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最新問候語:哥們知道64麼(圖)

作者:續林 發表:2009-03-12 02:0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北大校園( 網路圖片)

64一代不再要求平反是最嚴重的政治事件!

折騰"主人"的北大門衛制起源於奧運管制,本來大家以為奧運之後恢復正常,但是校方變本加厲。北京大學成為64大監獄,師生出入必須接受嚴格盤查。高峰時期竟然排起長隊,要等候十多分鐘。各校門門口經常因此堵塞交通。

所謂的進入北大查驗證件,登記身份證制度,形同虛設,就是折騰人,用假證門衛也不知道,純屬多此一舉。

北京大學如此折騰的真正目的是為了防範64二十週年,製造白色恐怖氣氛,防止×××串聯,演講,集會。

師生怨聲載道,校方無動於衷,顯然受到中共最高層壓力。

可笑的是,在校北大學生,大多數原本不知64為何物,各院系輔導員神秘兮兮的要求學生警惕64紀念活動,促使這些80後,90後學生研究起64來了。

春天來了,彪悍威武的狼狗警犬在北京大學周圍巡街!據說一條價值幾十萬。牽狗的都是特種兵,高大帥氣,頗得女生青睞。坐著奧迪轎車的高幹,看見北京大學周圍的狼狗都吩咐司機減速繞道讓行,知道惹不起。

我們是64一代,現在都已經人到中年,一貫奉公守法,在北京大學教書吃飯而已。褐石園、藍旗營小區房產的產權質量問題,導致幾百名北大教工被騙幾億元,我們都沒有參與抗議。忍一忍就和諧了,我們不給領導添麻煩。

64十週年的時候我們在未名湖悄悄舉行了紀念活動,現在我們對時局已經徹底失望,不會舉行任何活動,期望北京大學不要草木皆兵,刺激師生紀念64,弄巧成拙。

我們絕不再要求共產黨為64平反。

64一代不再要求平反是最嚴重的政治事件,其中原因,大家都明白的。

20年了!

1989年,共產黨不屑於和人民對話!

2009年,人民不屑於和共產黨對話!共產黨不配!

20年了,北京大學的民主精神在復活,每天成千上萬次盤查,時刻提醒好奇的學生,64是什麼?為什麼當局如此緊張?

我們64北大一代最近協商決定,對學生屢次問起64的事情,統一答覆是"不要問這個問題,你不要命了?不想畢業了?"。這是最佳回答,第一,學生中的特務抓不住我們的把柄,第二,強調64的神秘,促使學生自己追究真相。

北京大學學生中間的最新問候語是:"哥們知道64麼,校門盤查就是因為64"!

"什麼是64"?

"上網查一下不就知道了,記得用翻牆軟體啊,國內網都屏蔽了"。

"屏蔽了?那可真的要去看一看"!

2009年3月10日 寫於北京大學


有關文章:
折騰"主人"的北大門衛制

2009-03-10 作者:李建新 教授

我堅決反對北大奧運之後的門衛管制制度。許多人都反對過但無效,日子久了,人們似乎又習慣了也麻木了。

我是北大的一名教師,家住在北大西門,工作地在北大東門外。如果每天上下午都去辦公室,那我將有四次被門衛檢查證件的機會。由於我是反對這種制度的,所以我從來不會主動向門衛出示證件,於是就有了多次被門衛攔截盤查的"遭遇"。請那些不需要出示證件能自由出入北大的人(如駕車族、相關領導族)想像一下,我們這些號稱北大"主人"的人每天都在自個"家門口"、在刺骨的寒風中被我們自己的門衛"盤查"著、"折騰"著,會是什麼樣一種感覺和心情?!

