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聽,就嚇了一跳,上週末在英國平民歌曲大賽中,參賽者蘇姍.博伊爾(Susan Boyle)初賽唱的一首歌,居然有二千萬人觀看(到我寫完這篇稿子的24小時後已增加到三千多萬),13萬人評分(都是五個星),還有14萬人留言!作為一個記者,看到這些數字,就知道有什麼事件正在發生!因為曾受到全球歡呼的歐巴馬的當選演說,是近年收視率最高的節目之一,也不過是1850萬人收看。
但又一想,今天是網路時代,又有太多的年輕人喜歡聽歌,也許只是個網民哄抬現象而已。而且以往的閱讀和觀看經驗告訴我,什麼事情都不要聽別人怎麼說,要自己看,相信自己的直覺和判斷。
我帶上耳機,靜靜地聽蘇姍的歌,居然也聽得淚流滿面。這是怎麼了?我並不是那種兒女情長,動不動就落淚的人;但怎麼會是這樣?我再聽一遍,又哭了一遍。一連聽了幾次,每一次都落淚。這支歌和這臺戲的神奇力量在哪裡?容我給尚未聽說過這件事的讀者描述完這個故事之後,再來分析。
這個名叫「英國有人才」的歌曲比賽,就像「美國偶像」的大眾歌曲賽,以及中國產生了李宇春的平民比賽一樣,也是五花八門,誰都可以上場亮兩手。當蘇姍上場的時候,台下的三千觀眾,還有那三個評委,都笑了。在這個幾乎都是少男少女比試的青春偶像之地,走上臺的居然是個再有幾天就要過48歲生日的鄉下女人,她相貌平常,不僅絕沒有好萊塢女星的漂亮臉蛋,還顯得比實際年齡更老氣,而且頭髮蓬鬆,穿戴土氣,就像街頭隨便都可以看到的家庭主婦。
台下是一片竊笑,甚至噓聲,那三個評委,也是一臉的不以為然。當那個身兼英美兩國平民大賽評委、以苛刻、刻薄著稱的西蒙.考埃爾(Simon Cowell)問蘇姍「你的夢想是什麼」,蘇姍回答「想當職業歌手」時,台下是一片哄笑,更有年輕小妞吊眼珠子不以為然。已經是當祖母的年齡,才想起來要當職業歌手,在這個歌星比街頭垃圾桶都多的年代,哪還有這個鄉下老太婆的事;觀眾們就差沒明說,你簡直是在做夢!
西蒙再問,你希望像誰那樣成功呢?蘇姍一本正經地回答,她希望像佩姬(Elaine Paige)那樣,台下更是竊笑不已,有的觀眾不僅咧嘴搖頭,甚至有點義憤填膺了,因為佩姬是被稱為「英國音樂劇第一夫人」的著名歌星,蘇姍的回答簡直像是說要吃天鵝肉。刻薄的西蒙追問道:為什麼你一直沒有實現這個願望?那意思是,都這把年紀了,以前都幹什麼了?蘇姍說,「以前我從沒有過任何機會,但從這兒開始就有改變的希望。」
評委們有點不耐煩了,他們和台下的三千觀眾,都想快點把這個自以為是、其貌不揚的鄉下女人打發掉,或者說,都等著看她(出醜)的樂子,一飽「笑」福。其中一名評委摩根(Piers Morgan)事後說,他當時的心情,就像是等著看一場「砸鍋」。於是他問了最後一個問題:你要唱什麼?蘇姍說,唱歌劇《悲慘世界》中的「我曾經夢想」(I dreamed a dream )。我恰巧多年前在百老匯看過這個歌劇,當時根本聽不清歌詞,只記得這是一隻難度很高的曲子。可想而知,當時評委和觀眾的竊笑心理,簡直被刺激到要爆發的頂峰。摩根後來說,當時他們幾個評委,強忍著,才沒有笑出聲。
但是,奇蹟發生了,當蘇姍剛唱出第一句,評委們就驚呆了:西蒙揚起了眉毛,女評委阿曼達(Amanda Holden)張大了嘴巴,鏡頭抓住了他們那種難以置信的表情。台下的觀眾,則在目瞪口呆的瞬間後,爆發出一片驚呼、驚訝、驚喜的喝采聲。蘇珊那天籟般的嗓音,伴隨著關於夢想的歌詞,給聽眾帶來的突然震撼之情,澎湃洶湧,簡直要把整個場子撐爆!
