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西藏事件與四川地震使新一波的中國民族主義備受考驗;象徵著中華民族崛起的北京奧運對兩岸三地華人向心力的凝聚究竟能夠發揮多大效能?而大中華地區多元的身份認同又將朝何方向發展?
奧運亢奮下的愛國熱情
「奧運精神」所提倡的是超越民族及國家界線的「和平」與「友愛」等普世價值,與強調一國利益與尊嚴的民族主義本身南轅北轍。
然而諷刺的是,由於四年一度的這場國際競技盛會基本上每屆都只在某一國家舉行,因此奧運會便與主辦國的國家利益與民族榮耀緊密相連,甚至被視爲宣揚國威丶弘揚民族精神「百年一遇」的良機。而每當非歐美國家獲得主辦權,更被解讀為該國家與民族的興起,一九六四年的日本如此,一九八八年的南韓如此,二〇〇八年的中國更不例外。
在中國,北京奧運賦予了神聖的意涵。這已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百年奧運夢」丶更是「中國崛起」的象徵,是一雪近代以來民族恥辱丶國人真正揚眉吐氣必不可少的里程碑。因此,「爲了辦好奧運」,不僅北京傾城而動,神州大地更是舉國動員丶不惜代價,十數億人的「愛國主義」熱情被激發到至高點。
奧運亢奮下的愛國熱情
與此同時,在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日薄西山的今天,奧運透過這股愛國熱情,儼然成了中國政府凝聚民心丶鞏固管治權威的重要政治工程。不僅如此,奧運還成了大陸在期待凝聚港澳丶臺灣乃至海外華人社會對「祖國」的向心力上不可多得的盛典。
然而,中國的民族主義在奧運前所發生的西藏事件與四川大地震中面臨了嚴峻的挑戰與考驗。而在此一震盪中,原本對「愛國主義」存在不同取向的兩岸三地,其微妙的民族向心力乃至離心力也得到另一次的呈現。
兩岸三地的奧運溫差
兩岸三地對奧運的溫差,早在二〇〇一年七月當國際奧委會宣布北京獲得二〇〇八年奧運會主辦權消息傳出後就已呈現出來。與神州大地一片興奮雀躍丶五星紅旗匯成旗海丶「中國萬歲」響入雲霄的亢奮氣氛相比,香港顯然冷靜許多。
當時的香港回歸滿四年,飽受經濟蕭條之苦的香港市民對董建華施政的不滿盡形於色,正是累積怨氣丶醖釀兩年後爆發五十萬人上街遊行的時候。許多市民期待奧運能刺激低迷的經濟,因此仍表現出歡迎與樂觀其成的態度。
近年來,曾蔭權主政下的香港經濟成功復甦,中港兩地交流日益頻繁,而在奧運刺激下的國民教育也卓有成效,遂使港人對「祖國」的向心力呈現逐漸增強的趨勢。香港大學今年六月所做的民調也顯示,「因成為中國國民而感到自豪」的香港市民從一九九八年的百分之三十一點六大幅度增加到百分之五十點二,首次超過「不感到自豪」的數據。這種變化也反映在港人對北京奧運的態度上,事實上這幾年香港市民的支持熱情已顯著增加。
臺灣對京奧「冷處理」
與大陸的「亢奮」丶香港的「支持」相比,臺灣對北京奧運的態度便顯得「冷漠」。事實上,當一九九〇年代大陸的申奧活動如火如荼的時候,臺灣正值政治民主化與臺灣主體性意識興起之際,因此對對岸的申奧漠不關心。直到二〇〇一年申奧成功,臺灣才開始積極評估北京奧運對臺灣的經濟與海峽安全的正面意義。臺灣社會對北京奧運「冷處理」的態度直到去年奧運聖火來臺問題出現後,話題才多了起來。然而,臺灣所關心的並非如何支持北京奧運,而是聖火來臺會否損害臺灣的主權與尊嚴。
北京奧運的聖火傳遍五大洲二十一個城市以及中國境內三十一個省市自治區和港澳兩地,唯獨未能在大陸最期待的臺灣傳遞,成了力求完美的北京奧運無法彌補的遺憾,也凸顯了北京在尋求臺灣社會的向心力上不得其門而入的處境。
兩岸迥異的「愛國」取向
當然,北京奧運的缺憾還包括今年四丶五月當聖火在世界各地傳遞時所發生的混亂。該衝突源自三月的西藏事件,而中國在處理西藏示威與騷亂的手法上備受國際社會批評,刺激了新一波中國民族主義浪潮的興起。這股「愛國風暴」的起因,如在對西藏事件真相的澄清與維護國土完整及民族團結上有其正當性的一面,然而由於國內輿論包括網民評論罕見地幾乎只存在一種聲音,同時與境外輿論形成對立,結果導致了如「長平事件」的「漢奸」滿天飛以及「王千源事件」暴力化的發生。
然而,這場以大陸民衆為主體的「愛國主義運動」對港臺民衆的向心力是否帶來正面的影響?
