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醉如泥」是形容一個人喝酒喝得大醉的樣子。人們望文生義,以為「泥」就是一堆爛泥,一灘稀泥。人喝醉了,像一堆爛泥一樣扶不起來,倒也挺形象的。可是,此「泥」非彼「泥」,「爛醉如泥」的「泥」不是一堆爛泥,而是一種蟲子。
南宋作家吳曾在他的筆記《能改齋漫錄》中考證道:「南海有蟲,無骨,名曰泥。在水中則活,失水則醉。」明朝著名作家張岱也在他的筆記《夜航船》中說:「南海有蟲,無骨,名曰泥。在水中則活,失水則醉,如一堆泥。」就像《山海經》裡的很多奇特動物如今早已絕種一樣,南海裡這種叫「泥」的怪蟲今人聽起來也如同天方夜譚。
泥這種怪蟲只在水中才能不醉,一離開水就像酩酊大醉的醉漢一樣。這種蟲子真幸福,不用花錢沽酒,只需離開水就能達到一種醉的狀態。
「爛醉如泥」一詞最早出自《後漢書》。掌管宗廟禮儀的官員周澤,以身作則,常常齋戒後睡在齋宮裡面。他的妻子憐惜他年老多病,來探望老公。不料周澤一見妻子,非但不感激妻子的慰問,反而大怒,以妻子觸犯了齋戒期間禁令的名義,將妻子下獄謝罪。當時的人很同情周澤妻子的遭遇,作了一首詩表達這種同情:「生世不諧,作太常妻,一歲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齋。一日不齋醉如泥。」意思是說周妻命不好,嫁給太常周澤做妻子後,一年三百六十天,周澤有三百五十九天都在齋戒,還有一天雖然沒有齋戒,但卻喝得爛醉如泥,周妻等於守活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