蘇姍每唱一句,台下就是一片震耳欲聾的歡呼,最後評委也情不自禁地站起來鼓掌。結束時,現場的三千多觀眾,起立歡呼、致敬!要知道,她的歌聲只有2分22秒。幾千人的認知、情緒、觀感,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在觀眾們仍沉浸在激動的情緒之中時,評委們開始表態。摩根說,「毫無疑問,這是我參加這個評選三年以來最大的驚喜,當你聲稱要成為歌星佩姬時,每個人都在嘲笑你。但現在,沒有人再嘲笑你了。這是一個令人震驚、難以想像的表演!太驚人了,我真被震撼了!」
唯一的女評委阿曼達說,「我真是非常激動,因為我知道這裡的每一個人開始都不看好你,我真覺得我們都在以貌取人,我想這次是喚醒我們的最強勁的警鐘。我想說,能在這裡聽你的歌,簡直是一個殊榮。」
阿曼達的話,表達了在場的三千觀眾,以及隨後Youtube上全球各地幾千萬觀眾的心聲:不要以貌取人,不要世俗偏見!
我原來以為,自己居然能因聽蘇姍的歌而一再流淚,可能是因為年紀增長了,情感越來越脆弱了。但是在Youtube上瀏覽了幾十頁聽眾留言(迄今有16萬多,根本看不過來),無數人都說,他們被感動得流淚。很多人看幾遍,哭幾遍,甚至有人聽了十幾遍,一直在哭。美國三大無線電視網之一的NBC臺晚間新聞主播威廉姆斯說,NBC電視臺的一個副總裁(坐到這個位置的人,也得一把年紀了吧)聽了五遍,哭了五遍。
蘇姍的偶像,那位「英國舞台劇第一夫人」、今年已經60歲的佩姬在接受美國電視和英國BBC採訪時說,她丈夫聽蘇姍的歌哭了;蘇姍的演唱,贏得了包括她本人在內的每一個人心;她是每一個有夢想的人的榜樣。她希望蘇姍最後贏得大賽,甚至希望和蘇姍一起唱二重唱。曾經在歌劇《悲慘世界》中首唱「我曾經夢想」的著名歌星(Patti LuPone)也聽哭了。她被蘇姍的精神和勇氣震撼。
上屆「英國有人才」歌曲大賽的冠軍波茨(Paul Potts),賽前是賣手機的推銷員,同樣是默默無聞卻堅信自己生來就是唱歌劇的料子,結果一舉成功。他灌的唱片,全球熱賣了350萬張,在15個國家排名第一。但他的歌在Youtube上的點擊數,5個月之後才達到3千萬。而蘇姍博伊爾的歌,才七天,就趕上波茨,而且還在以幾何級數增長。
這真是一個醜小鴨變白天鵝的故事。蘇姍是一個太普通的人。她父母共有9個孩子,她最小。母親在47歲時才生她。由於難產而導致蘇姍頭部缺氧,為後來上學唸書留下一些障礙,所以班上總有同學嘲笑她。12歲時,她立志當歌星,不斷自修自唱。前些年,還堅持每週去教練那裡訓練。十年前,她父親去世,然後母親生病,她這個虔誠的天主教徒,放棄了唱歌和工作,專心陪伴照顧媽媽,直到2007年91歲的母親去世。她一直是單身,跟自己的一隻貓一起生活。她這次毅然參加比賽,是因為母親曾鼓勵她去參賽,要「冒這個險」,而且相信她能贏。
賽前蘇姍在台下說,「我一直希望在許多觀眾前演唱,我要讓這些觀眾震撼。」所以,當她站在三千多名觀眾面前的時候,根本沒有注意到評審、觀眾的嘲笑,甚至噓聲。她事後說,她全神貫注的是自己的歌聲,甚至都沒有去看那些觀眾。她的確讓人震撼了,不僅是那三千觀眾,而是今天的三千萬,and counting!