從臺灣社會的反應來看,答案是否定的。對西藏問題的理解本身,臺灣社會與大陸有著截然不同的立場。在今年三月西藏發生示威與騷亂後,臺灣輿論不分藍綠一致批評大陸「鎮壓」,並對藏民的處境表示同情,與「解放百萬農奴」丶「改善藏族生活」的內地觀點大相異趣。而對成爲騷亂歷史背景的一九五九年達賴喇嘛的「叛逃」,臺灣媒體的解讀是「抗暴」,也折射出兩岸的西藏論述並沒有交集。不僅如此,大陸對達賴喇嘛冠予「披著袈裟的豺狼」的敵視姿態,也與臺灣民衆曾二度熱情歡迎達賴喇嘛的到訪形成強烈對比。
與兩岸相比,正如對北京奧運的熱衷程度一樣,香港社會所持的是近乎中間的立場。香港大部分媒體並沒有展開對達賴喇嘛的攻擊,對騷亂以及大陸網民對CNN的圍剿則呈現不同的聲音,而對抵制家樂福以及「王千源事件」等激烈的「愛國」行爲則傾向否定的態度。不過,對涉及奧運的搶聖火事件,香港輿論普遍並不認同。而約有四分之一的年輕MSN網民也相應大陸一呼百應的挂紅心運動,似乎如實地反映了香港社會在這波「奧運民族主義」浪潮中的位置。
四川地震的正面影響
與西藏事件相比,四川大地震的影響無論對大陸民族主義的發展,還是對大中華地區的向心力,則具有比較顯著的正面意義。
災後大陸舉國上下萬衆一心的救災熱情得到海內外輿論比較一致的肯定。無論是溫家寳親赴第一線指揮救災,還是政府首次為非國家領袖的逝世下半旗致哀,抑或開放境內外媒體丶提高新聞透明度的舉措,都獲得了國際社會的正面評價。而救災活動中,對超越政治丶「救人第一」的肯定丶對「人災己災」的精神以及對提倡人文關懷意義的理解,都得到空前的展現,也對中國民族主義的健康發展帶來深遠的正面影響。
四川大地震不僅緩和了世人對西藏事件後中國民族主義往何處去的不安,還比較有效地凝聚了繼一九八〇年代末以來大中華地區久違了的凝聚力。
向來對國內賑災不遺餘力的香港市民這次更是全城參與,所捐的善款已遠遠超過一九九一年為華東水災所籌集的六億港元,高達二十多億。而除了一批批遠赴災區的搜救隊丶醫療隊丶慰問團外,無論是基督教徒還是佛道信眾,香港每一間教會丶每一座寺廟都在為死難者祈禱,為災民祈福。
香港九龍黃大仙大成街街市魚販義賣賑災(林振東攝)
一九九〇年代以來兩岸關係歷經曲折,對大陸的向心力每況愈下的臺灣這次對大陸的救災卻能跨越政治的隔閡,在災後七十二小時內迅速行動。中華民國紅十字會在五月十二日當天連夜組成六十人的搜救隊,隨時待命出發。向來救災行動最爲迅速的慈濟以及包括法鼓山丶佛光山丶靈鷲山等宗教團體也都紛紛出動,或派遣義工隊丶慰問團,或運送賑災物資,或號召弟子捐款,而臺灣整體所募得的善款也高達八億人民幣。
臺灣慈濟基金會首批運往四川的救援物資正在裝箱。聯合報提供。(t)
誠然,港臺以及其它華人地區對四川賑災的積極態度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然而,也不能否認許多人是本著「人溺己溺」的人道主義精神而參與行動的。事實上,二〇〇四年南亞海嘯發生後,香港也是全民動員,籌集了八億港元,獲得了世界人均捐款額最高城市的榮譽。
球場內外的港臺本土意識
