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經濟真的是一團糟嗎?當然,美國從去年始,出現房屋貸款危機,導致就業市場縮小,截至今年8月,美國的失業率已升至6.1%(去年底是5.0%);並有十餘家銀行倒閉,美國政府最近出手,接管了房利美(Fannie Mae)與房地美(Freddie Mac)兩家出現嚴重金融問題的大銀行。
但從更大的背景來觀察美國,它的整體經濟狀況,或者說基本底座,並沒有發生重大鬆動,並有強勁復甦的潛力。
美國民間研究機構"政策研究中心"(CPS)研究員、曾在"世界銀行"擔任顧問的經濟學家馬斯登(Keith Marsden)九月初在《華爾街日報》發表的題為"布希總統有很好的經濟記錄"一文,提供了很多統計數字,由此可更清楚地看到美國經濟的整體面貌。這些數字不是來自執政的共和黨政府,而是來自像國際貨幣基金(IMF),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OECD),世界銀行,世界項目評比(ICP)以及美國統計局(USCB)等權威機構。
●美國經濟實力比八年前增19%
根據這些機構的統計,美國經濟從2000年以來的增長,超過世界上任何其它工業國家,國際貨幣基金的報告說,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GDP)從2001年到 2008年的平均年增長率是 2.2%,自8年前克林頓政府結束至今,美國的經濟實力增加了19%。而在這個期間,法國只是增加了14%,日本是13%,義大利和德國都是8%。
當然,北京官方媒體會強調,中國過去開放改革的30年,平均經濟增長率達到9%以上。但在沒有新聞和言論自由的中國,這種統計數字有多大水分,沒有人可以挑戰。美國匹茲堡大學經濟學教授羅斯基(Thomas Rawski)認為,中國實際的經濟增長率和這個統計有很大距離。但中國過去20多年經濟增長幅度比較大,是個事實。不僅中國,被稱為亞洲經濟四小龍的南韓、臺灣等等,當年的經濟增長速度和比例都是如此。現在,連印度的年度經濟增長率,過去8年,都保持在6%以上。但和美國經濟相比,這些國家的距離仍相差很大。
看一個國家的經濟,主要是兩點,一是整體規模,二是人均收入和消費能力。2008年度,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GDP)將在3萬億美元之內,美國將突破13 萬億美元。這和美國、中國的人口數量恰巧形成反比:美國3億人口,中國13億。美國人口不到中國的四分之一,但國民生產總值卻是中國的四倍以上。
●美國人均收入是中國18倍
比整體國力更重要的是國民收入。一個國家最重要的不是"國富",而關鍵在於是不是"民強",即人民生活是不是有質量、富有。根據"世界銀行"各國發展指數的"世界評比項目"的最新報告,美國的人均收入在2007年已達到45,594美元,遠高於法國(40,782)、德國(39,650)、義大利(35,386)、日本(34,023)。臺灣排全球第26名,是16,274美元。中國排第104名,是2,460美元。
"世界評比項目"對全球146個國家的研究統計,2005年,美國的人均消費(公民和非法移民都算上)是32,045美元,全世界排名第二,僅排在歐洲小國盧森堡(該國人口不到50萬,面積不到臺灣的十分之一)之後,遠超過英國(25,155美元)、加拿大(23,526美元)、法國(23,027美元)、德國(21,742)。而中國的人均消費,根據這個報告,只有1,751美元。
根據最樂觀的預測,到2015年時,中國的城市家庭的年消費能力可能達到一萬美元,大約是今天的美國家庭的四分之一。屆時中國的整體大眾消費能力增至9910億美元,約相當於美國的18%。
●大眾消費佔美國經濟三分之二
美國雖然目前處於失業率攀高的狀態,但美國的就業人口比例,按照國際標準,仍是相當高的。根據《經濟合作和發展》的報告,美國的就業人口(16歲到66 歲)在2006年佔71.7%,高於歐洲歐元區國家平均值5個百分點。美國的失業率從2001年到2007年,平均為4.7%。而在之前的克林頓執政的八年中,平均是5.2%。美國的失業率遠低於歐元區國家平均值的8.3%(從2001至2007)。
美國雖然因為打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戰爭,並至今仍要維持很大的軍力和開銷,但美國的軍費開支和九十年代相比,並沒有很大增加。例如,1995年美國軍費開支佔國民生產總值(GDP)的3.8%,2006年則僅增長到佔GDP的4.1%。和在二戰(佔37-38%)、韓戰(13-14%)、越戰(7-9%)期間相比,比例還是很低的。
美國經濟的一個很顯著的特點是,它主要依靠"內需",大眾消費佔美國經濟的三分之二以上。而中國正相反,過去30年來的經濟增長,出口佔相當大的比例。美國主要依賴自己內部的市場,而中國主要靠世界,所以一旦有國際性經濟危機,中國就會首當其衝,受到重大影響。
●民主國家財富藏於民
中共媒體總是渲染美國政府有多大的財政赤字,而中國的外匯存底是世界第一等等。但美國向來不是那種小地主,把錢都攢起來炫耀,而是投資、用錢滾錢。而且更明顯的一個現象是,在民主國家,都是財富藏於民,政府反而經常赤字運作。像美國,根據最新統計,截至2006年,有114萬人的個人財富達到500萬美元之上。擁有100萬美元資產以上的美國家庭,已增加到930萬戶。而這些富有的美國家庭,除了繼承財產的,都是靠自我奮鬥、依靠自己的能力創造了財富。而中國的巨富、暴發戶,相當一大部分是在沒有真正市場經濟的不平等競爭中獲得的,更有很多是靠官商勾結巧取豪奪的。
最近世界銀行發表的最新《2009年商業》(Doing Business 2009)年度經濟改革、經商自由度評比報告(對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進行年度追蹤觀察和統計,從去年6月到今年6月),結果,美國領先所有其它工業大國,排第二名(第一是新加坡),後面依序是香港、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中國從去年的排名第90,升至第83名。
● "美國溜向社會主義"
美國經濟現在處於不景氣狀態,主要由於房屋貸款出現問題。近年由於美國房價上漲,有些人抱著投機心理,搶購房子、囤貨居奇,想發橫財;貸款銀行也因投機(和商業競爭)心理,沒有嚴格把關,隨意貸款;房建商則猛蓋房子。最後房子過剩,搶購的房子賣不出去,銀行貸款當然就還不上,造成金融危機。
但美國政府沒有讓"市場"自行調節,即沒讓那些隨意貸款的投機者承擔自己的責任,也沒讓亂貸款的銀行倒閉,反而由政府大手筆出資,接管了兩家出問題的大銀行。這像是有人賭博輸了錢,政府出面補償。共和黨總統和副總統提名人馬侃和佩林在《華爾街日報》合寫文章說,兩家房貸銀行被政府接管,只此一次,下不為例。但11月初的美國大選,不管哪個黨的候選人進了白宮,其經濟政策都可能走向這種政府統攬經濟的方向,只不過民主黨的歐巴馬是"跑步",共和黨的馬侃是"走步",速度不同而已。
二千年美國總統大選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被稱為市場經濟學泰斗的弗裡德曼(Milton Friedman)說:無論哪個黨勝選,"美國都會溜向社會主義",區別只不過是,共和黨可能溜得慢點,民主黨可能溜得快一點。如果弗裡德曼還健在,對這次大選,可能還會做出這種預測。這種不走充分的市場經濟、熱衷政府干預的"溜向社會主義"政策,才是美國經濟的真正"隱患"。
原載臺灣《看》半月刊2008年9月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