一個星期之內,蘇姍從蘇格蘭一個只有4800居民的小村落,一下子成了世界名人。Youtube,Facebook,Twitter等新科技網站,大眾點擊評論的焦點都是蘇姍。維基百科馬上設了蘇姍的詞條,去Google她的名字,已500多萬詞條,等於每天60多萬的速度增長。而且有人馬上用她的名字設了網頁susan-boyle.com,把有關蘇姍的視頻、報導等集中了過去。
美國各大電視臺新聞、甚至評論節目都對蘇姍做了報導,包括有兩千萬觀眾的脫口秀女皇奧普拉溫芙瑞、有線電視網連續八年政論節目第一名的福克斯招牌主播歐萊利、CNN的王牌賴瑞金、《美國你早》主持人黛安索耶等等。在Google新聞,關於蘇姍的報導,連續三天都在前幾條,《紐約時報》對蘇姍的報導,成為週六點擊率第一名。在今天這個有海盜、有恐怖份子,有歐巴馬的世界,有多少大新聞啊!蘇姍博伊爾,簡直成了一個現象(phenomenon),一個事件。
這是繼「泰坦尼克號」電影之後,第一次有娛樂節目引起如此這般全球性的轟動。到底是什麼力量,誘發出如此這般的震撼?僅僅是一隻歌嗎?我在反覆看過很多遍之後,認為主要是有這樣幾個原因:
首先,觀眾和評委一開始由於以貌(以年齡)取人,對蘇姍期待太低,甚至沒有期待。而蘇姍的歌聲遠遠超過了所有人的期待,這個結果和人們的先入之見反差太大。而反差越大,其震撼效果越強。
第二,「我曾經夢想」這首《悲慘世界》舞台劇中的歌,雖然是一支夢想破碎的悲慘之歌。但其音樂配蘇姍的演唱,喚起了觀眾對自己的夢想的感觸:正在繼續進行的夢、破碎的夢、重新燃起希望的夢……夢想是最能促動我們每一個人心弦的東西。從生命,到愛情,到事業;從心潮澎湃、對未來無限憧憬的少年時代,到感慨萬千、回首往事的老年時代,夢是我們活下去的動力,是燃燒我們生命的能量。所以,從蘇姍的歌聲中,或者僅僅從這個音樂中(很多人都聽不清歌詞),每個人都從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了能觸動自己心靈的那一個特殊的點。這,就是藝術的魅力。蘇姍,這個相貌太不起眼的普通人的歌聲,達到了藝術作品的最佳效果。而且很多人從這支夢幻破碎的歌曲中,聽出的卻是夢碎之後的新的希望,甚至是夢想成真的前奏。於是震撼也就更加倍了。
第三,當蘇姍的歌聲被大家認可之後,她先前那些被嘲諷的「不自量力」的「大話」,在人們心目中瞬間就轉化成有雄心、有自信、有勇氣的象徵。於是欽佩之情油然而生。
質樸、自然的蘇姍,從一登臺就毫不在意任何其他人的反應,坦然地說,她的夢想是成為專業歌手,並想成為佩姬那樣的名家。而且在賽前她就相信自己能讓整個觀眾震撼。這種自信和勇氣,感染了台下和電腦前每一個看節目的觀眾。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但多數人都沒有勇氣高聲地喊出來,或不顧世俗偏見去追求。蘇姍的勇敢,不僅令人佩服,更在每一個人心裏都增加了一點去追求自己夢想的勇氣和信心。有自信的感覺實在太好了,相信每一個人都認同。而對那個能增加你這種良好感覺的人,你只能心生感激。於是蘇姍更可愛。
第四,由於蘇姍歌聲的成功,她先前那些極為平民化的動作:上臺那毫無訓練的幾步走,尤其是不該下臺時往台下走,被叫回來時的那幾個將軍步、得了三個Yes之後的跺腳、揮拳,和最後離開舞臺時的飛吻等等,都增加了她的可愛度,使觀眾更喜愛這個本色、本質、根本不懂得做作、矯情的蘇姍。
第五,三個評委那發自內心的、感性的、充滿人道情懷、推崇正向價值的評語,完全呼應、表達了台下那些把手掌拍疼了的觀眾的心聲。從評委,到觀眾,大家都從前面的世俗、成見中走出,承認前面的錯誤,接受真正的價值。面對這樣誠實的觀眾,這樣心地善良的評委,怎麼能不令人感動。沒有這樣的靈魂,再怎麼美麗的歌聲,也不會有回音壁。人性中善良的一面、人心中光明的一面的勝利,讓所有的人都激動、開心。這個瞬間,人類靈魂那美麗的一面的共振,讓人們感覺到世界多美好!這是這個7分鐘短片的重要魅力之一。
第六,這個短片的攝影、剪輯實在可謂完美,應打滿分。攝影和剪輯都絕對不只是技術,而是藝術!無論從蘇姍歌唱的近距離,到觀眾歡呼的整體畫面,到評委的面部特寫,都轉換的恰到好處。而且在蘇姍回答評委西蒙的提問時,那個吊眼珠的小丫頭、那個憤怒蘇姍想當佩姬的中年婦女等的快閃,給了庸俗、市儈的那一面一個直接的、清晰的視覺感受。於是後來人們戰勝偏見,為蘇姍的歡呼就顯得更加可貴。這是通過視覺藝術的表達,強化了反差的效應。這就是亮點通過黑點的襯托才更鮮亮;英雄得有壞蛋襯托,才顯得更高大。這整臺節目,完全是現場實錄,但其完美效果,即使好萊塢的導演絞盡腦汁,也不可能達到。這就像許多現實中發生的事,比小說家編的還令人目瞪口呆一樣。