港臺對北京奧運的態度以及在對「愛國」的理解上與大陸的溫差,源自港臺在教育理念及方向上與大陸所推行的單向式「愛國主義」教育的迥異,也源自於三地相異的政治與社會制度丶歷史經驗與集體記憶,以及對外來資訊的包容度。同時,港臺各自的本土意識在一九八〇年代後的興起,也影響了當地民衆對國家與民族認同的取向。
港臺本土意識的強度,在奧運等體育競賽時的聲援態度上也反映出來。筆者與香港大學以及臺灣政治大學過去三年所進行的調查,也發現港臺兩地的受訪者對本土球隊聲援的熱情遠遠超過對中國隊的支持度(表1)。
而港臺民衆的本土身份認同與中國人身份認同的微妙關係也在表二的數據中呈現出來。該項調查結果顯示,兩地彼此都是具有較高複合型認同結構的社會。而在本土意識的強弱上,則是臺灣明顯較香港為強,與上述的兩地對奧運的熱衷程度及對中國民族主義的取態成反比(表2)。
值得指出的是,這組數據中的港臺本土意識並非單純的文化歸屬意識,而是具有不同程度的政治共同體意涵,這一詮釋也在另一道涉及國家認同的問題中得以印證。該問題的調查結果顯示了「如果可以選擇」,過去三年平均高達五至六成的臺灣受訪者贊成「獨立」,而回歸後的香港民衆傾向建立自主政治共同體的也維持在四分之一的水準。
大中華地區向心力的走向
另一方面,雖然調查反映了臺灣社會對大陸的離心力明顯較強,然而在影響臺灣民衆未來認同走向的大陸因素中,也有促進向心力的部分。儘管程度遠不如香港,不過大陸在經濟與政治上的進步對臺灣仍有一定的吸引力。在臺灣的調查顯示,「隨著兩岸經貿關係越來越密切」以及「隨著中國國際地位越來越高」,認爲臺灣民衆對中國人身份的認同也會隨之增強的受訪者分別佔百分之四十四點六及百分之四十三點九,而「當中國成為民主國家時」則達百分之六十點一。根據此一數據,在可預見的將來,如果中國能積極朝政治體制改革的方向邁進,臺灣的離心力仍有可能得以扭轉。
二〇〇八年的北京奧運標誌著中華民族已經崛起,中國民族主義也應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從此一視角而言,港臺社會目前所呈現的認同多元化對促進中國民族主義的理性化也具有正面的意義。
無論是對民族還是對國家的認同,無論兩岸三地歸屬意識的本質是文化的還是政治的,筆者以爲各種認同都應在理解奧運所彰顯的普世精神的基礎上,在建構本土價值的同時,去除狹隘的排他性,互相包容;猶如大海一般,靠近海岸得以形成具當地特色的景觀,同時又能通向浩瀚的彼方,與世界連成一片。
林泉忠 二〇〇八年七月十日
註:所有表格資料根據筆者與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畫丶臺灣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於2005年至2007年合作主持的電話問卷調查的結果。調查以18嵗以上的當地居民為對象,每年各地分別收集了逾萬千份有效問卷。請參閲《香港大學民意網站》2007年11月27日所發表的新聞公報(http://hkupop.hku.hk/)。