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極力描寫王熙鳳的貪,真可說是力透紙背!第三回,她一出場,作者就這樣寫道:"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掉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麵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這笑,裡面藏了一把利刃呢!她毒設相思局害死了小叔賈瑞,她弄權鐵檻寺白賺了三千兩銀子、卻害得長安守備的兒子與張家姑娘自縊殉情,她用小巧借劍殺人地逼死尤二姐和秋桐,她貪贓枉法、索賄放利錢......真是到了無所不至了!結局呢?
結局是:第七十二回:王熙鳳恃強羞說病、第一百六回:王熙鳳致禍抱羞慚、第一百十回:王鳳姐力詘失人心、第一百十三回:懺宿冤鳳姐托村嫗、第一百十四回:王熙鳳歷幻返金陵,第一百六回裡,鳳姐道:"你(平兒,賈璉的妾)也不糊塗。他們雖沒有來說,必是抱怨我的,雖說事是外頭鬧起;我不放帳,也沒我的事。如今枉費心計,掙了一輩子的強,偏偏而落在人後頭了!"第一百七回,"鳳姐本是貪得無厭的人,如今被抄淨盡,自然愁苦,又恐人埋怨,正是幾不欲生的時候......便在枕上與賈母磕頭,說道:‘請老太太放心,若是我的病托著老太太的福好了,我情願自己當個粗使的丫頭,盡心竭力的服待老太太、太太罷!'賈母聽他說得傷心,不免掉下淚來。"就這樣,被冤魂怨鬼纏擾到死......《紅樓夢》是故事、是小說;實際上呢?人世多有是例!
《史記》寫齊國臨淄人主父偃,他少學長短縱橫之術,年長才學《易》、《春秋》及諸子百家言。學成之後,卻到處碰壁,困頓不得志得很!直到孝武皇帝元光元年(134B.C.)才因衛青的引薦而上書闕下;當時漢武帝正沈迷在儒家的歌功頌德的氛圍之中,讀了他的章奏,乃朝奏而暮召入見。從此大得寵幸,一年之中甚至於升遷四次,次次言聽計從。於是,大臣皆畏其口,賄賂他的金錢真是積累千金,他也都來者不拒。
有人說:"你這樣,未免太蠻橫、吃相太難看了吧?"他說:"這算什麼呢?我從結髮遊學以來,四十幾年,窮愁潦倒;父母不以為子、兄弟不肯收留、朋友鄙棄、親戚夷視,唉,我困厄得太久了!如今,年歲老大已經到了日暮途窮的時候,再不倒行暴施,怎來得及享受呢?且大丈夫生不五鼎食(五鼎,是牛、羊、豕、魚、麋,王侯公卿的飲食氣派),死即五鼎烹罷了!"乃更加窮凶極惡地搜括金錢、賄賂公行,一時想起當年在燕、齊、趙國等地所受的羞辱,於是上書揭發燕王·定國的醜聞、逼使定國自殺而國除;又譖言:"齊國的臨淄有十萬戶,市租千金,人眾殷富,比長安還有過之;若不是天子的至親,據有其地,豈不是太可怕了嗎?而且,齊厲王·次昌居然沒品到私通其姊,怎能服眾?"皇帝委派他到齊國徹查。
他回到齊國,拿了五百金大張筵席地把父母、兄弟、朋友、親戚全都召來,說:"當年你們不給我吃,今天,我給你們吃個飽醉;醉飽之後,從此勿入我門!"於是齊王也自殺了,下一個就輪到趙王了。
趙王趕緊趁他在齊,上書訐發他的醜行,恰好公孫弘為御史大夫專案此事,說:"小人不除,何以謝天下百姓!"乃遂族主父偃,這真應了他自己說的‘死即五鼎烹'的讖語了!(見《史記》卷一一二〈主父偃傳〉)小貪之禍有如此者,切記、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