據說讓北大堅持這項制度最為有力的根據是得到了"廣大"同學們的支持,說是民意調查顯示,70%左右的學生支持這項門衛管理制度。對此,我要說兩點:其一,數據的真實性、代表性問題。我們並不知道這個數據怎麼調查出來的,因此對其真實性、或者真實性沒問題,其代表性都有疑問。如今是一個數字信息的時代,誰都願意"玩"數字以顯示更"科學",卻不知我們常常被"數字"所愚弄、所欺騙。其二,假定70%這個結果是真實的、也是具有代表性的,那麼我們從中能夠讀出些什麼?若我來解讀這個數字,我會得出不樂觀的推論:是不是我們這些"80後"、"85後"趨於保守,不夠開放;是不是這些"後"們會認為這是我們的北大,不願與他人分享;是不是他們由於在"關照"中成長,習慣於被"管制"的生活;是不是生活在沒有"陌生人"的社會,才有一種安全感。我實在是不願做出這樣的解讀,所以我寧肯相信那數據不具有代表性,是管理者在"綁架"我們的學生們。如果真如我上述的推論所言,或者是有一些這樣的"苗頭",那我覺得,我們北大的管理者們要做的不是繼續"縱容"這種趨勢,而是要倡導我們的學生們要有更大的包容胸懷、更強的自主管理性、更高的社會責任感。

退一萬步講,如果真的需要加強管理,我倒是希望管理者應當"心中有數",這個"數"不用調查,來自簡單的事實判斷:每天進出北大的90%以上的人是北大的師生員工,也就是北大的"主人";不到10%的人之中,90%以上是慕北大之名而來。所以,要讓門衛"嚴防死守"進入北大的具有不軌動機的"不良分子"少之又少。如果承認這樣一個事實,還需要我們的門衛以警惕目光個個盤查嗎?為什麼管理者們不把這樣一個簡單的事實灌輸給這些門衛,提高提高他們的基本"眼光" 呢?關鍵是我們這些管理者們心中沒這個"數"。

當我們這些"主人"們天天面對著我們那些"精神抖擻"、"敬業可嘉"的衛士們,在北京冬日凌厲的寒風中,顫抖地拿出證件以證明我們是好人時,我們這些被稱之為北大主人的人就這樣一次又一次地被"折騰"著,一次又一次地被"折磨"著!

2009年伊始,胡主席期待大家"不折騰",放在北大這裡,最好的實際行動就是徹底廢除這"萬惡"的門衛管制制度!請別在這樣折騰我們這些"主人"了!



我們的大學為什麼越來越像兵營?

2009-03-10 文:顧肅

近年,大學的規模不斷擴大,許多大學都在郊區建校區。於是在一塊遠離市區的荒地上圈出幾百幾千畝土地,用圍牆把成千上萬的學生圍起來,讓他們幾乎與世隔絕,進城都得坐上近一個小時的車子。老師則遠離校區,上課坐車來,下課匆匆忙忙坐車走,幾乎沒有時間與學生互動交流。即使答疑,也得通過網路的電子郵件。師生之間相當疏遠,沒有什麼實質性的交流。

因此,我們的大學越來越像野戰軍的兵營。與城市的文化和思想交流越來越少。而那些保留了原來較大校區的大學,比如北大,也加強了校園管理,所有人進出都是出示證件,甚至進行登記,北大的教授就不滿一天四次出示工作證。其理由據說是為了校園安全,防止盜賊。但實質上也是把大學與社區隔絕起來,像兵營一樣管理起來。

這樣的大學還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學嗎?大學不是一個封閉的培訓班,也不是只培養某個方面有專長的技術能手,而是在專業訓練之外,讓各種各樣專業、年齡、閱歷包括社會經驗的人在一起交流,尤其是師生的自由交流,才能培養有見識、有智慧的現代化的新人。即使是理工科學生,也不能只是學點技能,像培養工匠一樣,而需要有思想,會創新,有一定的人文素養和管理能力。所以在一般的課堂之外,大學生需要社會實踐,利用文化設施,甚至也部分地通過打工、社會實踐來瞭解社會,而不是坐而論道地只背誦標準答案。但是,我們目前這種兵營式的大學恰恰違背了辦大學的這些宗旨。因而讓學生的思維和眼界日見其狹窄貧乏。由於遠離市區,許多文化和科技名人到大學講學交流更加不方便,而學生們利用城市的文化設施包括書店、影院、博物館等等也很不方便。

