六四真相,但各方反饋的信息和他親睹軍隊鎮壓的經歷,都是他當面回應的有力證據。吳仁華說:"(在倫敦)有個學生提出問題指出「就是因為當局鎮壓六四,所以才有今日中國經濟發展」,首先我反問他,能否接受政府動用正規軍屠殺平民百姓?我認為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動用軍隊屠殺平民百姓。其次,再問他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又跟軍隊殺人有無必然關係?接著我再跟這名學生講軍隊當年是怎麼動用坦克碾壓學生,我以這些具體的事情和他們談,他們無法反駁。"
吳仁華通過本臺向反饋解密文件的讀者致謝,也期望各方讀者繼續與他交流。吳仁華說:"我能把這件事說出來,當然已考慮到解密資料提供者的安全。這兩年來,我至少已收到兩千多封來自大陸的電郵,內容都是關於天安門事件真相的。他們都渴望知道事件真相,我們不能把還原真相的責任全都推向中國政府封殺六四、封殺網路,這只是一方面的問題,其餘的責任應該由我們六四親歷者承擔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