通過感官享受,既得到情感的抒發,更得到靈魂的升華。這就是蘇姍的歌聲和這個7分鐘短片橫掃全球幾千萬人心的原因所在。
2009年4月19日於美國
作者附記:
點擊圖片在Youtube看蘇姍現場演唱錄像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有中文字幕的刪節本網址:http://www.youtube.com/watch?v=izucgB-lBaI
有她綜合消息和影視的網站: http://www.susan-boyle.com
蘇姍唱的「我曾經夢想」的歌詞:
I dreamed a dream in time gone by,
When hope was high and life, worth living.
I dreamed that love would never die,
I dreamed that God would be forgiving.
Then I was young and unafraid,
And dreams were made and used and wasted.
There was no ransom to be paid,
No song unsung, no wine, untasted.
But the tigers come at night,
With their voices soft as thunder,
As they tear your hope apart,
And they turn your dream to shame.
And still I dream he'll come to me,
That we will live the years together,
But there are dreams that cannot be,
And there are storms we cannot weather!
I had a dream my life would be
So different from this hell I'm living,
So different now from what it seemed...
Now life has killed the dream I dreamed...
——原載《觀察》
有她綜合消息和影視的網站: http://www.susan-boyle.com
蘇姍唱的「我曾經夢想」的歌詞:
I dreamed a dream in time gone by,
When hope was high and life, worth living.
I dreamed that love would never die,
I dreamed that God would be forgiving.
Then I was young and unafraid,
And dreams were made and used and wasted.
There was no ransom to be paid,
No song unsung, no wine, untasted.
But the tigers come at night,
With their voices soft as thunder,
As they tear your hope apart,
And they turn your dream to shame.
And still I dream he'll come to me,
That we will live the years together,
But there are dreams that cannot be,
And there are storms we cannot weather!
I had a dream my life would be
So different from this hell I'm living,
So different now from what it seemed...
Now life has killed the dream I dreamed...
——原載《觀察》
来源:看中國來稿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