大學遠離市區也讓城市本身的文化氣氛更趨淡化,本來,中國的城市中博物館、美術館、音樂廳就不多,再讓那麼多的大學都遠離市區,城市的文化氣氛就降低,更加重了其商業氛圍。所以大學遠離城市是雙重的損失,既孤立了大學,也冷落了城市。以南京為例,原本幾十所大學包括十多所全國重點院校星羅棋佈於市區,顯得很有文化品味,也便於大學與社會的縱橫交流。如今則大部分均搬到郊區,尤其是東南大學和南京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已經或即將把主校區搬離迷人的城市中心地區,各自在遠郊區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使得這些老校園十分冷清,代表我們文化當中最優秀、美麗、優雅的精華景觀都在被抽離文化地帶,日益凋零。而南京市的十幾所大學均正在或將搬到城東北的仙林大學城,可以形成一個文化上相對集中的地區,要比各個大學分散各郊區要好些,但仍然不如在城市當中來得好。

有人說,因為大學擴招導致了規模大,無法容納這麼多學生,因而只能找城外的空地。我說,事情並不盡然,其實大學的教學區域、實驗室和圖書館等並不佔多大地方,關鍵是生活區太龐大,完全可以讓學生們在外面自己租房而騰出大量生活區用於大學的教學、實驗室,以及提供中午飯而已,其他的社區服務均分散到城市本身的各個角落。1949年以前的中國和今日國外的大學,大部分都是這樣做的。而今天把大學辦成一個提供全面服務的小社會,因而越來越龐大,於是就遠離城市,孤立地存在。

辦大學的人們的思路十分重要。校長書記們熱衷於在郊區擴建,除了基建上的刺激力以外,還有認知上的誤區。一些人以為,只要封閉地滿堂灌、在實驗室裡整天泡,就能培養出好的科學家、工程師和思想家,所以他們就把大學日益辦成了私塾和技能培訓班。當然還有更加狹窄的考慮,南京某全國重點大學在搬到離江寧還有十多公里的農村地區時,其領導人不隱晦地說,這樣學生們有事也激動不起來了,走到城區還有幾十公里呢。多麼寬廣的胸懷!這樣的人如何領導好一個大學?沒有思想和文化的廣泛交流和碰撞,你能培養出胸懷世界、博大精深的建築師、工程師、醫生嗎?更不要說人文學者和思想大師了。

本人幾乎訪遍了世界名校。那裡很少有像我們今天這樣辦大學的。牛津劍橋雖然並不在倫敦市區,但其大學鎮本身已經是一座文化城,有大量的文化設施、許多公司包括高科技公司環繞著學校。師生們在河邊討論問題、演出戲劇,科技專業的學生則到周圍公司去實習,接觸社會。徐志摩的詩句生動地表現了他對這種大學的開放與自由交流的精神的讚嘆。"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哈佛大學則就在波士頓城的一側,與城區緊密相連。耶魯和普林斯頓固然是在不大的城鎮上,但校區也是與不少文化設施和公司連成一體的,沒有什麼高圍牆讓學生與社會隔絕。人們均可以自由地進出校區,從教學樓一邁步,就到了鄰近的街區,大學與社會溶為一體。大學有大師,但大師絕不是與社會隔絕的苦行僧。有大師,才有優秀的大學生。師生互動才能與社會發展同步。

許多人抱怨中國的大學教育數量日增,質量在下降。畢業的學生到社會上的生存競爭力降低。除了其他因素以外,這樣的辦學思路和方式難道不應該承擔責任嗎?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轉貼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