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長幹不幹,臨汾人民說了算。"這是自去年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9.8"特大尾礦庫潰壩事故以來,山西坊間廣泛流傳的民謠。"襄汾潰壩"事故直接導致時任山西省長孟學農去職,副省長張建民被免職。在引咎辭職後,孟學農所留"晉官難當"成為四字真言。
"襄汾潰壩"之後,2008年9月20日,山西省委作出決定,時任臨汾市市委書記夏振貴被停職檢查,市長劉志傑、副市長周傑被免職。同時,省委常委、統戰部長李政文主持臨汾市委全面工作;羅清宇任臨汾市委委員、常委、副書記,提名為臨汾市市長候選人。
如今,被停職檢查的臨汾市市委書記夏振貴仍無復出工作跡象,而代市長羅清宇主持政府工作也有半年。據深諳臨汾官場政情的人士稱,山西省官方正在物色臨汾市市委書記人選,但"(對於書記一職)好多人都推辭"。該人士說:"晉官難當,而晉官中臨汾的官更難當"。
三年之內:山西換四任省長 臨汾換四任市長
至現任省長王君止,山西省在三年(2005年到2008年)內換了四任省長(張寶順、於幼軍、孟學農、王君),而這三年間,包括代市長羅清宇在內,臨汾市也換了四任市長(依次是王國正、李天太、劉志傑、羅清宇)。僅從官員走馬燈似的輪換而言,臨汾就是山西的縮影和典型。
臨汾在山西的特殊地位,主要是由其豐富的物產(尤其是礦產資源)所決定-----臨汾是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之一,其礦產潛在價值量為山西之首,煤礦和鐵礦儲量豐富。
事故頻發:情況尚未摸熟 官員已被免職
在煤價高企時期,多煤的臨汾造就了眾多"煤老闆",由於利益所趨,煤老闆往往尋求與地方官員結成權勢利益同盟。去年,涉及臨汾市副市長苗元禮一案,被立案調查的官員就多達14名;昔日曾與記者侃侃而談,大談臨汾礦權改革,大罵煤老闆"素質低、膽子大、惟利是圖"的臨汾煤管局局長楊吉春,去年亦因受賄及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而淪為階下囚。這只是被披露的當地官商勾結情況的一角。
2005年,時任市長王國正升任市委書記後,李天太繼任市長一職。彼時,臨汾因污染問題而廣遭詬病,李天太大力推行"碧水藍天"工程,從而獲得好評,但最終還是因"12.5"洪洞礦難去職。臨危受命的劉志傑接手臨汾,"襄汾潰壩"也使其難逃被免職的命運。
官員走馬燈似的輪換,並不是正常的工作調動,而是因重大責任事故;政府一把手對責任事故應負領導責任,但當地政情分析人士稱,平心而論,幾乎這些事情都是長年積累的頑疾,恐怕他們(被免職的官員)都還沒明白怎麼回事,就已經被免職。
地方勢大:外來官員難以開展工作
重大事故導致輿情洶湧,上級為了平復民憤民怨,有時候也只能"揮淚斬馬謖"。洪洞礦難,李天太的道歉並未能挽回其市長的職位;通常,政府領導者只是上級問責最終的買單者,但"襄汾潰壩"破天荒地問責到地方黨委一把手-----臨汾市市委書記夏振貴,這讓臨汾官場不少人為之一驚。
臨汾是中國古代帝王堯帝設都的地方,"虎落平陽被犬欺"的典故即出自此處。襄汾潰壩之後,臨汾市黨政官員被停職或免職,這一官場人事變動(尤其是夏振貴被停職檢查)被坊間稱之為"虎落平陽"。
夏振貴在李天太等臨汾官員因"洪洞礦難"去職後來到臨汾,此前,夏在晉城市任市委副書記、市長,在晉城任職期間其口碑頗佳。夏到臨汾工作未滿一年,許多工作還沒有正式展開即被停職檢查,與其搭班子的市長劉志傑被免,這為"虎落平陽"增添了新的註腳。
在臨汾為官之難,更在於當地各種地方利益盤根錯節,"空降"的領導很難理順各種關係。"不在這裡經營個十年八年,很難撼動地方勢力。以前有些煤礦,你都不知道背後真正的後臺是誰。"據接近臨汾決策層的人士稱,僅拆除違章建築一項,就讓夏振貴領教到臨汾地方勢力的複雜。汾河兩岸的違章建築,各式兩層的別墅不是一般平民能蓋得起的,其中不乏"手眼通天"的能人,"為了拆違建,夏幾乎把臨汾市一多半的地方勢力得罪了"。
"燙手山芋":當官風險太大 無人願去就職
目前,主持臨汾市委全面工作的李政文是山西省省委常委、統戰部長,李只是在臨汾黨政官員被處理後,山西省委為避免當地出現權力真空而過渡性地主持工作。有了李天太、夏振貴、劉志傑等前車之鑒,使臨汾市的黨政領導要職成為"燙手山芋"。誰將成為下一任臨汾市委書記,代市長羅清宇能否順利"轉正",如今都存在變數。
據瞭解,由於市委書記人選還未確定,在山西其他各市已相繼召開地方"兩會"的情況下,往常於3月末召開的臨汾市"兩會"至今尚未召開。據悉,山西省委相關領導相繼到陽泉市等地物色下一任臨汾市委書記人選,但不少人都推辭到臨汾就職。
當地觀察人士稱,這除了中央自十七大以後加強了行政問責力度,更在於當地複雜的官商權勢利益交織錯綜複雜。"在這裡當官風險太大,沒來多久當地情況還沒瞭解清楚呢,搞不好哪裡‘哐當'一下出個事,自己又得走人。"如此這般,只會豐富"虎落平陽"的內涵。
開頭提到的民謠中,亦有這麼一句:"人說山西好風光,誰當領導誰心慌。"在各種制度,尤其是黨政官員的問責制尚未完善之際,"晉官難了"都將是一語成讖,而臨汾只是這句讖語的真實反映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